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富春书院山长之争(2 / 2)

大夫人啐了一口,道:“咱们在富春又过的什么日子?除了耀芬,他们哥几个谁穿过新衣?自从老爷把耀芬媳妇的嫁妆都要了去补贴书院开支,耀文都说不到门当户对的亲事!家里的田地当的当,典的典,败了个精光。这几年每年都是耀芬媳妇回娘家要粮食。”言罢大夫人恨恨的瞪着王翰林:“你大哥倾家荡产,你若似咱们,哪里来的银买大宅?哪里来的钱养这么多管家奴婢。”

大老爷艰难的喘着气,呼呼似风声。大夫人看了他一眼,掩面大哭,一边哭一边道:“我跟着你一辈子,我活够了呀。我们为了书院倾家荡产,你兄弟凭什么住着大宅,使着这许多奴婢,他现在还想夺我们的书院!”

“我们家寄回乡的,不是银子么?”耀宗怒道。

“耀宗!”王翰林喝道:“罢了罢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山长,书院以后什么样儿,我也不想管了。”

“那好,分家!”耀芬大声道:“富春书院归大房,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分家……田地都败光了,二房在外面另买了房子住,能分的也只有书院,书院还要归大房,有什么好分的?耀宗冷笑两声,看向柳氏。

柳氏微笑道:“我老早就劝老爷分家了,偏我们老爷不肯,一定要跟大哥一起填书院那个无底洞。依着我看,老家的这些产业,包括书院,咱们全都不要,可使得?”

王翰林手指在柳氏手心哆嗦。柳氏紧紧握住他的手,道:“老爷,今日来的就有同族长辈,就央他做个见证,再请隔壁李大人来做个中人,咱们一个铜板都不要了,好不好?”

“好,很好。”王翰林点头,道:“耀宗,你去隔壁请李大人来。”

耀宗答应着走了,屋子里静默的只听见大老爷的喘气声。侄女婿们和侄女们相互使眼色,耀芬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笑容。王翰林俱看在眼里,他心灰意冷的坐到椅子上,长长叹气。

柳氏挨着王翰林坐下,笑道:“嫂子坐罢,还有坐儿呢,大家都坐下。站着等,怪难看的。”

大夫人恨恨的坐下。同族那个长辈其实只得十六岁,论辈份是王翰林的族叔,其实还不大懂事。大家让他坐了上座,坐下等人。

少时耀宗陪着李知府和李知远进来。王翰林便道:“今日我大哥病重,大嫂和我当着他的面儿分家,书院全归大哥,我们这房的什么我都不要,烦你来做个证见。”

王翰林是个舍得的,做了二十多年官儿,积的银子全搬回家与大哥办书院。李知府晓得他不是个爱财的,虽然今日分家情形诡异,他也没有多问,点点头,依着他所言写了个分家合同,一式三份,道:“贵族有长辈在否,请瞧瞧。”

那位小族叔接过来看了看,却是不大明白,转手交给耀芬。耀芬看得条文缜密,二叔这边分文不取。这个结果超过了他的期望,他便点点头,道:“就是这般。请叔祖做个见证。”抢先把自己的名字与在下边,按上手印。

王翰林一言不发签名,李知府候那位小叔祖按过手印,自家也按过签了名儿,道:“从此两房各自过活,生老病死互不干涉。”就把那三张纸分与耀芬,小叔祖和王翰林。

王翰林将那张纸儿随手丢过一边,走到大哥床榻前,道:“大哥,我对不住你,书院我管不了了。”言罢掉头就走。大老爷喉头吼吼作响,却没有吼出半个字来。

柳氏见大老爷不言语,也自心凉,走到李知府那边,低声道:“还请李大人移步西厢暂坐。”引着李知府父子出去了。

父母都走了,耀宗便走到大伯娘面前唱了个喏,道:“大伯娘,小侄替你到镇口雇几辆车罢,迟些儿走,到枫叶村天就黑了。”

他也不顾大夫人脸都抽抽了,大步走到门首吩咐人去雇车。老田妈站在廊下偷听多时,忙大步跑过来,喘着气,响亮答应:“是!”又喊:“送客!”掉头就把那两孩子放了,

那大孩子已是扯着小孩子扑到母亲身边哭起来。老田妈便叫把那妇人的绳子解了,塞嘴的破布也与她取下,对她说:“多亏您这一闹,大老爷和我们老爷分了家了。你要认祖归宗,到枫叶村去,你要不认得路,我也替你雇辆车?”

