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6节(1 / 2)





  至于徐惠萍,这么大冷天,去什么废品收购站,她可没有一点儿兴趣。

  坐在车上,邵国庆开始替女儿打起了圆场:“我是帮你们舅爷看的,他的朋友要买,然后他就找上了我。那我又没有途径,就只能找你了。咱们去看看也行,我拍照发给他,这样就不要再跑一趟了。”

  听了岳父的话,郑翔宇很想说一句:“这东西哪个城市都有,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宁城买。舅爷家离宁林这么远,光路上的物流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可他想了想,想到舅爷年龄也挺大的了,他的朋友,年纪应该也跟他差不多。估计是老人家一时半会儿想不到可以帮忙的人。

  作为小辈儿,这点不费事的活儿,能干就给干了呗。

  所以并没有多说,只是在心里决定待会儿一定要再把价格往下压一压,好歹替舅爷的朋友省点路费。

  这是邵蔓第一次到废品收购站。

  在她的印象里,这种地方应该是又脏又乱,黑暗破旧的,可没有想到,郑翔宇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超大的户外停车场。

  当然,那停车场里放着的都是被人丢弃的车子,汽车,三轮车,废旧自行车,什么都有。

  而又以自行车居多,高高的摞得得有两座山那么高。

  在门口等他们的是一个有点微胖的中年人。戴个眼镜,大概三十多岁。

  是承包了这个收购站的负责人。

  他和郑翔宇看上去应该挺熟,上前先叫了一声:“郑队”,然后搓了搓手,冲他笑道:“什么人要的啊,这么急?好容易有个星期日,你也不在家歇歇。”

  郑翔宇笑了一下,指了指刚刚从车上走下来的人同他说:“刘老板,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爸,这是我媳妇儿。”

  一句话说地那个人顿时惊讶极了。

  显然他根本没有想到郑翔宇会带着家里人来这种地方,立刻意识到这应该是人家家自己人要买,顿时也没有了之前的轻慢之心。

  倒也怪不得人家不在意,毕竟对他们来说,要个一吨两吨的都是看不上眼的小生意。

  像这种买卖废钢铁的,一次几百吨,上千吨的生意人家才会重视一点。

  今天负责人之所以亲自来,为的是电话是郑翔宇打来的。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谁不想和负责自己辖区的警员处好关系呢?

  看到人家一家来了三口,刘老板干脆直接上了郑翔宇的车,叫开大门,亲自将他们带到了最靠近里面的一个存放废旧自行车的地方。

  下车后,他将三人带到跟前,很诚恳的说:“这些车是最近刚刚收过来的,相对比较新。至少没有被雨淋过,也没什么生锈的。当做废铁用也行,要是真有心,修理修理卖个二手也不是不行。”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不知道咱们要这些车子是干嘛?我之前听说有人往第三世界出口,也有人往偏僻的山村送。要是咱们是准备当做车子来用的话,我可以找人帮忙稍微挑一挑。”

  听他这么说,郑翔宇看了过去:“那价格呢?刘老板给我们一个痛快价。”

  说到这儿,他笑了笑:“也不瞒你,这车还真是我们家要的。我外地一个舅爷,他朋友让他帮忙买。老爷子要这回去干嘛我们不知道,但能给好的,尽量给点好的吧?”

  既然郑翔宇都这么说了,刘老板立刻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忙不迭的点头:“了解,了解,这是肯定的。”

  说完之后,他想了想,这才继续说道:“这些车我们一般往外卖的价格是在一千四左右。当然也有低的,一千二那种。

  不过那些都是锈的不成样子的,质量太差。成色好的我们一般要卖到一千六一吨,但郑队你们自己家要嘛,我按成本价给你,都按一千二,你看行不?”

  郑翔宇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岳父。

  邵蔓拉了拉他,低声问道:“一辆自行车大概多重啊?一吨大概是多少辆?”

  不等郑翔宇说话,那个刘老板赶紧介绍说:“一般二六的车型一辆车大概是在二十到二十五公斤之间,当然我说的是完整的。一吨也就大概四十到五十辆吧。”

  “一吨按四十辆算的话,一千二百块钱买四十辆,一辆就是三十块……那郑老板,咱们也别按吨算了,你直接按三十块钱一辆卖给我们得了。”

  那位刘老板微微一愣,一时间没有说话。

  郑翔宇却忽然就明白了妻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