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75节(1 / 2)





  顾兰摇摇头,不去乱想这种事情。不过二兰的事情也要同朱策说一说,毕竟小姨子如果去女子私塾当契工,可能会丢朱策的脸。

  顾兰走了之后,顾灵也不在新房子呆着了,听说奶奶在村口吹牛逼,她决定去看看。因为每次看奶奶吹牛,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不过,还没等顾灵走出新房子,就听到了她奶的叫声:“乖宝……乖宝……”顾奶奶是急冲冲的来的。

  顾灵见状,赶忙避开几步,免得她奶撞上她,还一边道:“大红,当心我奶奶摔倒。”

  “姑娘放心,奴婢看着呢。”陈大红道。

  “不会不会。”顾奶奶自己打住了,“乖宝啊,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啊。”

  顾灵觉得目前对她来说,还没有事情是大事。不过看她奶奶这般样子,她不由好奇的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朱策考第一名了……第一名啊……”顾奶奶道,“怎么就让他考了第一名呢?”

  “呸呸呸……”顾灵赶忙道,“他是我们桃水村的人,也是您的孙女婿,虽然我们二房和大房只当亲戚走动,但怎么说也是亲戚,朱策考第一名也是好事情呢。”以后还有五个第一,所以老太太您就别在乎了。

  顾奶奶点点头,又有些不得劲:“可让那丫头高兴一把了。”

  顾灵笑笑:“您啊,放心吧,再是第一,也比不上您的小白呢,你大概忘记了,您的小白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第一了,朱公子现在走的,是您的小白曾经走过的路。”

  顾奶奶一听,有些疑惑:“小白也是第一?我只知道小白是秀才,可第一我不知道他也是第一啊。”主要是白谨亦身上侯门公子、贵妃侄子的身份太耀眼了,让顾奶奶早就忘记白谨亦八岁就考上了秀才这件事。现在听到孙女说小白也是第一,她不由的问了。这事儿她竟然不知道,那还了得?八岁第一的秀才,可比乖宝还要打眼,她竟然现在才知道。

  顾灵道:“我之前同您说过,要考上秀才,分别需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才有朝廷给的秀才文书。不管是什么试,只要是第一名,都被称为案首,而县试、府试、院试三场都是第一名的,就被称为小三元。白师兄就是县试、府试和院试的第一名。不过九岁那年他外祖和母亲先后去世,他就守孝没有继续参加科举。他打从出生就过继到了钱家,所以外祖等于是他的爷爷,他先为他母亲在京城守孝了三年,三年后又离开白家,回到钱家,为他外祖守孝了三年,所以一直守孝到十五岁,他才结束孝期。不过这六年下来,他的锐气早已沉了下来,便是年少成名,对他来说也已经是过去了,故而科举是否再上去,对他来说也不重要了。

  再者,如果走科举,他势必会回到京城,还会面对白家,所以他不想走科举,去了边疆,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白谨亦从军,真正想要脱离的不是白家,而是贵妃。他去了边疆,贵妃的手是伸不到边疆的。如果他走科举,到头来还是在京城这一带,依旧在贵妃的眼皮子底下。除非姑侄俩斗起来,不然……

  所以对白谨亦来说,离开京城,才是他的自由。不过,关于贵妃的事情,顾灵就没有说了。老太太知道白谨亦和白家的恩怨就够了,如果知道还牵连贵妃的恩怨,会把她吓到的。目前来说,就让她以为自己是擦边的皇亲国戚吧。

  顾奶奶听了这些,只听明白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她的小白是小三元,县试、府试、院试的第一。第二件事,小白如果继续下去,肯定是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也就是象国史上的第二个六元及第。第三件事,原来小白的外祖,钱夫子的夫子不是普通的夫子,而是象国史上的第一个六元及第,俗称整个象国最聪明的人,而她一直以为钱夫子和她父亲只是夫子。第四件事,也是最可恨的一件事,该是的白家竟然毁了她的状元孙女婿。

  “啊哟,这可恨的白家,这该死的陈世美,还我的状元孙女婿啊……我的状元孙女婿啊……”老太太喊的那叫一个伤心。她的孙女婿没了,她的状元孙女婿啊……

  顾灵看着,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劝说老太太,因为她也没有本事再考个状元给她啊。最后只能道:“那……让小白他努力努力,给您挣个将军回来?”

  老太太白了顾灵一眼:“那得多危险啊?挣个将军回来还不知道要多少的功劳呢,每一个功劳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可考状元不同啊,虽然读书也辛苦,可到底没有生命危险。啊呀,你得给小白写信,让他别太辛苦了,咱们家里有钱了,他又是那样的身份,也不缺钱的,让他上了战场可不要拼命,能躲就躲起来。”

  顾灵赶忙道:“好好好,我都听您的,我下午就给他写信,让钱卫给他送去。”难得老太太不关注状元孙女婿的事情了,她得赶忙顺着。

  顾奶奶又嫌弃的看了孙女一眼:“那可不行,难得给小白去信,得给他带些东西。我听说军营里吃的不好,小白又那么瘦,现在肯定更瘦了。我得赶紧让你娘去杀鸡,做几只腊鸡带去,还有那几只鹅蛋也都给带去。”老太太说风就是雨的,赶忙又跑走了。

