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1 / 2)





  老太太一听就明白了苏夫人的意思,但她对楚寔极有信心,“不过这样还是不好,以大郎的才学,便是今科不中,下一科也是少不了的。若是未来的亲家因为这个就看不中大郎,那是他们的损失。”

  苏夫人道:“娘,这只是其一,大郎考不中我担心,但是考中了我也担心。我是怕到时候太多人看中大郎,有些人家又不好推拒。”

  这话一下子就砸到了老太太的胸坎上,虽说她们家出过两任太傅,但人走茶凉,现如今家里官职最高的楚大老爷也不过在督查院任职,还不是正职,在皇帝面前能说的话也有限。

  若真是有那没有根底的新贵的浅薄人家看中了楚寔,碍着官职,推拒就会得罪人。

  老太太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苏夫人的提议,但切切嘱咐她别太露痕迹了叫葛家觉得心寒。“总要等葛大姑娘过了头七才能说这事儿。”

  “自然。”苏夫人道,“大郎昨儿晚上就赶去河南府了。”葛家就在河南府。“他走的时候说了,得帮着葛家将葛大姑娘的亲事料理完了才回来。”

  老太太点点头,“这是应该的,大郎向来做得极好。”尽管楚寔本质上跟谁都保持着距离,可但凡是接触过他的人,就没有不说他好的。这样的人要么是真的好,要么就是极会操纵人心。

  苏夫人点点头,又忍不住埋怨道:“这葛家也不知怎么养闺女的,那么大个人了,说没了就没了,真是……”苏夫人没说完的话是:真晦气啊。眼看着楚寔就要下场参加会试了,未婚妻却没了,难免不会让人觉得有阴翳。

  从葛家大姑娘没了,楚寔去河南府之后,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就明显减少了许多。

  而季泠和季乐也迎来了她们的第一份月钱,跟楚府的贞静婉淑四位姑娘一样,每月二两银子。

  季乐问季泠道:“泠妹妹,你这月钱想用来做什么啊?”

  第一个在季泠脑子里升起然后一直盘旋不去的就是她大姨余芳的模样。季泠心里有一个她觉得十分不切实际的想法,可她就是想去做。但做不做得成却不是她能决定的,所以她现在也说不好,只能对季乐道:“我还没想好。”

  季乐在心底冷笑了一声,季泠果然是防备着她的,但表面上季乐却灿烂地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呢,而且全由我支配。我呀,晚上就想吃顿夜宵,而且一定要点蹄花汤。”说着说着,季乐还夸张地吸了口口水。

  “真是想起来就流口水儿呢,雪白的猪蹄儿,配着雪豆,软烂、耙呼,再蘸点儿王厨娘调制的酱油水,别提多解馋了。”季乐向往地道。

  季泠被季乐说得也都快吸口水了。她和季乐家境都不好,在家里时哪里吃过什么油水儿,满以为进了楚府每日可以大鱼大肉,可惜却事与愿违。她们一日三餐除了午餐在可园用以外,其余都是跟着老太太吃。

  老太太这个年纪要养生,讲求清淡,通常都是吃素多,吃肉少,有时候甚至比穷人家还更见不到油星子,这如何能让季泠和季乐不馋嘴?

  但是馋嘴也没有办法。在楚府虽然不愁吃,可若是要挑嘴自己加菜,却是得自己掏钱给厨上的婆子,才能吃到的。因为厨房里的东西也是有定数的。

  而老太太吃的是小厨房,由王厨娘掌厨。王厨娘也只伺候老太太的吃食,做了晚饭之后她就歇息了,再不会动手。因为老太太为了养身也从不吃宵夜。

  大老爷当初在南边当按察使时,为了孝敬老太太,特地从扬州请了王厨娘千里迢迢送进京来伺候老太太。王厨娘从盐商家里出来的,自然什么水陆奇珍都会整治,但这还不是她最大的本事。

  王厨娘几乎擅长天南地北的各种菜肴,其本事则是于平淡处见功夫,不用山珍海味,做的都是家常菜,出自她手却别有上等滋味。

  别说季乐和季泠请不动王厨娘,便是楚寔想吃王厨娘做的菜也只能来老太太这儿蹭。是以季乐所谓的蹄花汤也不过是由大厨的婆子做的,自然要掏银子。

  到了晚上,果不其然,季乐就叫了碗蹄花汤,还将季泠叫了过去一起吃。季泠是想谦拒的,可她一个小姑娘哪里拒绝得了蹄花汤的诱惑,被季乐多劝几次也就坐下了。吃得那叫一个香啊。

  季乐道:“好吃吧,明晚你也可以叫一碗蹄花汤呢。”

  季泠听得懂,季乐这是在暗示她要礼尚往来,可她就那么二两银子,还另有用处且极度不够呢。季泠闻言只能惭愧地低下头。

  季乐看着季泠貌似打趣地道:“泠妹妹,你留着银子不肯用,是不是在给自己存嫁妆呢?”

