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6节(2 / 2)


  “哥,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弄的啊?我的天,我也天天在站里待着呢,怎么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卖这啊?”

  听她这么问,谢强嗤笑了一声:“这要是连你都能见到了,那这生意他们还能干?早被逮进去一百回了!”

  姜晓菱眨了眨眼,想问问谢强口中说的“他们”是谁?

  可又怕问到了什么强子哥不想说的地方。

  但同时,她更担心了。

  另外还有一点儿,在确定谢强真的是在做自行车的时候,姜晓菱的心忍不住猛跳了一下。

  要知道,她一直想给美芳买一辆自行车,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来怎么解释。

  即便邵彦成也答应帮她想办法,可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也没有找到万无一失的借口。

  要是谢强干的是别的什么,姜晓菱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跟他下个保证,答应绝对不会跟别人说之后,肯定就先离开了。

  可这会儿,她忽然有点想追根究底……不想走。

  看她那一脸的纠结,想问不好问的样子,谢强以为她也是想要一辆自行车,不由有点奇怪。

  “你这是啥表情?你们家不是有车子了吗,还要来干啥?”

  姜晓菱连忙摇头:“不是,我不要。我就是有点担心……”

  她又朝木箱子看了看,问:“哥,你这些到底是从哪儿弄的,不会有事吧?”

  “不会,稳妥的很。”谢强回答。

  说完,他又给姜晓菱解释了几句。

  虽然他说的轻描淡写,可姜晓菱也听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那些卖废品的人,其实也是有他们自己的组织的。

  除了那种零零散散,像是王瑾丈夫赵泉那样,就是趁农闲的时候捡点东西出来卖的,其他那些靠卖废品吃饭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小团队。

  这些小团队基本上都是以废品站划分,由经常来一个废品站的人自发的形成他们自己的圈子。

  他们平时各自工作,维持自己的生计,可与此同时,偶尔也会搞一些团队合作。

  就像是这自行车。

  虽然现在自行车是非常紧俏的商品,并不是谁不谁的都能买到。

  别说个人了,就是公社,大队,能有一辆也会宝贝的很。

  可是其实,在以前,但凡是个中产阶级以上的,或者家里条件不错,又有学生在远处读书的,家里基本上都会有那么一辆,两辆。

  这些车子,经历了一次次运动,很多早已经尸骨无存。

  可同样也有一些,还散落在民间。

  它们存在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还是整体,大部分都是大-炼-钢铁的时候,被人当做废铜烂铁收上来。

  然后因为还没有来得及回炉,被临时存放在一些大厂,街道,或者公社的仓库,空房里面。

  运动结束之后,这些东西也没有人再管了,就都放在那里慢慢的变成了废品。

  那些人就将主意打到了这些车子的残骸上。

  如果说,要是一个两个普通人,想要凑够组装一辆自行车的材料,肯定难度很大,简直是痴心妄想。

  可对于那种走街串户收废品的人来说,难度就小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