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章吉第67节(2 / 2)


  陆行直接端过长孙愉愉的茶盏,不嫌弃地低头一口饮干了她的茶水,大红袍的滋味儿的确不错,他喝完茶再抬头望向长孙愉愉,“别傻站着了,只要你不再造谣生事,我说过的话自然作数。“

  长孙愉愉这是气得肺疼,偏陆行还真是站在了道德的高点上,可见人真的不能随便说谎。但事已至此,强犟着也无益,适当低头还能缓解一下气氛。

  长孙愉愉低头道:“这件事的确是我不对,只是我娘问起来,我要是实话实说,她就更得过问我们房中的事了。”

  陆行对自己那位丈母娘也是无奈,管得可真是忒宽了。

  “那你也不用污蔑人吧?”陆行毕竟还是个年轻人,加之又还没证明过自己的能力,难免会在意一些。

  长孙愉愉嘟囔道:“难道你有过女人?”怎么就是污蔑了?顶多半真半假好吧?

  陆行为之气结,长孙愉愉这一招以退为进还真是好用。“你以为我像你,光长脸不长脑子了。”

  长孙愉愉眯了眯眼睛,可不带这样说话就骂人的。她怒瞪双眼就要重新冒火。

  “你知不知道你这段日子简直是漏洞百出,经不得人查,改日婉姑只要过来随便问上一句你就露馅儿了。“陆行道。

  长孙愉愉的火气立即被陆行这句话给打散了,“怎么说?“

  陆行朝长孙愉愉招招手,“过来坐,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想不教你都不行了。“

  长孙愉愉不情不愿地挪过去,即便坐下,那也是坐得离陆行最远的,随时有夺门而去的准备。

  陆行都懒得理会长孙愉愉的这种行径了,“首先你晚上得叫水知道么?”

  可怜长孙愉愉一出生就没了爹,她娘守寡这许多年,她又哪里知道别人行房是个什么光景?哪怕晋阳公主跟其他人有点儿啥,那也不可能叫长孙愉愉知道啊。所以长孙愉愉道:“为什么要叫水?是叫水喝?”

  陆行露出一个“朽木不可雕也”的眼神,叹息道:“是完事儿之后得洗身子。”

  “哦哦。”长孙愉愉的脸又红了,再次拿起了团扇遮住鼻子一下的部分。她什么要跟陆行讨论这个啊?呲牙。

  “其次,明日你就让莲果和文竹洗被子,而且还得让她们不要交给洗衣妇去洗,要自己动手。”

  “为什么呀?”长孙愉愉可舍不得这样累莲果和文竹。

  “因为行房可能会弄脏被子,你作为新妇,若是随随便便就让人拿去洗,却是显得不矜持,也容易让人怀疑。“陆行耐着性子道。

  其实长孙愉愉想问的,怎么会弄脏被子,那也太恶心了吧?不过她没好意思问清楚了,那样就显得她太无知了,况且这种事儿,她对着陆行也实在问不出口。

  长孙愉愉也不是没人问,她那些姐妹们差不多都成亲了或者即将成亲,只是一问就露馅儿了,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旁人她没圆房?所以长孙愉愉今后的一段日子里还得继续无知下去。

  都说女人细心,东阳坊陆宅实在太小,有些小细节罗氏想不注意都不行,比如叫水,又比如洗被子。她原是有些纳闷儿,但早晨起床知道里头昨儿晚上叫了水,仅有的一点儿疑惑也就消失了。她本来也就不愿意去打听人家小夫妻屋子里的那点儿事的。

  罗氏穿戴整齐的时候,长孙愉愉也被莲果和文竹两人扶了起来,闭着眼睛任由她们伺候梳洗、穿戴,再闭着眼睛被莲果和文竹一左一右扶着出了门。

  院子里陆行正在打拳,回头看到不睁眼的长孙愉愉依旧觉得可笑,这都看到好几日了,他还是想笑。

  第98章

  长孙愉愉可不管陆行笑不笑, 她这会儿得去前头北屋给罗氏请安。幸亏他们在京城住不了多久,否则长孙愉愉可就得躲回娘家睡觉去了。

  到了北屋,长孙愉愉上台阶时, 猛地就睁开了眼,抽出了被扶着的手,脚步轻盈地上了台阶, 站在门口给罗氏请安。

  罗氏身边伺候的老姑姑芳姑进去通传之后, 才又转过身请长孙愉愉进去。

  长孙愉愉一见罗氏就赞道:“大伯娘今日这发髻梳得精神。”