  顾灵看着,真想问问老太太,谁才是她的宝贝了。

  在此时此刻的老太太心中,损失了状元身份的小白比任何人都重要。

  朱策考中县试第一名的贺喜在朱母来到小别墅的时候就来了,县衙的人在村口遇见了顾奶奶那群人,所以向顾奶奶她们打听朱家的地址,也说了朱策的事情,故而顾奶奶就知道了。

  朱策考中第一名的事情在桃水村并没有引起像小说里那样的轰动,因为有顾灵这个通过县试的人在前,反正都是通过了,第一名和顾灵也没啥区别,大家是这样想的。

  还有一个原因,顾灵是本地人,是桃水村知根知底的人,而朱策毕竟是外来人员。小说里,村长和村民也想卖朱策一个好,所以待朱策非常的客气。可是现在有顾灵了,他们当然更像卖顾灵一个好了。

  不过,到底是值得贺喜的事情,村长还是开了祠堂,把朱秀才的牌位也放进了祠堂里。而顾灵和朱策还进了祠堂拜祖宗。更重要的是,往年村里就是开了祠堂,妇女也是不得入内祭拜的,因为祠堂是男权的象征,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女人只有犯了错才会去跪祠堂。

  顾灵则是桃水村第一个进祠堂祭拜的女子。

  第97章 第一更

  桃水村的热闹随着朱策和顾灵双双通过县试而落幕了。不过, 就算热闹过了,村长的兴头也没有过,他向朱家和顾家提出,村里要为朱策和顾灵举办流水席, 不过被朱家和顾家同时拒绝了。

  一, 两人只是通过县试就举办流水席太过高调和夸张。

  二,用村里的钱举办流水席等于让朱策和顾灵都欠了村里一个人情, 两人自然也都不乐意。

  三, 顾灵也不愿意和别的男人一起举办流水席。

  所以,流水席的事情就暂且放下了。

  不过今天的顾家又特别的热闹, 因为顾家在搬家。顾家虽然搬去了新房子, 但是老房子也有用场,顾家的猪、鸡和鹅都还养在老房子里。顾奶奶打算在老房子空出来之后, 都改成猪圈和鸡窝,家里有好些个下人,加上她和屈氏都闲着,不愁没有人养鸡喂猪。

  顾奶奶的这决定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因为有人想买顾家的老房子,所以顾奶奶就把这件事说开了。这倒是叫大家想起了一件事, 顾灵进私塾的钱是哪来的?是顾老太养猪养鸡存下的。而现在, 顾老太要把老房子也改成猪圈鸡窝, 说明这个真的是个不错的营生,于是, 有不少人家很心动。

  其实养猪养鸡确实不错, 就是有些人懒惰不肯养或者养的少。像顾家大房分家之后,鸡也养了十来只,这会儿鸡都在下蛋了, 一天最少也有七八个,不但自己可以补身体,还能卖钱,就是辛苦了养鸡的姑娘。毕竟十来只鸡要照料下来也不容易。但是,一只鸡蛋两文钱,一天存五个鸡蛋就有十文钱了,一个月就有三百文了,一年也有两三两银子了。这样一算,可就是大钱了。

  一年存四两银子,是女子私塾一年的束脩,所以顾大伯母也决定了,等她生了孩子出了月子,还要多养几只鸡,至少这肚子里的孩子一年的束脩每年都要靠鸡蛋卖出来。

  顾大伯母的决定没人管,顾奶奶如果知道,也会送上三个字,出息了。

  顾家搬家的东西也不多,新房子当然什么都是焕然一新的,小到碗筷、大到桌椅,指望顾奶奶念旧?想什么呢。大头的家具都添置了,其他小头的东西能值多少钱?顾奶奶可是有三千两银子的人。

  新家现在可热闹了。

  顾爷爷和顾奶奶有自己的院子,屈氏和顾老二也有自己的院子,不过基于顾森和顾木还没成亲,且年纪也不大,所以他们现在是跟着屈氏和顾老二住的。下人也住在下人院子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房间,不会像在老房子一样,杜嬷嬷、陈大红和陈小红三个人挤在一起。不过每天晚上陈大红依旧到顾灵的小别墅值班,也就是睡在小别墅。

  东西全部搬好之后,顾奶奶带着家里的所有人准备拜菩萨、供菩萨。

  房子的正门口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桌子上放满了吃的,荤菜、素菜都有。菩萨是从上午供到下午的,等到做晚饭的时候,供桌上的菜就被收了起来,然后炒一炒、热一热自己做着继续吃。

  顾灵在新房子的书房里,看着宽敞的书房,看着这里的设计、这里的书柜、办公桌还有沙发椅,顾灵的心情已经好到了极点。她是真的怀念现代的一切,而目前,除了没有电器,这里和现代的一切已经没有区别了。

  顾灵又走出书房,来到阳台,看着院子里的风景,看着在小湖泊边的大雁。顾灵叫了声:“妹妹……哥哥……”

  大雁听到顾灵的叫声了,其中一只飞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