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章(1 / 2)





  对了,证据!方琳突然抬手抹了把眼泪,“石头,你带我去找太守大人,我有话跟他说。”

  “没用的,琳表姐,南山把诉状送上来的时候,太守大人就当着我的面表示,说他不会管这件事,何督军手里头捏着这次旱灾朝廷发放的粮食,太守大人不会愿意得罪他的。”说到这件事,石磊也叹了口气,“现在世事艰难,朝廷中结党营私之人众多,为官想要独善其身并没有那么容易。”

  “我不是……我是……”方琳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楚,她知道就算自己说出那两个人的事,石磊也不一定尽信,更何况对方已经人去楼空,所以她只好将自己摘录的那份嫁妆单子拿了出来,“我在家里头发现了这个东西,想着说能不能作为证据,毕竟像《松山晚照图》这一类名家字画存世只此一份,而且南山他奶奶的嫁妆单子上头还记录着收藏这些字画的那些人的印鉴,所以绝对不会是赝品,只是我一个妇人家,哪有能耐去打听这东西的下落,所以才寻思着是不是请太守大人帮帮忙,如果他愿意帮忙,我……我从家里头拿出一千两银子捐赠给官府做赈灾之用如何?”

  如今赈灾之事是陈康平最为发愁的了,官府早在之前洪灾的时候就已经开仓放粮了,现在别说是青阳县衙,就是越州城的太守府里,也没有多少存粮,偏偏天气大旱,青黄不接,有钱人家倒还好,早早地买了粮食囤起来,最苦的是普通老百姓,日日吃了上顿没下顿,石磊整日在县衙中帮忙,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他想了想,脸色凝重道,“我现在说好听点是个吃公家饭的,但实际上跟那些衙役没什么差别,这事儿我只能说去跟太守大人禀报,至于他愿不愿意见你,能不能帮忙,我是不敢保证的。”

  他倒是没有问方琳那一千两银子从何而来,段南山既然是青阳富户段衍之的儿子,难保没有遗漏的家财留下。

  方琳没有孙氏那般不着边际,自然知道石磊无官无职能耐有限,但他好歹是能跟公家沾上边的人,除了他,自己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能见上太守大人一面。

  出乎意料的是,陈康平这次意外的好说话,还未听石磊说完话,就吩咐下人领方琳进来,说罢还笑着道,“不是有句俗话说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我看这话不尽然,你这位表姐不就是个有情义的嘛,若是寻常妇人家,遇到这种事儿早就慌了手脚,她倒好,不仅不避着,还能想法儿解决,难得难得!”

  石磊笑,“陈大人谬赞了,方氏亦只是普通妇人罢了。”他心中觉得,陈康平愿意见方琳,大概是看在了那一千两银子的面上。

  其实石磊这样想,还真是冤枉了陈康平。他为官数年,能稳坐太守之位却又没有结党,自然有他高瞻远瞩的地方,见方琳,不过是因为有人透了信给他,说是孟庆余要倒了。

  孟庆余为官三十多年,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已经坐了十年有余。户部尚书是什么概念,等同于总管一国财政大权,每年经手的银钱多则数亿两,少则上千万两,而他之所以能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全凭了只要是从户部走账的银子,都能被他扒下一层皮,偏偏他跟几位辅政大臣关系都不错,这些年下来,孟家富可敌国,却没人敢动孟庆余的一根毫毛。

  陈康平叹息了一声,这大安朝的天下,终归是萧氏的天下,帝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放肆。

  方琳入得厅堂,才发现这里头只有石磊和太守大人两人,她心情稍稍放松了些,将手中那份嫁妆单子呈了上去,“这是我清扫宅子时发现的,我无论公爹当年是否被冤枉,我想这些东西并非段家的家财,而是南山他奶奶的嫁妆,如今已然遗落,民妇想请大人帮着寻找其下落。”

  她这一番话说得很是巧妙,既没有要求陈康平帮着救段南山,也没有说要为段衍之翻案,可真要是查出来这些嫁妆并未在官府或者国库中封存,那么其下落自然不言而喻,当年督办此案的孟庆余定然会受牵连。

  陈康平想到这些,忽然出了一身冷汗,皇上他这是……他不光是要查办孟庆余杀鸡儆猴,而是要肃清官场的不正之风,要知道,孟庆余贪墨的东西,当然不会全都留在自己手里,大多数都被送出去讨好上头疏通门路去了。

  方琳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一眼太守大人,只见他神色严肃,眉头微皱,手指还轻轻地在茶杯盖上扣了扣,一点也看不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陈康平是有意这么做的,他当然不会一口应下这件事,且不说这青阳县衙门里头有没有何武的眼线,就是眼前这两人,也不能叫他们猜到了上头的心思,万一这事要是不小心传了出去,坏了皇上的大计,恐怕他也要跟着遭殃。

  沉默了一会儿,陈康平觉得差不多了,这才提及那一千两银子的事,“你也知道,如今城里头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除了青阳县,还有其他几个郡县的情况都不大好,救人如救火,本官帮你打听这些字画的下落,你也须得履行承诺才是。”

  “那是当然,太守大人愿意出手帮忙,民妇感激不尽。”方琳笑了笑,一千两的现银她是没有的,但好在当初李叔给的那一匣子珠宝玉器,她只用了那些金锞子,余下的一点儿都没动。她原先还以为这些金银财宝能值了几千两银子就了不得了,可上回段南山拿出那颗夜明珠之后她才知道,就这么一颗晚上会发光的珠子,就值好几千两银子,更不用说别的了。

