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章 善后(2 / 2)


他曾经在春申君黄歇与项羽的父亲项燕麾下效力,经验丰富是一个老军伍。

纵然吴广深夜自忖,也远远不周文。远的不说,经验这个两个字,就将周文与陈胜麾下其他将领拉开距离。

如果当一名勇将,只需拎刀杀人,倒也容易。但是能率领百万之众,西行攻秦,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函谷关,这就需要杰出的统率力,与老到的经验了。

兵法这一门学问在整个古代都是一门隐学,除非天赋异禀,如同韩信,霍去病。否则只读兵书,不会让你成为名将,反而会成为书呆子。

因为整个古代除却少数几本兵书之外,都写的相当笼统。真正的兵法一般都是口口相传的。、如果没有长辈口口相传的兵法,那么想在兵法这门功课上考及格,那就请你从士卒做起,用性命当学费去学吧。

比如卫无忌起兵以来,一直用得是秦军军法,为什么如此?无他,秦军军法之中包含着一套完整的体系,怎么行军,怎么安营扎寨,怎么守城,甚至怎么接战,弓弩手的进攻顺序。如果进攻,如何撤退。这些具体的战术安排。

卫无忌也领兵打了几仗了,可以说他所作所为都没有出上述秦法范围。

秦法严苛繁杂,正因为如此,秦法对战术问题规划的也很严苛死板。卫无忌就从这严苛死板的规定之中,反推秦军军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套体系的支撑,卫无忌根本玩不转数万人马。

兵法是一门需要经验的学问。当然除却某些妖孽的特例。

而周文就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将之才,他先从黄歇,再从项燕,不知道打了多少仗,对军中情弊了如指掌,对行军打仗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了解。

这样从低层一步步爬出来的将帅之才,正是骤起的陈胜所欠缺的。故而陈胜才力排众议,一力任周文为大将军,将兵百万西攻秦。

百万之众,当然是有些水分的,但是即便是有些水分,但是几十万人也是有的,对陈胜来说也是倾国之力。

几十万军队不要说西征了,就是行军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不信请看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次次都败在后勤之上了。

几十万人行军,不能一路前行,因为这样一来队伍非绵延几十里不可,太容易被袭击了,一但被袭击,首尾不能兼顾。必须分道而行,这里面又有学问,怎么分道,间距多少为好,前后怎么联系,行军路线怎么安排,扎营的时候,如何分营下寨,后勤怎么安排,饮水怎么安排。等等,这些问题非亲历者不能解决。

而且人数越多,指挥军队的困难系数就越大。

韩信说刘邦能将十万兵,而自己多多益善。这上面就说明了统领军队的难度。

而周文能带来军队一路打进关中,可见周文之能,固然败给章邯之后,还能带领部下全身而退,从这一点来看,周文决计不是无能之辈。

卫无忌所不知道,戏之战失败,还是昨日兵变的导火线。

吴广与田臧李归之间的间隙并非一日,是什么原因让田臧李归一定要铤而走险,杀吴广并其军啊?就是周文之败。

周文之败的消息传到了两人手中,被两人隐瞒下来。

他们立即推敲周文之败后的局面。吴广所部是离周文最近的一支楚军。救周文是必然之举。但是怎么救却是一个问题。

现在楚军貌合神离,围围荥阳还行,这样的状况去与秦军野战,非找死两字不足以形容。不管是救援周文,而保全己身,甚至是投降秦军,将荥阳城下十几万楚军全部掌控却是最好的选择。再加上田臧与李归手中,有货真价实的陈王密令,杀吴广并其军,成为他们必行之举。

卫无忌问道:“不知道大将军实力如何?还有再战之力吗?”

吴广说道:“章邯歹毒非常,周将军虽然还有再战之力,但是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卫无忌深吸一口气,说道:“却不知道大王想让我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