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7章(1 / 2)





  当即不再吱声了,听凭皇帝发落。

  皇帝道:“此事关系重大,张德全,你年纪也不小了,别临了晚节不保,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令你和王翰还有温同知一起去把事情给朕查清楚。假冒宫女的一律杖打三十大板丢出去。”顿了一顿,想起陆耀还经办过一届的秀女选举,要是有人混在秀女当中,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又道:“秀女罪加一等!秀女婚配的都是皇室子弟,皇室血脉岂容他人玷污!朕给你们十天时间,办不好全都给朕回家种田去。”

  张德全忙叩首谢恩,有皇帝的这句话,有刑部的温同知,还有王翰那个出了名的‘王一根’,全名‘一根肠子通到底’,不怕这事不被掀个底朝天。

  果然,根本不用十天,仅仅是五天之后,原钟粹宫的三个娘子就被揪了出来,所幸一直没有承宠,问题不大。还有就是送进淳亲王府的,据说淳亲王也没有动过,全抓了起来,当场乱棍打死。至于皇帝秋狝送给边陲属国的,皇帝就表示不追究了,权当做给塞外人民送温暖献爱心。

  事发后,奏本如雪花一般堆在了李永邦的案子上,都是弹劾陆耀的,一为造籍事件,二为致使谦妃滑胎来历不明的胭脂和皇后的鞋里凭空出现的银针,皆证明了内务大臣渎职、弄权舞弊,实在难当大任。皇帝立刻下令陆耀革去内务大臣一职。就连陆家的宝昌号也跟着被查封。

  陆耀这一次不能再上演诈病这一招了,因为还有其他涉案人员,诸如元若宪,被当街斩首示众,皇帝要陆耀亲自去‘监斩’,感受一下。

  第105章 斩立决

  方若宪此人,说来也是活该。

  本来娶得是兵部尚书兼抚远大将军王忠魁的女儿王妙英。

  王妙英少有淑名,诗书皆通,为不少子弟说追求,偏生王妙英看中元若宪有才,愣是不顾一切下嫁于他。婚后夫妻二人寄居丈人家,育有一子一女,然而和睦的光景还不到三年,元若宪便以无颜再在岳家居住为由,弃妻、子而去。

  王妙英千里追夫,一直到了京城,好在王若宪总算不负众望,凭借着丈人的牵线搭桥,谋到了一官半职,渐渐地也认识了一些达官贵人,他能说会道,口才了得,很快得到了升迁。入了吏部以后,更因为擅于逢迎,特别是针对陆耀,所以受到了提拔,一跃成为吏部侍郎。至此,元若宪总算是小小的扬眉吐气了一把,不但在岳丈跟前摆起了京官的架势,但凡是妻子娘家的亲戚来访,也一律不见。成天只知道与陆耀等人混在一起花天酒地,还收了一房爱妾,就是薛燕歌。

  为了哄薛燕歌开心,元若宪四处搜罗金银珠宝,连家里的布置也仿照宫廷陈设,夜有明珠照路,寝有却金软卧。薛燕歌体轻不胜重衣,元若宪不惜重金往仙罗求来了龙绡,折起来握在手中不满一把,顶多二三两重,更衬的薛燕歌曲线玲珑,分明毕现。

  元若宪最喜欢把薛燕歌抱起来放在却金褥上行下【流之事。

  王妙英是世家贵女,对丈夫的种种荒唐行径屡次三番的劝谏,可惜无用,反而遭到厌弃,心灰意冷之下,王妙英搬出了元府,去道观里寡居。

  而今东窗事发,陆耀的命是保住了,但元若宪被抄家,男丁一律问斩,女眷则全部投入宫中做粗活,王妙英却宁死不从,她在宫外被打得奄奄一息,依旧道:“王家三娘子,十七年大将军之女,以死为幸。”

  有人说她不识时务,也有人说她颇有几分气节,当然更多的都是同情她。

  李永邦午歇起来后,就听说皇后在殿外求见,着实是一惊,他原是想等到事情彻底解决后,再亲自去向她道歉的,眼下事情进展的不错,但远没有到完结的地步,没承想她自己找上门来了。

  福禄笑道:“陛下,皇后娘娘一定是为了小殿下的事,来感谢陛下的。”

  李永邦有些忐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轻声道:“那,传皇后进来吧。”

  谁知上官露竟是为王妙英求情而来的。

  “皇后也听说了元若宪之事?”李永邦抿唇道。

  上官露‘嗯’了一声:“他是无关紧要的人,杀了便杀了吧。陛下处理朝政,臣妾不方便从旁议论,只是臣妾觉得那王氏实在可怜,糟糠之妻被弃也就罢了,可有难同当,有福却不能共享,尽便宜了一些不入流的娼/妓,叫她发妻的颜面何存?!”

  “元若宪是犯了罪,那是他自己的事,该株连的也都株连了,连王氏的一双儿女也尽死,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她受辱,想想确实叫人生无可恋。臣妾于心不忍,想来求陛下开恩,放过她吧。”

  李永邦道:“法理不外乎人情。本来元若宪一事就是杀鸡给猴看。朕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