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82.七五(20)(1 / 2)

82.七五(20)

顾青和猫陛下在见到赵祯和庞贵妃前, 先见到了因赵爵的事入宫面圣的八贤王赵德芳。

顾青朝八贤王微躬身:“王爷。”

猫陛下也学着顾青的动作, 奶声奶气道:“王爷。”

只这动作顾青做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而因为天寒地冻被庞太师叫人给包成个球的猫陛下, 它这么一躬身就把自己躬成了个球,眼看就要磕到青石板,却有一股气托住了它。猫陛下不明所以, 就站直了圆滚滚的小身板, 大大地松了口气:“好险好险。”

“不必多礼。”八贤王语气里带了笑意道,“这便是令郎吧,着实可爱。”

八贤王说着就定睛去看憨态可掬的猫陛下, 等看清楚他的长相后,不由愣住了。不为旁的,只因他有几分像赵祯。

说来赵祯在六岁前都养在八贤王膝下, 他自是看着赵祯长大的,小时候的赵祯是什么模样,没有比八贤王更清楚的了。正是因为很清楚, 所以八贤王在看到和这般岁数的赵祯有好几分相似的幼童,才会有那么点失态。不过八贤王还没失去冷静到看不出这幼童的相貌上, 和安乐侯也有相似的地方。

这该怎么说呢?

这幼童其实更像是赵祯和庞贵妃生的。

难道是他们生的皇儿, 被放到庞府教养?

这样的念头一冒出来,八贤王就把它给打消了――若庞府明知道这幼童是皇儿,那他们再受倚重,也不敢将皇子贸认成自家血脉。更有官家如今都没一子嗣,这事关皇位稳固以及江山社稷,没道理官家好不容易有了一子嗣,还要把子嗣往外推的道理。

难道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八贤王就头绪乱成麻。

顾青也只是淡淡瞥了眼八贤王,把他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然后他就什么没提起,毕竟不管八贤王现在心里在想什么,那都是他自己的揣测,他又没说出口,顾青自然就不能先一步就回答他什么问题,不是吗?

这般的,在内侍偏过身欲催促时,顾青就带着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猫陛下,跟八贤王告了别继续往庞贵妃的宫殿走去。

徒留八贤王欲言又止。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庞贵妃的宫殿,赵祯因为在这期间被政事缠身,现如今还在文德殿没有回来,庞贵妃就先一步见到了她的小侄子。

庞贵妃仔细盯着猫陛下看了一会儿,挑起柳眉斜睨了眼神经自若的顾青,伸手捏了捏猫陛下肥嘟嘟的脸蛋儿:“可真是个乖孩子。”

猫陛下咧嘴笑:“朕知道。”

庞贵妃神情有那么点微妙,她弟弟从来就没有过这般不作伪的烂漫做派,所以在她弟弟的儿子做来,不得不叫她觉得违和。

庞贵妃想着又看了眼她弟弟。

顾青仍旧不动如钟。

庞贵妃在心里轻哼一声,面上却是叫来宫娥,领她家小侄子去吃点心。等这边就只剩下他们姐弟二人时,庞贵妃本来还想旁敲侧击,可她现在觉得还是直截了当的问更好,于是压低了声音问顾青:“九命到底是不是你的血脉?”

顾青抬眼看了看庞贵妃道:“不是。”

庞贵妃:“……我怎么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呢。”那孩子看上去三四岁光景,照着这个年龄往前推,差不多就是她弟弟过了殿试,入职大理寺时,那会儿可没怎么见有可疑人物。再退一步说,她弟弟怎么看怎么都是注定孤独一生的,怎么会落下凡尘去喜欢什么娘子,还和对方把孩子生下来了?虽然那孩子确实长得有几分像她弟弟小时候,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想到这儿,庞贵妃又挑了挑眉道:“那他到底是个什么来历?我怎么看他眉眼间还有几分像官家。”

顾青微微一笑:“姐姐不妨猜猜。”

“我不猜。”庞贵妃干脆利落的拒绝道,她又不是官家那个蠢货,从来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还是你直接告诉我吧。”

