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4章(1 / 2)





  而这个坑也不能随便填回去,否则也会造成文物损坏,而且填回去之后也会影响以后判断这个墓坑所在的时代。

  土层中存在着多层沉积,通过对不同层次和颜色深浅的土层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不同时期的土层沉积情况,从而间接推断墓坑所处年代。

  土不能填,她们能做的就是在旁边弄好防水装置,在墓坑上铺好保护膜。

  “国家为什么一定要在这时候停止所有考古行动呢?”旁边的人喃喃自语道。

  这不仅是他们的疑问,也是其他遗址考古人员的疑问,甚至网上很多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在猜测。

  没有人能给出准话,国家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停止。

  张庆红只能道:“快点保护好这里,还有一些未发掘的陵墓国家希望我们能去给出保护建议。”

  龙国从事考古工作的人不算多,怎么保护未发掘的陵墓也需要专业的考古人员给出建议,他们要快点行动。

  全国各地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都在进行,部分遗址的保护方案也在制定中。

  国家面临的另一个难题不是文物归国,而是古建筑。

  未发掘陵墓不能进入文明保护空间,古建筑同理,而且就算古建筑能进入国家也不一定会考虑。

  毕竟古建筑不像未发掘陵墓那样没多少人知道具体地址。

  因此国家能想到的就是用新型材料增强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再在周边设置排水系统,还要加固屋顶和墙壁,也许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古建筑的抗灾能力。

  研究院研究出来的各种涂层材料也可以给古建筑用上。

  不过都要等专家评估出结果之后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许槐桑把海云市几大博物馆的文物收回之后也听说了国家正在操心古建筑的事情。

  她和韩朋坐在一起,手撑着下巴姿势都相同,最后两人一起叹了口气。

  两人最近基本都在一起,也算是混成忘年交了。

  她们都有同样的担心。

  “古建筑能怎么办?”许槐桑不了解考古,也不太了解文物和古建筑保护。

  虽然从文明保护空间出现开始她也在学,但几天不可能什么都懂。

  韩朋摇摇头道:“没有什么好办法,遇到极端天气灾害现代的建筑都扛不住,更别提古建筑。”

  古人的智慧当然不能小觑,古人在建造古建筑的时候也会考虑防灾问题,但是遇到太严重的情况再怎么做抗灾结构也没用。

  而国家也不敢随便做保护或加固工作,越保护坏的越快的情况以前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