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





  可以说,直到此时,所有的明眼人都能看出孙太后在寻找一种,既保证了皇位在堡宗一脉传承,又能有人负责处理朝政以抵御瓦剌的方式,试图形成一种“周公辅成王”的局势。

  但是很可惜,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之际,正常人都会对她这种既要还要的态度感到无语。

  都说“天无二日”,眼下大明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上下同心可以高效运转的行政系统。这又有皇太子又有太后摄政的,郕王虽然当上了监国,但是却缺乏了皇帝的权威,政令无法通畅,掣肘颇多,很难完美进行战时的部署和动员。这使得朝臣们对孙太后的不满情绪逐步地累加——够了,跟这样大难临头还看不清形势的短见之人共事,怎么能拯救得了大明呢!】

  “臣冒犯,”沉默到现在的杨荣终于眉梢微动,出列向朱瞻基行了一礼:“臣深知陛下爱幸贵妃。”

  杨荣也是被朱瞻基提前召见暗示过自己打算废后换后之事的臣子。他之前觉得虽然因爱废立不是什么好事,但到底孙氏确实是陛下长子之母。

  立长子为太子,立其生母为皇后,虽然对于胡皇后来说有点残酷,但也不是什么完全悖逆的事情,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他所以默然不谏。

  但是在看完那未来堡宗之事,和孙氏当上太后之后依旧以个人私利为重的举措,对边防之事颇为擅长,骨子里也带着点烈性的杨荣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

  “但以后世观之,贵妃没有为后的眼界啊!”

  “伏惟陛下深思。”

  ——稍有不慎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在眼前,孙氏竟然还忙着争权夺利?

  这种人要是当上皇后了,谁都不敢想象她日后要是手握孝道压力,会给那位景帝殿下造成什么样的压力啊!

  他们已经默认朱祁镇被退出了继承人的序列,将那尚未降生的皇嗣当成了正经的太子去看了。

  【而作为对比组的朱祁钰,在孙太后忙着争权夺利,保住自家皇位的时候又在干些什么呢?

  答曰:稳定军心,积极备战。

  十九日,朱祁钰下令赏赐目前北京所有守备力量,从官军到匠人伙夫都有所收获,以此凝聚人心,振奋士气。宣布所该供给百官的粮食都由通州仓支取,将京城所余粮食悉数充作军粮,为战争预备。

  同时下令让南北直隶卫所的官兵和于福建剿贼的陈懋回京操练,为大局计,他拒绝了兵部让作为王振同党的于贵州讨贼的王骥一起回京的谏言,防止其怕与王振的牵扯会招来祸患,使得局势更加动荡。

  二十日,孙太后忙着立太子的时候,他下令委派石亨掌管大营操练,焦敬负责神机营,赵荣分管三千营,给九门守卫官军盔甲,嘉纳户科给事中李侃关于战备的意见,在孙斌请求治罪逃将的时候选择宽宥,命令他们戴罪立功协助孙斌守备居庸关。

  二十一日,当堡宗极其丢人的在大同城下高声叫门,为瓦剌索取金银财宝,表示自己“将骄卒惰,朕为所误”为自己被俘虏的丢人事实极力辩解之时。

  他本该不用为天下万民担负起如此沉重责任,可以在藩国封地无闻终老的弟弟如是下令。

  “并许直言无隐,毋徒事虚文。”

  他直白且强硬地点破了碍于他没有皇帝的权威,而迟迟不敢完全高效运作的文官系统的疑虑。

  “令升兵部左侍郎于谦为本部尚书”

  他果断擢拔了主战派大臣主政,使得朝堂上只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声音。

  “所有御用器物,并龙旗御马驾牌旗号等物,俱为虏贼所获”

  他否认了堡宗御用物品的合理性,将其定义为瓦剌欺诈,否认了大明皇帝竟然会如此丢人地被人俘虏。

  “胁尔开关,切勿轻听,堕其奸计。即运谋奋勇,相机出奇剿杀。”

  他直接替边将担下了沉重的压力,告诉他们不要为堡宗丢人无耻的行径而摇摆不定。

  二十二日,当孙太后还在极力弱化堡宗被俘这件事的恶劣影响之时,他赦免了南逃之军的罪过,抚恤死伤,安抚军心,对他们说“忠正之士,莫展其志;至有此失,于尔何罪?”

  ——是啊,国家到了这种地步,真正该罪过的哪里是这些被击溃而为保全自己性命南逃的士兵呢?

  当堡宗丧权辱国,身为堂堂正统天子,竟然为敌人驱使而意图侵害明朝自己的百姓与天下之时。

  在朱祁钰的心中,他就已经是罪魁祸首,就已然死去了。

  或者说——他还不如去死!】

  年轻的藩王手侧还放着那份,孙太后几乎撕破脸皮一般,耍无赖也要让皇位留在堡宗一脉的诏书,可他不算轻松的目光却没留给它半分的余光。

  堆积的军报,烽火狼烟的危险,尊上亲为叫门的行径。

  他接近于愤怒与不齿地抽动了唇角。

  为什么在这样耻辱的情况下,他的皇兄竟然还能“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啊……

  为什么他还不以死以谢天下啊!

  【对于文臣来说,有一条最大的政治正确,叫做政权高于皇帝个人。

  当堡宗母子丢人现眼,堪称国难临头而不知耻之时,面对尚是郕王的朱祁钰这样一个,虽然才刚刚接手朝政,却已经展现出来了难能可贵的果断,刚烈,坚毅的,可以继承皇位且存在合法性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