那妇人活动活动手脚,冲着西厢方向狠狠吐了一口口水,把小孩儿抱起,扯着大孩子飞一般走了。

耀宗冲老田妈伸了伸大姆指,裂嘴一笑,道:“干的好。”摇摇晃晃迈步朝大门走。

老田妈低下头,踩着小步子跟在二少爷身边,笑道:“老爷夫人一直教训小妇人,要与人为善,做人要厚道呐。若是老爷晓得怪罪下来……”

“我替你顶着。”耀宗笑道:“去喊车来,有五六十人呢,喊十辆车来,车钱就莫要给了。”

耀芬握着那张字据,只掂记着要去族里上档子,还要去县里改档子。却没有留神旁的。待他回过神来走到外边,恰好看见那妇人跑的飞快。他恼道:“怎么把那妇人放了?”

耀祖站在一边,不阴不阳的说:“想是回枫叶村认祖归宗了罢。”甩了甩袖子,也不理他,大步回后头去了。

耀芬恼的跺脚,喊人去追,方才来来去去的管家婆子都做鸟兽散,却是无人理他,待兄弟们商量好了到大门口再寻那妇人,连个鞋印都寻不着了。只得忙忙的大家坐车回枫叶村去。

唯有大老爷被抬出来时,柳氏使老田妈送了几床被卧出来,耀文还待道谢,两个铺盖卷并两只书箱被婆子们用力扔了出来,耀文的书箱滚到马蹄下,叫那拉车的马前腿一踢,箱盖被踢开,文房四宝散落一地。

耀廷跳起来指着老田妈要骂,耀文把兄弟拉住,喝道:“莫闹,帮我捡起来罢。”

耀廷恼道:“狗仗人势。”蹲下来捡笔。

耀文涨红了脸,小声道:“你还好意思骂人,这事娘和大哥做的不厚道。”

耀芬听见,从马车里探出头,啐道:“没有书院,爹再有个三长两短,你叫全家都吃西北风?二叔才不厚道,他们自在梅里住大宅,就不曾想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耀廷扭过头,道:“这是什么歪理,我不与你说话。”

“你也莫吃家里的米饭。”耀芬冷笑着补了一句:“照爹和二叔的办法,书院就是一个贴钱的无底洞,可是在我手里,我能叫全家都享荣华富贵。”他仰起头看向天空,目光狂热而坚定。

西厢里间,王翰林靠在榻上,面上两行清泪。李知府坐在他身边,也不言语。

李知远坐在外面,面对英华的母亲,越坐越难过。柳氏只要看他一眼,他就觉得背后直冒虚汗。柳氏又不作声,他既不敢动,也不敢出声,僵硬的坐在椅子上,还要保持镇定。

少时老田妈进来,道:“两位堂少爷的行李都送出去了,二少爷的箱笼也都搬回西院了。”

柳氏便道:“喊耀宗来陪李公子说说话罢。”转过头笑对李知远道:“今日多亏府上帮忙,寒舍没有什么可谢的,还请留下便饭。你们得便也劝劝我家老爷。”

李知远连忙站起来答应。柳氏便扶着老田妈到后头去了。

且说英华缩在自己院子里许久,前面闹的热闹,她只能和梨蕊闲话。候得老田妈来叫梨蕊搬家,她一个人更觉无聊,想到分家父亲必定伤心,便想了一番安慰的话,独自走到前院来,尚未到门边,就喊:“爹爹,我想好了,我要买一头黑毛驴,四只脚上还要有白毛,爹爹,我的要求算不算磨牙?”

李知远听见英华的声音,腾的站起。英华踢开虚掩的半扇门,跳进屋里,正好看见李知远又惊又喜的面孔。她愣了一下,温柔文静的万福,道一声李世兄,涨红了脸掉头就跑。

“英华小姐请……”话还未完人就跑了,李知远满肚子的纳闷,这妮子之前收拾那妇人身手极利落,方才跳进门来浑似小青阳那个活猴,眨眼之间又那般温柔文静。英华妹子,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