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四百零七山穷水尽(一)





  得知了这样的情况,我心中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张灵甫大哥率领的七十四军数万雄师还不够史迪威得瑟吗?七十四军本就是精锐。装备美械和接受美式训练之后,更为精锐,其战斗力比之新组建的新一军要强上一档,而云南怒江南岸的倭寇军队为五十六师团,是一支战斗力比较强悍的师团,但是七十四军一个军也足以对付他们了,为什么还要逼迫校长再次组建远征军?

  国内的形势我也不是不知道,抗战进入第七个年头,我们的国力和财力都已经消耗殆尽,最精锐的一百兵团已经派到了国外作战,国内的几个整编军也都在整训当中,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虽然我们同意了两面夹攻的战斗策略,那也是等到整编军整训完毕之后的事情,而不是动用国府手中最后一支战略总预备队,那支部队是国家的命根子,是不能随便动用的!

  而史迪威的做法,很明显,就是要求中国派出这支战略预备队,去负担本不应该由他们负担的战场,他们是用来对付国内的倭寇的,而不是国外的倭寇!可恶的史迪威!这个刚愎自用的家伙,不行,我不能这样放任不管,我必须要尽快解决缅甸战事,挥军回国,那个时候,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来说着说那了,那个时候,我也可以把史迪威赶走,让他回老家去吧!

  我当即回了一封电报请岳父大人转交给校长,请校长不要担心,不要答应美国人的要求,没有物资供给,我就率军北返,拒绝执行任务,理由很充分,没有吃的喝的弹药武器我拿什么和武装到牙齿的倭寇拼命,那个时候着急的是英国人,不是我们,他们自然会给美国施压,我们可以联合英国对付美国,一如我们当初连和美国对付英国一样,世界政治就是这样,不需要什么信义。

  反正这个时候缅甸英军只有两三万人的样子,而倭寇的数量是他们的三倍左右,面对这样数量的倭寇,失去了我军的牵制,英军抵挡不住这些倭寇的攻击,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英国人,对于我们而言,他们既然已经要停止军援了,我们就算打通了滇缅公路也没有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退出盟国,独立抗战!倭寇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只要我们坚持一年左右,倭寇必然会失败!

  美国人和英国人还是要同倭寇打仗的,到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在倭寇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支持中国战场的时候和他们和谈,答应不再与他们战斗,停止战争,当然代价就是倭寇必须要使两国状态恢复到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之前的状态,东北我估计倭寇不会放手,没关系,结束了战争状态之后我就会积极准备北伐和南下策略,到时候率领二十万一百兵团精锐和三十万整编部队共五十万精锐大军北伐东北倭寇!

  和美国英国拼的两败俱伤的倭寇,是没有能力开辟第三战场的,当然,就算倭寇不同意,我们五十万的精锐也足以和倭寇展开一场最后的大决战,我就不信举中国全部国力兵力还不能和倭寇做殊死一搏,那个时候,光是这样的架势,就足以让倭寇咽咽口水,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权衡一下利弊,他们有七成的可能会同意我们的条件,集中兵力对付美国和英国,不然,就会面临中国的拼死反扑。

  我认为倭寇不会和一个拼死反扑的中国作对,我更愿意相信他们会和美国做对,毕竟中国目前处在的训政格局之下,是可以不顾一切调动全国的力量为民族的生死存亡做殊死斗争的,这是汉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股力量,倭寇那些有头脑的和我们斗了许久的大将们不会不明白,比如冈村宁次,这个老家伙的头脑很清醒,畑俊六也应该明白。

  但是美国不同,虽然战时法令赋予了罗斯福极大的权力,可是这种权力还是建筑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若要发动战争,需要国会的批准,而一旦伤亡超过了美国民众的承受范围,那些民众可是会不顾一切的上街游行的,毕竟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把美国逼到生死存亡的境地,美国也没有汉民族这样悠久的历史可是在最后关头做殊死斗争,所以,我宁愿相信日本会选择和美国打,也不愿意相信日本会赖死在中国战场上。

  我将我的想法全部写在了电报上,希望校长可以采纳我的意见,而不要担心别的问题,至于这里,我会尽快结束缅甸战役,回国支援抗战,校长千万不可以抽调为数不多的战略预备队,否则一旦倭寇发动大型的进攻,我们将极为被动,毕竟战争打到现在,我们已经人困马乏了。

  民国三十三年三月,我率军攻取了沙杜渣及周边各大区域,扫荡了周边的我寇据点,占据了沙杜渣以北的全部缅甸领土,这个时候,缅甸人对我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就差没有上演一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人大剧,但是经历过一系列情况的我明白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缅甸人发现倭寇根本不能给他们以幸福和独立,所以又开始想着联合其他的势力对付倭寇?

