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142节(2 / 2)


  莺莺也似乎被她一刹那的真诚打动,先是愕然,而后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情:“妒忌我?为何?”

  嫉妒她美貌,嫉妒她嫁得好,嫉妒她无论在哪里都能随遇而安过的很好。

  苏环被自己心里的答案逼得发狂,终于忍住只恨恨道:“就连囚禁在深宫里你都在笑着插花。”

  为什么?!凭什么?!

  莺莺摇摇头:“应当是我妒忌你才是:你爹娘俱在,你能承欢膝下安享天伦之乐,你娘又待你宠爱万分,这是何等福气?”

  想到这里莺莺也少见有些怅然:“我愿拿手里的钱财换父母在世,一家人相亲相爱。”

  “哼。”苏环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冷笑起来,“你不过是假模假式惺惺作态罢了,这世上有什么人舍得用钱财和名利去换父母?”

  第126章

  莺莺无奈, 苏环信也好不信也好,这都是她内心真实所想。

  她摇摇头不去说服苏环,转而问苏环:“太子现在在何处?”

  苏环此时心神激荡,一时不查说漏了嘴:“在洛阳。”

  已经过去了十天, 倘若太子已经顺利拿到诏书必然不会再在洛阳停留, 反而会赶紧回到汴京即位。如此看来他一定还未成功。

  萧照带兵, 太子没有得逞,莺莺一下得到两个好消息,顿时放下心来。

  她又虚虚试图激怒苏环:“若是劝降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她刻意上下打量苏环一眼,满脸怀疑:“你倒不如找个能定主意的人来与我们细谈。”

  苏环小人乍贵最怕别人说她的话不算数, 当即向莺莺保证:“我说了算,如今城里除了陈将军也就我的话最灵光。”

  莺莺便佯作沉思的样子:“你叫我思索半天回头再给你答复。”

  等苏环趾高气扬从宫里出去, 莺莺就迫不及待去与太后议事。

  “陈将军,应当是陈国甄。”太后沉吟, “此人最是深沉难测, 是个用兵的好料子。”

  她老人家指点:“陈夫人也来了,他们夫妻不和几十年了, 你大可去揣度掂量下她几斤几两。”

  能被丈夫浑不在意放入囚禁的命妇当中, 还能得丈夫几分在意呢?何况此时不少命妇也知道了关押她们的将军就是陈将军,对陈夫人也不少排挤。

  挨多了白眼的陈夫人果然一股怨气:“回禀太后娘娘, 夫君做事从未知会过我。”要不也不会将她关在一群命妇中央,大有拿她的安危换取萧英彦器重的意味。

  她一怒之下什么话都说出了口,倒豆子一般诉苦:“夫君前些时间总是早出晚归,归家后饭都少吃半碗将自己关在书房不出门。我还当他又在书房与大丫鬟做什么荒唐事,于是顾不得门口小厮拦着硬着冲进了书房。”

  书房里陈国甄和幕僚话音戛然而止, 可还是被陈夫人听到一句:“想想柏举、赤壁, 又何惧乎?”

  莺莺按捺住自己的心跳, 一脸镇定倾听陈夫人的抱怨,可思绪却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柏举之战和赤壁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事,已方不过几万兵力战胜了敌方几十万大军。

  陈国甄为何忧心忡忡?又为何提起这两次大战?都指向一个可能:他手下兵力并不足,只不过虚张声势守着汴京。

  只不过这消息还要让萧照知道,否则他又怎么打进城呢?这消息又怎么送出去呢?

  莺莺趁着其他人又盘问陈夫人,自己凑到了太后身边小声问她:“您看……”

  太后揣度片刻便下了定论:“你去寻孙女婿。”

  宫里各处都有密道,太后作为深宫主人自然知道:“这宫闱下人起居的侧殿有一处出口,原想留着万不得已时逃出去……”

  如今却只好先用上了,莺莺便趁乱进了侧殿,与太后娘娘的贴身宫娥换了衣裙,而后在她的指引下寻到了床柜后面影壁里的暗道潜入了进去。

  此时还是白天,苏环刚走应该不会回来,莺莺至少有一天一夜的时间将消息传递出去,密道年久灰尘遍布,好在还有青砖铺地不至于跌倒,莺莺举着一枝蜡烛到底跌跌撞撞走到了密道尽头。

  她掀开门板,触目所及却是一处鸭棚,暮色刚至,已经将头埋进翅膀预备睡觉的鸭子们警觉飞身起来,唧唧咕咕一片。

  莺莺忙吹灭蜡烛,借着暮色的掩护直起身子从鸭棚后爬了出去。鸭棚后一条小道通向街角,正是汴京城一处逼仄的小巷。

  莺莺从小巷绕到了大街,这才察觉这里是刘皇后旧宅,就在这时听到街面上凶神恶煞的声音:“宵禁将至!逗留者一律关押!”

  莺莺转头看,却见一队满身武装的甲胄士兵,她不由得心里暗暗叫苦,汴京富贵绵延多年,宵禁早就形同虚设,应当是叛军接管汴京城之后便又恢复了宵禁。

  这当口她能去哪里藏身?除非再返回适才的鸭棚。心急如焚之际忽然一辆马车走到莺莺身边停了下来,帘幕里咦了一声,而后就有人掀开了窗帘。

  是静宁!她一眼就认出了莺莺:“苏娘子?”

  莺莺冲她点点头,就在这时那队军士也留意在街市上踽踽独行的莺莺,厉声呵斥道:“什么人?!”

  静宁忙挥挥手示意马车停下将莺莺载上车,而后便吩咐自己的仆从去回话,仆从便上前给兵士解释:“我家老爷是光禄寺少卿,上头是我家女眷。还请行个方便。”说罢又从袖子里掏出几两银子递过去。

  那军士捏了捏银子,满意点点头,随后挥挥手不再纠缠。那一对兵士从身边列队走过。

  待到车马萧萧已经听见外面喧闹的市声了,静宁才说:“要送您到哪里去?”

  这孩子如今已比之前高了一头,不过仍旧是眸色清亮,并不多问莺莺。

  先前一起做花笺时莺莺就察觉出这孩子心性纯良,因此她也不客气:“我要去花满蹊。”

  静宁忙摆手:“我刚从那里回来,听说花满蹊早就关了门,萧家仆从也被关起来了。”

  看来萧英彦的人是打定心思要将萧照家中上下看管起来。莺莺咬唇沉吟,她定要想法子将消息带出去,这消息关乎战况胜负。她终于灵机一动:“还请将我送到御苑。”

  御苑内赶象人正在给自己的大象刷脚趾呢,听说有官家小娘子拜访他自己都不信,谁知就见莺莺从车上下来。

  赶象人一愣,莺莺少不得将来龙去脉告诉他,又问他:“不知你可愿意?”

  没想到赶象人毫不犹豫:“这事情包在我身上,如今城门封闭,两边严查,倒是我还能借口大象出城去。”

  莺莺因恐萧照不信,便又自己写了个短纸条,上书“欲以柏举赤壁之势抗衡。”请赶象人出城后再送到萧照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