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第96节(1 / 2)





  苏行止见识过他的能耐,不觉得明华章只是随便猜测。苏行止看了一会,问:“明少尹当真觉得凶手是岑虎吗?”

  “京兆尹那里有完整的卷宗,苏御史若有疑问,大可去查,问我做什么?”

  “我身为察院御史,监审刑案,自然有权过问任何一个相关官员。明少尹似乎对我很有意见?”

  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会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

  这也是京兆府难做的地方,京兆府负责破案、刑讯、执法、抓人等一系列又苦又累的活,功劳难讨不说,还有一堆人等着给他们挑错。

  京兆府最怕三司会审了,其中尤其难过的是御史台察院。这群御史看着品秩低,但权力极大,如果御史台觉得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打回来让他们重审,那无论之前京兆府付出多少辛苦,都要重新来过。

  所以京城众多官员中,宁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御史,京兆府这种执法部门更是如此。但明华章丝毫没有面对检察官员的自觉,还是那副冷冷淡淡、爱搭不理的样子,道:“不敢。”

  可是看他的样子,一点不像不敢。苏行止没在意明华章的态度,正色问:“我听京兆尹说案件细节,总觉得有问题。听说这个案子前期一直是你主导,我对一些细节不太明白,可否请明少尹解惑?”

  “御史请。”

  “岑虎真的是凶手吗?”

  苏行止说完,紧紧盯着明华章。明华章不慌不忙将一块骨头拼好,气息沉稳的都让苏行止怀疑他没有听到这句话。

  幸而明华章还是听到了,他放下镊子,抬眸,清凌澄澈的黑眸定定看向苏行止:“若我说不是,苏御史能帮我拖着这个案子,不要定案吗?”

  苏行止挑眉:“我才是来检查你们的人吧?你这是主动承认你们错判,还想拖我下水?”

  “长官有令,我以一己之力,实在无力回天。”明华章说道,“但我已经找到证据,如果你能帮我拖延时间,我应当很快就能抓到真凶。”

  苏行止挑了挑眉,并不接茬:“你现在没有证据,空口白牙,我凭什么信你?”

  明华章修长精致的手指摊开,指向下方:“就凭这堆骨头。这段时间我四处寻访,可以确定名单上每一户人家我都找了,但骨头数量对不上。”

  “少了?”

  “不,是多了。”明华章道,“多了一男一女两根胫骨。因为信息太少,目前我只能确定男子身高在六尺左右,年龄大约在三十至四十之间,右腿曾受过伤,走路微跛。女子身高约为五尺半,年龄很难判断,只能大概确定在中年。”

  苏行止越听越玄乎,抱臂问:“你怎么判断出来的?仅凭一根骨头?”

  “尸体往往才是最准确的证据。”明华章不在意苏行止的质疑,冷静说道,“男子的骨头比女子的粗壮,很好辨认。其中男子的骨头上有裂痕,痕迹已经很陈旧了,并非新伤,可见男子生前一直有腿疾。年龄是我靠骨头生长状况猜的,至于身高,则是我观察身边人的胫骨,发现小腿骨长的人往往个子也高,我量了他们腿骨的长度,大致推算的。”

  前面苏行止还有耳闻,到后面就只剩下钦佩了。明华章在刨根就底这一块执着得惊人,反正苏行止自问想不出靠量身边人的胫骨长度,来推算骨笛主人身高的法子。

  这样细致的观察力,这样缜密的心思,他说只要再给他几天就能抓到真凶,苏行止竟然有些信了。苏行止问:“你发现了什么?”

  “我查了近十年长安的死亡记录,发现有一对意外死亡的夫妻符合上面这些条件。我之所以注意到他们,还是因为他们是卢渡的父母。”

  苏行止疑惑:“这是谁?”