  第十一章

  季泠被季乐说了个大红脸,连连摇头否认,她原以为自己就算早熟的了,却没想到季乐年纪这般小,居然就开始惦记嫁妆的事儿了。但想想也没什么不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然早慧早熟。

  可园里念书,是每逢五、十就休息的,而楚府的月钱通常都是在月初发,第二日恰好就不用去可园。

  季泠和季乐陪着老太太用早饭,都吃得笑眯眯的。不过季乐因为天生有些胖,现在年纪小还能叫娇憨,但府中的贞静婉淑和季泠都是窈窕身段,她自然羡慕不已,也知道自己不能再长了,所以吃饭比较克制。昨日的蹄花汤算是打牙祭,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

  反观季泠就不同了,她想起以前,她爹她娘为了省一口饭菜给她和弟弟吃,自己经常饿得舀冷水喝来抵饿,所以格外地珍惜食物,也更是享受食物带给她的满足感。

  而且王厨娘做的糕点实在是太好吃了,芙蓉糕、紫米糕、核桃酥都是人间至美,季泠吃饭的时候嘴角就压不下去,眉眼弯弯的,按老太太的话说,那就是季泠吃饭的时候仿佛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候似的。

  吃早饭前本来季泠还有些犹豫,可吃过早饭后,她就再没有迟疑了,打定了主意,同芊眠说了。

  芊眠听了大吃了一惊,“姑娘可想好了?你如今养在老太太跟前,哪儿需要学那个呀。”

  季泠却坚定地点了点头,恳求道:“芊眠姐姐,你就带我去吧。”

  嘉乐堂的小厨房,就设在侧院,穿过西厢房山墙边的宝瓶门便是。王厨娘因得老太太看重,整整一个小院都拨给了她。

  北屋是王厨娘的住处,东西厢是库房和厨房,南边则堆些柴碳等杂物。

  季泠进院子时,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这才迈步往前走。这会儿院子里没什么人,因为刚用过早饭,午饭还没开始张罗,因此除了一、两个熬汤的婆子在厨房边上一边唠嗑一边看火外,其他人都在小歇。

  那两个婆子一见季泠带着芊眠进来,彼此对视一眼,不明白这个时辰季泠怎么会来。刚吃过早饭,按说也不是要点心的时候。

  芊眠知道这个时候王厨娘定然是在屋里歇息,所以直接就往北屋走。两个婆子便站在屋檐下伸长脖子想看热闹。

  王厨娘身边伺候的小丫头春韭刚洗过头在廊下晾头发,见季泠过来便迎了上去,“泠姑娘、芊眠姐姐你们怎么来了? ”

  芊眠道:“春韭,能不能请你帮我们通传一声,就说泠姑娘有事求教王厨娘。”

  春韭愣了愣,芊眠这话说得太正式了。虽说季泠只是个远得不能再远的表姑娘,但既然进了嘉乐堂,那就是主子,哪怕王厨娘很得老太太的眼,但毕竟是仆非主,可当不得芊眠说的“通传”一词。

  “瞧,姐姐说的,快进屋坐吧,我这就去叫王婆婆起来。”春韭道。

  王婆婆就是王厨娘,她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当初之所以愿意跟着大老爷进京,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想找个落脚的地方,不愿再漂泊。

  其实王厨娘这会儿并没歇下,季泠是掐着点儿来的,这些时日她早就暗自留心了王厨娘的作息规律。“不用,春韭姐姐,王婆婆伺弄早饭肯定累了,让她歇着吧,我在这儿等她就行。”季泠道。

  “那怎么行?”春韭作势还是要进屋,却被季泠拉住。

  “姐姐快别忙了,咱们说会儿话吧,反正我也无事,等等也无妨。”季泠道。

  春韭这才没进屋,因为她心里也知道,其实王厨娘歇息时,是很不喜欢被打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