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第128节(1 / 2)





  太平公主的宴会结束时已经很晚,等苏行止和苏雨霁回到小院,已是深夜。这一路苏雨霁都十分安静,然而苏行止仿佛也有心事,并没有注意她的反常。

  苏雨霁拿出钥匙,打开院门,门枢年久失修的吱呀声在静夜中格外明显。苏行止才如梦初醒,熟练地走向厨房:“我看你今日没怎么吃东西,太晚了不能吃油腻的,我给你煮碗馎饦吧。”

  苏雨霁慢慢走到厨房门口,停下,看着他束起衣袖,露出手臂,在灶台上揉面、切菜。

  两人刚刚才从奢华的宴会上回来,那些王妃公主甜腻的熏香仿佛还缠绕在鼻尖,可是,面前这一幕清清楚楚提醒着苏雨霁,那个世界不属于她。

  哪怕她换上最贵的襦裙,看起来和那些贵族闺秀也没什么区别,但是,她们不会顶着饥饿想厨房要怎么收拾,回来时裙摆上沾的土要如何打理,为置办今日这身行头,他们花去了多少积蓄。

  如果不曾看见云端,她本可以安安心心在地上生活,然而,他们偏要告诉她,她原本出生在云上,但无意掉下来了,今后她要认命,老老实实做一个市井小民。

  苏父苏母去世后,家里大部分事情都是他们自己做,苏行止和苏雨霁早早就学会了做饭。只是苏行止很少让她动手,十岁之前是因为她小,之后是因为苏行止做习惯了。

  曾经苏雨霁丝毫不在意这种细节,苏行止做饭,那她打扫屋子就是,家里这些事情,不是他做就是她。但现在苏雨霁开始审视,他为什么处处护着她,抢着做粗活累活呢?

  因为责任,怜惜,还是愧疚?

  苏行止动作很快,没一会馎饦就做好了。他撒上葱花,用热油浇了一圈,空气里立刻弥漫起香气。他一边收拾灶台上的面粉、菜叶,一边对苏雨霁说:“你把碗端到屋里,自己先吃吧,我收拾好了就来。”

  苏雨霁瞥了眼锅里,道:“怎么只有一碗?”

  “我在宴席上吃过了,不饿。你快进去吃,一会该凉了。”

  苏雨霁沉默地端走热腾腾的馎饦。等苏行止将厨房收拾干净,进屋,意外地看见桌上放着两幅碗筷。他叹了口气,说:“我真的不饿,你自己吃吧。”

  苏雨霁给他倒了半碗,冷冷说:“我吃不了那么多,剩下的都给你。”

  苏行止只好坐下,拿起筷子,将蛋夹到苏雨霁碗里。他说着不饿,但吃起来却比苏雨霁快多了,反倒是苏雨霁,有一口没一口喝着汤,看起来像是真没胃口。

  苏雨霁看着对面的苏行止,他袖子还没有放下来,小臂毫不避讳暴露在冷空气中。他穿御史台的衣服时显得瘦,但扎起衣袖就能看出来,他的小臂粗而结实,手上有粗糙的茧,一看就是一双做过农活的手。

  生长在长安洛阳的郎君们是不会有这样的手的,哪怕常年习武,比如明华章,手上的茧也在虎口,那是握剑、挽弓留下的薄茧,和乡下的手截然不同。

  但那些手也不会知道如何揉面,加多少水、多少面能让馎饦薄而不烂。苏雨霁吞下面皮,热意顺着食道流入空荡荡的胃,像一把火一样,迅速在全身烧起来。

  胃里有东西后,情绪仿佛也缓和很多。苏雨霁用帕子擦嘴,问:“今日你写了什么诗,能让镇国公府的娘子都把花给你?”

  苏行止收拾碗筷的手顿了下,心道她果然看到了。他不想骗她,但是他刚刚答应了明华裳,暂时不告诉苏雨霁被调换一事。为了苏雨霁的安危着想,他只能暂且瞒她一阵子了。

  苏行止轻描淡写道:“你是指明二娘子吗?她只是不知道送谁,看到我在附近就顺手给的,并没有什么特别。”

  苏雨霁定定看着他,问:“是吗?她的兄长明华章就在不远处,再不济,和她交好的谢济川、江陵都在,她不给他们,偏偏给你?”