  陈康平捋了捋胡须,“有了消息,本官会尽快告知你的。”

  方琳点头,“民妇还有个不情之请,听说我相公在牢里病得很重,大人爱民如子,想必一定不会拒绝我想探监的这个要求吧?”她原本没想这么说的,可一想到段南山还在大牢里受苦,万一要是太守大人真不同意她去看人怎么办,电光火石间,她还是按捺不住用了激将法。

  陈康平倒不在意这个,他早就知晓段南山同他夫人感情甚笃,方琳能忍到把事情说完再提出这个要求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他笑道,“既然你给本官戴了这么一顶高帽子,若是不让你去,倒显得本官不近人情了。石磊,你领她去吧。”

  “多谢大人体恤。”方琳施了一礼,这才跟着石磊出了厅堂,往大牢的方向走去。

  ☆、第118章 探监

  且不说去大牢的这一路上方琳是如何内心不安,留在厅中的陈康平却没有火急火燎地吩咐人去查探,而是回到内堂提笔写了一封书信,不多时,一只海东青矫健的身影从天空中划过。

  这时候方琳和石磊已经进了大牢,这几日石磊天天来,那管牢狱的班头已经见怪不怪,还打了声招呼,“那姓段的小子我看是不成了,早上送去的饭一口也没动,他犯得又是这么个事,你还不如早早跟你们家那亲戚打个招呼,叫她别惦记着了。”

  方琳从石磊身后露出头来,一双杏目瞪着那牢头,贝齿紧咬着下唇,她不想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毕竟段南山在这里一天,就得要眼前这人照拂着。

  “诶诶诶,石先生,牢里头的规矩你是知道的,那姓段的小子是重犯,上头吩咐过,不准外人探看。”牢头掌管大狱多年,知道什么情况下能钻空子收点孝敬银子,也知道什么情况下须守着规矩寸步不让。

  石磊笑了笑,“我哪会不知道,这人是太守大人叫我带过来的,你且放心,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那牢头听到这话神色才松泛了些,用钥匙打开大牢最外头的一道门,“你们跟我来。”

  大抵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牢里头的环境并不好,迎面就是一股恶臭,方琳眉头微皱,掩着鼻子,目光从那一个个牢房中掠过,没有发现段南山的身影,她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心又悬了起来,直到牢头停住脚步,指了指内里躺在床铺上的人,“喏,就是这儿了,我给你们把门打开,你们进去看看,时间不要太长了。”

  方琳道了谢,从怀里摸出一贯钱递给他,“多谢阁下这几日对我相公的照拂之恩。”

  那牢头并不推拒,收下之后还叹了口气道,“不是我说,这小子也死犟,督军大人派人来审了他好几次,硬是一句话也不说,虽然也没受什么刑,可这来来回回折腾着,身上的伤能好才怪,这不,眼瞅着病糊涂了。”

  方琳没有再理会他的话,而是径自推开牢门走了进去,比起在外头看到的那些牢房,这一间明显干净许多,草席铺在炕台之上,段南山就躺在上头,双目紧闭,嘴唇干裂,脸色苍白,全无平日的神采飞扬和满目温情。

  “南山?南山?”方琳唤了两声,喉头有些梗塞,她强忍着鼻头的酸楚,凑到段南山身前,伸手抚摸着他的脸庞。

  他身上的温度烫的吓人,伤处大抵是之前化了脓,割去了腐肉,显得有些可怕,但好在上了药,已经逐步在愈合。

  似乎是察觉到了熟悉的气味,段南山在昏昏沉沉的意识中捕捉到了方琳的气息,他干裂起皮的嘴唇轻轻嗡动,唤了声,“媳妇……”

  方琳凑得极近,听到了他的声音,立刻就激动地不能自已,“南山!南山!你快醒醒,你爹的事儿有眉目了!你很快就能出去了!你快醒醒,跟我说说话,你……你别丢下我一个人!”

  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方琳甚少在人前示弱,可此时此刻,见到这样虚弱的段南山,担忧、惊惧、慌乱的情绪一瞬间袭击了她,让她再也没有办法清晰的去思考,她害怕,害怕眼前这个人就这样离开自己,她怨恨,怨恨自己没能和他站在一起共同进退。

  泪珠抵在段南山的脸上,他费力地睁开了眼睛,艰难地说着,“你……你怎么……来了?家里头怎么样?皓哥儿呢?”

  “皓哥儿有他姨母帮忙看着,家里头也都好着呢,你不用担心。”方琳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却还是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段南山抬起手,温柔而又缓慢地拭去她眼角的泪珠,“别哭……哭什么呢,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你这也能叫好?你信不信,要是你敢死,我立马带着儿子改嫁,一天也不替你守!”方琳见他一点也不拿自己的身子骨当回事,气急了一时间有些口不择言。

  “你不是这样的人。”段南山虚弱地笑了笑,想要坐起来说话。

  方琳忙按住他的肩膀,“行了,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你别乱动,我刚刚说的话你听见了吗?我找到了新的证据,你有救了,咱爹的事儿也能翻案了!”

  段南山说话还有几分有气无力,但听到这话心里一震,激动道,“真的?你不是在骗我吧?”

  方琳见他不信,急了,“真的真的,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绝对比珍珠还真!”

  “咳咳,我信,我信。”段南山扯了扯嘴角,“你且近些,叫我好好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