顾青有点遗憾没能让庞贵妃发散思维,但他还是把猫陛下的真实来历言简意赅的说了出来。

庞贵妃在错愕过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倒不是说她对“怪力乱神”的事物接受良好,而是比起“老天爷啊真的有精怪存在”,“我弟弟有了个儿子”这个认知更让庞贵妃觉得玄乎。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落差,才让庞贵妃惊讶过后就淡定了下来。

嗯……这是亲姐啊。

再想想庞太师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他孙子的母亲是个猫妖的事,还认为只有对方是精怪,才说得通为什么他儿子会被近身,进而有了个孩子的。

由此可见,顾青到底在他们心目中到底是有多…冰清玉洁。

咳。

相比之下赵祯就不太是亲姐夫了,他从文德殿赶回来见到了猫陛下后,就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情变得很奇怪,而且还好几次欲言又止。偏偏对他的欲言又止,庞贵妃和顾青这对姐弟都选择了视而不见,着实把赵祯憋得不轻。好不容易等到顾青和吃得肚滚溜圆的猫陛下离开,赵祯就照常挥退左右,神秘兮兮的跟庞贵妃说:“飞燕,你不觉得九命他长得很像一个人吗?”

庞贵妃不觉得赵祯会看出庞九命长得还像他自己,当即就以不变应万变,道:“陛下是说――?”

赵祯抢答道:“锦毛鼠白玉堂啊。”

庞贵妃:“……”她就说吧。

而赵祯他见庞贵妃沉默,想起来庞贵妃并没有见过白玉堂,所以没看出很正常,“等年宴时,白玉堂作为正四品带刀侍卫是可随着元英入宫的,到时候飞燕你见了他后,就知道朕为何会这么笃定了。”

庞贵妃在心里叹气:“是吗?”

赵祯毫不犹豫的点头,完了又一脸沉思道:“朕就说为何元英会对白玉堂另眼相看,原来是元英他少年时,和相貌酷似白玉堂的娘子有一段情啊。难不成是白玉堂的姐姐?”

庞贵妃:该庆幸他还知道挥退宫人吗?

其实吧,庞贵妃有那么点冤枉了官家,因为猫陛下它长得确实还有一点点像白玉堂,要知道它也和白玉堂相处过好一段时间,在化形时大概是不自觉的就参考了白玉堂的长相。

对顾青,也是同理。

至于像赵祯,那就只能说猫陛下从来都是对“朕”念念不忘,又有它能化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赵祯这里受益。

就这么着的,才有了猫陛下现在这“三像”的长相。

以及进一步衍生出数种身世猜想。

想想看吧,这还是没见到四鼠呢,就有了庞太师的“猫妖论”,八贤王的“和官家有关论”,赵祯的“和白玉堂女性亲戚相关论”,而且八贤王的论调还具有不确定性,谁知道八贤王到最后能想出个什么定论来。

这绝对能用“数种”来概括。

又没过多久,他们还就见到了四鼠。

契机倒还不是白玉堂再请顾青吃饭,在太白楼偶遇了跟着弟弟而来的四鼠,而是因为一桩大案。

这桩大案发生在第二年夏天,江南那边正是梅雨时节时。今年的梅雨时节,带来的不是梅子黄熟,而是因为多日比往年更连绵的阴雨,河道水涨,山体滑坡,进而引发了洪灾。这样会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天灾,赵祯是非常重视的,疏通河道,迁离河道两边的百姓,又在洪灾过后积极赈灾,务必将损失降到最低。

本来这和大理寺没有多大的关联,可就在赈灾过程中,有地方从洪水中打捞出了数不清有多少具,但光是他们找到的完整头颅就有将近五十个的骸骨。虽说洪水灾害也带走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可那堆骸骨都已是累累白骨,再怎么看都不像是在洪灾中被洪水淹没的,因而地方就把这件事附于奏折上,呈送到了御案前。

赵祯就把此事交给了顾青,另有希望顾青能代天巡查,又赈灾一事非同小可,赵祯又另外指派了开封府尹包拯,同为八府巡按巡查受灾州府。

这还是顾青成为大理寺卿后,头一回和开封府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