  苏行止避开视线,说:“只是凑巧罢了,她年纪还小,没有多余心思,你别乱想。”

  苏雨霁原本快平息的情绪在听到苏行止这句话后又翻涌起来,之前她只是感到被命运戏弄的不公,现在,却是被亲近之人欺骗的愤怒。

  苏雨霁勾了勾唇角,想笑,却笑不出来。她目光像冰一样尖锐,也像火一样酷烈,质问道:“我乱想?她赠花以待,你百般回护,你们都是光明磊落的善人,只有我恶毒又善妒是吧?”

  苏行止怔忪,终于意识到苏雨霁的情绪不对劲。他上前,欲拉苏雨霁:“雨霁,你怎么了?”

  “别碰我!”苏雨霁猛地抬高声音,甩开苏行止的手。她目光灼灼盯着他,问:“写诗之后,你离开了很久。你是不是去见她了?”

  宴会上,太平公主提出将花送给自己心目中的“长安第一俊才”时,她第一反应便是他。无论发生什么,他在她心里都是最好的,她本打算立刻将绒花送给他,靠近时,却发现他在和明华裳说话,明华裳悄悄在他案上留下一朵花。

  苏行止拿起来看了看,暗暗掩入袖中。

  苏雨霁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又恼又气,还夹杂着嫉妒。苏行止本该毫不犹豫站在她这一边的,他怎么敢偏向其他女人?

  苏雨霁冷冷望了苏行止一眼,不想听他说话,转身回去了。她在宴席上一个人都不认识,只能自己坐着生闷气,最后她手里的花不知如何处理,便又走到男客厅,打算扔给苏行止。

  然而意外的是,苏行止竟然不在。她看到了他的诗,写得风骨冷峻,锐利严肃,一如他的人。她守在诗前等了许久,都不见他回来。

  苏雨霁越等越生气,根本不想管什么规则了,随手将花扔到厅外。她不知道明华裳什么时候出去的,但她注意到明华裳进来没多久,苏行止也回来了。

  苏雨霁一直不愿意相信仆妇的话,她坚信苏行止对她是真心的,所谓为了亲生妹妹故意隐瞒她是仆妇挑拨,但这一刻,苏雨霁动摇了。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不对,但她始终不愿意相信从小牵着她长大的养兄,会骗她至此。

  苏雨霁问出这句话后,就一直观察着苏行止的反应。苏行止下意识移开视线,低头去收拾桌子,说:“是。京兆府和御史台有职务往来,她约我谈卷宗的事。”

  苏雨霁看到他的反应,心里更冷了。苏行止一直不会撒谎,如果他问心无愧,肯定会很无奈地叹气,然后任由苏雨霁盘问,绝不会岔开话题。但今日,他躲开了她的视线。

  苏雨霁紧盯着苏行止,逼问道:“你以前可从不会左右逢源,私下赴约。为什么她约你,你就出去了?你对她,真的没有私心吗?”

  苏行止可不是一个会看人面子的人,来长安这段时间,不乏有人重金宴请他,都被他推拒了。但明华裳找他问卷宗的事,他就二话不说出去了。

  这可不是他的作风。是否他也知道明华裳是他的妹妹,所以才对她格外宽容呢?

  苏行止手指攥紧了筷子,解释的话几乎就在嘴边,但想到态度奇怪的镇国公,来路不明的第三个孩子,他硬生生忍住,说:“没有。我不过一介清贫书生,而她是公府小姐,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哪需要我的私心?”

  苏行止本意是安苏雨霁的心,告诉她他对明华裳没有男女之情。然而他说出来后,苏雨霁却沉默了。

  苏雨霁一动不动盯着他,苏行止渐渐被盯得后怕,忙放下东西上前:“雨霁,你怎么了?”

  苏行止这句话正中她的痛处,苏雨霁忍了一路,如今终于爆发。她用力推开苏行止,自嘲般点点头,道:“好。她从小锦衣玉食,受不得委屈,我就可以。苏行止,你太让我失望了。”

  苏行止一怔,不明白这句话哪里得罪了苏雨霁。他愣怔的功夫,苏雨霁已经推开门,大步朝外走了。苏行止终于意识到严重性,忙追出去:“雨霁,外面已经宵禁了,你要去哪儿?”

  然而等他追出门后,巷道里空空荡荡,哪有苏雨霁的身影。苏行止匆匆锁了门,挨家挨户在附近寻找,苏雨霁藏在暗处,冷冷看了他一眼,转身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

  同一时间,富丽堂皇的太平公主府,盛筵散去,满地狼藉,愈显萧索冷寂。一位华服女子站在窗前,长久凝望着那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