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32章阴雨绵绵(2 / 2)

“我看是。”张氏点着头道,看着高老太的方向大声道:“高婶子,你给她这三个土豆,怕是连苗儿都长不出来,要浪费了。”

高老太本就厌恶张氏和钱氏这种背后说人的,所以就装着没听见张氏的话,继续干活儿。

张氏见高老太不搭理她,讪讪的低下了头,继续拔草。

地翻完,要往地里丢土豆了。高老太看着筐子里发芽的土豆,想了想,还是决定试试,让林氏回家拿了把刀来。林氏拿了刀来之后,高氏切了几个土豆,丢在了地里的一个角落里,然后盖上了土。虽然她不敢拿一个地的收成做赌注,但是拿几个土豆试试还是可以的。若是,这些土豆过几天长不出苗,她再重新种几个便是。

再说凌霄拿着三个土豆回了家,便借了陈家的锄头,在院子里的两垄菜地旁,又开出了一垄地来。她把三个土豆切成了十块儿,算好间距种了下去,又浇了一些添了水的有机肥。

晚上,凌霄杀了一只野鸡,因为没有能配在一起做的菜,所以她便炒了一个光鸡肉。吃晚饭的时候,看着没有配菜的野鸡,她便想若是能有个配在一炖的小蘑菇和土豆就好了。

晚上的野鸡肉,卫谚依旧是一口没动。就算冯氏劝说,他也未曾动半筷子。

翌日,卫谚背着个包袱出了家门。他走之后,凌霄才从婆婆口中得知。镇上书斋的掌柜,给他找了一份,给镇上有钱人家抄书的活儿,要在人家家中住几日,书抄完之前都不会回家。

一听说卫谚这几日不在家中,凌霄只觉得浑身舒畅,他不在,她就不用对着他那张冷冰冰的脸了。

凌霄本来打算今日去山上采些药草,可是卫谚走后没多久,这天就飘起了小雨,所以她便只能在家里待着了。

冯氏坐在门后,手上做着给卫谚做的衣裳,抬起头看着屋外的缠绵小雨,忧心忡忡的道:“也不知道谚儿会不会淋着雨?”

“他带着伞呢!”凌霄坐在门槛上,看着门外的雨景。这古村古屋,加上微微暗沉的天,和这有些朦胧的薄雾,再配上这绵绵细雨,就如同一幅古朴又充满意境的画卷。

听到凌霄的回答,冯氏低头缝了两针,又抬起头道:“这雨天路滑,也不知道谚儿会不会摔着?”

“放心吧!他那么大个人了,摔不死……摔不着他的。”凌霄本来是想说‘摔不死他的’,但是说到一半还是改了口,她比较受不了她婆婆瞪着一双水润柔情的大眼睛,埋怨的看着她。

“哎!这下雨天冷了,也不知道谚儿会不会冻着!”想着儿子几日不能归家,她这心里就放心不下。怕他淋了鱼,摔了跤,着了凉。

凌霄有些无语的转过头,看着她婆婆,道:“卫谚已经是大人了,冷了知道加衣服的,婆婆你就不要为他担心了。”

“儿媳妇儿啊!这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不懂。”冯氏说着,冲凌霄摇了摇头,一副她不懂身为人母的心。

讲真,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是懂。但,这儿行二十里母担忧,她还真是不懂。

这阴雨天最适合睡觉,下午,凌霄和冯氏便睡了个午觉。可能是太好睡的缘故,婆媳二人直睡到天黑了才醒。吃过晚饭,婆媳二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各自回了房间睡觉。

也不知道是不是下午睡太多了的缘故,凌霄在床上躺了许久都未能睡着,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至于少了点什么呢?她也想不明白。

绵绵的春雨连着下了三天才停,雨后地上湿漉漉的,一踩便是满脚泥。冯氏和凌霄都是十分讨厌在泥地走路的,所以二人连院子都没踏,直待到地干了一些才了台阶。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贵如油的春雨,凌霄的新种下的土豆冒出了绿芽。

雨后的第二天便是大太阳,而距离卫谚去抄书也已经过了五日了,他却还未归家。家中的米和面也没了,凌霄便打算去镇上一趟买些米面。冯氏这几日都在做衣服,也没什么绣活要卖便未去。

走到村口,正好看到有牛车经过,她便上了牛车,牛车上还有几个别村的妇人和两个小孩儿。

牛车刚跑了没两步,便听到后面有人喊:“等等,停一下。”

驾牛车的大爷停了车,没过一会儿,一个妇人和一个年轻姑娘带着一个小男孩儿上了车。凌霄一瞧,发现上车的不是别人,正是王氏和陈梨花,而那小男孩儿应该是王氏的儿子陈小贵儿。

那陈梨花一上车便瞧见了凌霄,今日她娘让嫂子带她去镇上买些布料做两件好看的衣裳,没想到却遇到了林初柳这个肥猪。

“晦气……”陈梨花对着凌霄说了一句。她本是高兴的日子,却遇到了这肥猪,还与她坐了同一辆牛车,可不是晦气么?

凌霄不是软柿子,人家都当面说她晦气了,她若不回敬一二?岂不是显得她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