  苏行止没参与办案,并不知道卢渡曾是一个重要嫌疑人,只不过被排除了。明华章说:“他是程思月兄长程大郎的老师,四年前经黄祭酒推荐,入国子监作博士。他早年借住在普渡寺,四年前他的父母因火灾丧生,独他幸存,他受此打击后将家中宅院捐献给清禅寺,另置府邸,从此才定居长安。但是,经我私下查访,他和父母的感情并不好,而且他曾经有一个妹妹,养在深闺,很少见人,某一天突然得急病死了,连尸体都不让人看,匆匆下葬,自那之后,卢渡的身体状况就一落千丈,只能搬到城外普渡寺休养。”

  苏行止听得很认真。他凝眉梳理其中关系,想了好一会,才道:“他是程大郎的博士,受黄祭酒引荐,四年前还住在普渡寺,这样看来,他完全有机会认识程思月、黄采薇和女乞丐。”

  “没错。”明华章说道,“而且我还意外发现,普渡寺是荥阳郑氏捐赠的,而卢渡的母亲正好姓郑。”

  清禅寺和普渡寺都和卢渡有关,如果要在这两个地方行凶,卢渡无疑是最了解环境的人。苏行止成功被说服了,他整了整衣袖,负手道:“我会尽量提醒中丞,慢些核查,但无论如何,年前一定要给陛下一个答复。能不能找到凶手,能不能平息陛下的怒火,保住你们的官位,就看你了。”

  虽然说最后案件被京兆尹抢走了,凶手也是京兆尹一意孤行敲定的,但是判错了案子,陛下和长安百姓迁怒时,可不会管明华章是不是无辜。明华章承苏行止的情,肃容拱手:“多谢。”

  明华章得到了苏行止的允诺,知道御史台会帮他拖着定案进度后,便放心去寻证据。下午散衙时分,明华章没有通知任何人,悄悄出城,前往普渡寺。

  他先前已打听过普渡寺的日程,知道戌时所有和尚都要做晚课,包括住持,这是最好的暗探普渡寺的时机。

  说起来惭愧,命案已经发生了三起,但一个杀人现场都没找到。明华章把长安的地图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回普渡寺。

  卢渡父母的胫骨明明被做成骨笛,但普渡寺主持写名单时,却刻意略过了卢氏夫妇的名字。

  纯粹的谎言很容易辨别,最怕的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名单上的人物都是真的,骨头也已经摔碎,少一两个人根本察觉不出来。

  只是住持大概没想过,还真有人会把骨头一块块拼好,挨家挨户询问吧。这一查,还真就被明华章查出了漏洞。

  普渡寺住持一次性写出那么多名字,没道理唯独忘掉了卢渡的父母,只可能是他存心隐瞒。反常必有妖,明华章今日便要看看,普渡寺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明华章是京兆府少尹的同时,也是玄枭卫,他轻轻松松潜入普渡寺,没有惊动任何和尚。此刻所有人都在大殿诵经,住持房中森冷漆黑,空无一人,正是最好的机会。

  明华章无声无息落入禅房,径直朝暗室走去。此刻墙壁已恢复原样,一尊金身佛像摆在墙前,彩冠飘带,雌雄莫辨,华丽的不同寻常,若非提前知晓,很难猜到这里有一扇门。

  可惜这其中并不包括明华章。其实那日来的时候明华章就注意到了,佛宝失窃,一墙之隔的纯金佛像却毫发无损。

  佛宝不同于财物,只有在信仰的人眼里才有价值,在不信佛的人眼里,那不过是一堆骨头。岑虎一个为了钱财敢铤而走险劫官银的大盗,放着住持禅房里的金身佛像不偷,反而偷佛宝?

  明华章不信。他回忆那日看到的位置,在墙上轻轻敲击,很快就找到暗门。

  明华章只打开一条小缝,像一片雪般轻巧落入其中,随后将暗门合上,外部佛像丝毫未动,安静的仿佛无事发生。明华章点开火折子,第二次环顾这间暗室。

  摆设已恢复整齐,只不过台上空空荡荡,不见佛宝。明华章掀开案上的绸布,果然在下方看到了灰尘。

  火光划过明华章眼睛,那双瞳孔时明时暗,宛如幽潭。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这里看似被翻得很乱,但只是东西被掀倒,其实没有一件损坏。一个抢东西的人,会这么注意轻重?

  台面上的绸缎干干净净,下方的桌面反而有灰,一切迹象都在表明,这里根本不是真正供奉佛宝的地方。对方想创造一个佛宝被抢的场景,这些绸布是临时铺上来的,木架也是人为推倒的。

  因此,岑虎偷窃佛宝、畏罪潜逃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他摔死在山路上,更是一桩彻头彻尾的谎言。

  既然佛宝失窃是假的,那原本人骨会供奉在哪里呢?住持房内既然有一间暗室,会不会还有其他暗门?

  明华章在四壁一寸寸搜索,他摸索墙壁时,隐约感觉脚下的声音不对劲。他轻手轻脚下蹲,用指节敲了敲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