  罗氏笑道:“都是你给请的梳头娘手艺好。”

  梳头娘乃是京城乃至各大府的一门行当, 专门给妇人梳头的,她们有些能干的, 会梳上百种发式。而且有些发式她们只给某些或者某位特定的客人梳,让她能与众不同。要紧的是还得推陈出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家本事。

  京城许多自己养不起梳头丫头的妇人, 遇到出门做客时就会请这种梳头娘, 还得提前半月就约好,有些梳头娘还附带租赁首饰给妇人们,服务非常周到。

  长孙愉愉是用不到梳头娘的,莲果梳头就很拿手,她娘亲晋阳公主自己养着专门的梳头丫头, 罗氏用的这位是长孙愉愉特地请来的,罗氏在京期间她就每天早晨过来梳头。

  罗氏虽说是陆家冢妇, 当了几十年的夫人, 养尊处优, 但是到京城后还是有些怵。陆家虽然是千年世家, 但到了京城这繁华富贵地, 很多事儿就不够看了。罗氏没来过几次京城, 上次进京还是长孙愉愉的爹娶晋阳公主的时候了。

  她深知京城夫人好些是既虚荣又肤浅, 最是瞧不起外地入京的女眷,嫌弃她们衣服布料老旧,花色不新,款式也老气,发式简直惨不忍睹。

  罗氏那会儿也刚成亲没几年,还没有现在沉得住气,被私下里笑过几回,她很是不舒服,既鄙夷那些妇人成日闲得无聊就在乎穿着打扮了,却又还是有些伤自尊。

  然而这回就不一样了,她出门访友探亲,长孙愉愉都是陪在身边的。发式是梳头娘梳的,头面、衣裳虽然都是罗氏自己的,可是被长孙愉愉挑挑拣拣一搭配起来,似乎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出门做客,再没有人在背后嘀嘀咕咕,反而还有好几次有夫人赞道她配色新鲜好看。罗氏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好看,但却看得出长孙愉愉在京城贵人圈里乃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如何不是呢,如今皇帝还健在,晋阳公主就是长孙愉愉的大靠山。成亲前她身上虽然有些不好的传言,但成亲后陆行都没说什么,那流言自然就消散了。

  “咱们今儿是去静云庵么?”罗氏问。

  长孙愉愉点点头。

  “听说了真师太佛法高深,找她解惑和指点迷津的人都得排队。昨儿我也是突然想起来的,怕是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吧?”罗氏道。她有那亲戚家的夫人到了京城,想去见了真师太恁是没排上队,说得提前两个月约定日子才行。

  长孙愉愉笑着摇了摇头,“见了真师太的确得提前约日子,不过大伯娘你在京城待不了多久,真是按着她那日子排下去,估计是等不着的。恰好明儿是我熟悉的人家约的日子,跟她们商量了一下,这才换了个日子。”

  罗氏心里很明白换日子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易,当然对长孙愉愉来说只怕也是简单的,想象得到晋阳公主怕是没少往静云庵添香油。罗氏拍了拍长孙愉愉的手,“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大伯娘说哪儿的话呢?“长孙愉愉道,”我求都求不来有你这样的长辈呢。你是知道我的情况的,我是和我娘相依为命长大的,我祖母那边也没法儿亲近,舅舅在深宫里,想亲近也难,人家家里热热闹闹的时候,就我家里孤零零的,小时候但凡我娘生个病,我都吓得整宿睡不着,生怕她没了。“说着说着长孙愉愉眼圈都红了。她没说假话,对长孙愉愉而言,她娘就是她唯一的依靠和亲人,如果晋阳公主没了,长孙愉愉也就凄惨了。

  罗氏一听那个心疼哟,她想想长孙愉愉那光景也觉得可怜。“可怜见的,如今却好了,嫁到我家,那是热闹得不得了的。”

  长孙愉愉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宁江的那种热闹就算了,她还是比较喜欢待在京城。

  却说罗氏由长孙愉愉陪着去了静云庵,不仅和了真师太畅谈了佛法,还品尝了静云庵出名的素斋,请得了一部了真师太亲手写的《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