  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毕竟民主独立和自由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权利,是人一生下来就该拥有的权利,倭寇剥夺了这个权利,而我们是要夺回这些权利的,正如缅甸人所期盼的一样,中国人也期盼着打败倭寇的这一天,这一天,已经期盼了七年,并且还会继续期盼下去,这样的感觉,其实这一带地区的国家和人民都是同样的。

  下一个目标,就是倭寇重兵守卫的密支那,那里也是三十三师团和五十五师团余部盘踞着的地点,用数万倭寇军队严密防守,我要是想继续南下,就必须要攻取这里,三十三师团和五十五师团自从在沙杜渣被廖耀湘将军以围点打援的方式狠狠地揍了一顿之后就老老实实地放弃了密支那以北的全部土地,固守密支那,妄图扼住我南下的咽喉,而就在我扫荡密支那以北的几个月里面,倭寇也没有什么援军登陆缅甸,看来,倭寇是真的山穷水尽了。

  虽然我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众多的人口保证了我们拥有足够的兵员,哪怕是十个里面只有三个是勉强达到了健康标准的兵员;是的,这个情况是纬国表兄和我谈话的时候提及起来的,抗战七年,我们的管制领土和控制人口数量大大减少,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和倭寇拼命,强制征兵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被称之为拉壮丁,我极为不满这样的事情。

  但是中国的义务兵役制度目前只在四川推行开来,其他的身份因为不够安全所以难以推行完整的兵役制度,川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做的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国府都已经不好意思把更多的兵役任务摊在四川人身上,四川近四千万人的人口,就有四百万壮丁随时准备上战场,川人已经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极限,十人里面就有一人当兵,这放在古代可就是穷兵黩武的体现,可是为了和倭寇作战,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只是这也是四川的极限了,我们欠四川的太多了,多到我们几乎无法偿还,我们又如何有那个颜面再请求川人做更多的事情呢?如果那样做了国府的脸面还要不要?所以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在其他全部或者部分由国府控制的省份里面募兵,兵役制度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才能做到,而那些省份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只能募兵,可是这种时候,谁又愿意当兵呢?

  正常的募兵手段一个月也募不到几个军的兵源,这对于前线加速消耗的士兵空缺是杯水车薪,所以无可奈何之下,强制征兵也就出现了,国府对于这种情况,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军队,如何打仗?哪怕是强制募兵,也要募集到足够的军队,可是这样,就会使得民怨沸腾,纬国表兄表示无奈,虽然这样做的后遗症很大,可是目前的情况下,不这样做,我们如何与倭寇作战?

  只是这样做虽然得到了足够的军队,可是士兵的身体素质完全跟不上来,中国一直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之下,这样的状态又如何可以使百姓们安居乐业,身上长肉呢?所以士兵们大多都是瘦骨嶙峋,身体里面没有一丁点儿脂肪,这在后世是身体素质极好的人的代表,比如那个国际巨星李小龙,那个时候,民国五十九年吧,我还和他见过一面,有过一些交谈,还请他为我的企业的部分产品做代言,虽然几年之后他就去世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的中国,身体里面没有脂肪,却是普遍穷困的现状,身体里面没有脂肪储备,就无法支撑高强度的作战任务,这个状况困扰了我们七年,仗打了多久,这个问题就存在多久,但是我们无力解决,根本无法解决,完全没有那个能力和条件去解决,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击败倭寇之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很多时候,那些士兵就是跑着跑着就倒地死亡了,没办法,完全没办法,纬国表兄说他在征兵处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向校长汇报了,可是这样的情况还是无法改变,因为校长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情况,其实校长虽然不愁吃喝,那也是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哪个国家的国家领导人吃不饱穿不暖?可是校长的身体状况,也和那些士兵差不多了,一样的瘦骨嶙峋,那个时候,我给校长洗澡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还听说有个笑话,那些人那儿说什么每天吃一只鸡是革命任务,呵呵,这样的革命任务,还真的是非常美好啊!要是校长也能做到每天吃一只鸡,恐怕也不会这般瘦骨嶙峋了……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么多好笑的事情。

  国家的现状实在是堪忧啊,这样的现状,真的是山穷水尽的前奏啊!中国已经无法支撑更久的作战了,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士兵厌战,百姓厌战,是时候结束战争了啊!

  想到这儿,我就毫不犹豫的挥军猛攻密支那,铺天盖地的炮火朝着密支那砸了过去,反正这也不是我们的国土,也不是我们的城市,更不是我们的人民,我何须担忧?这些炮弹,虽然有些可惜,但是那也是美国人的炮弹,要求我们出人命,你们也就别想获得什么好处!你们要是不给,我就不打!哼!

  炮弹炸着,空军炸着,步兵攻击着,我们国军也终于阔气了一会,我很高兴这样的情况出现了,虽然这不是实际情况,但是只要出现了,我们就不用担心没有下一次和永永远远的存在。

  可是,四月十四日,已经攻取了密支那并且朝着仰光进军的我接到了校长发来的一份电报,让我目眦尽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