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8节(2 / 2)


  顾奶奶和顾灵出了书房,见孙美香在门口等着。

  孙美香:“顾家姐姐,我带你去乙班吧,今日你要同我一起做吗?”

  顾灵感激道:“谢谢孙家妹妹。”

  到了乙班门口,顾奶奶就要回去了,今日顾奶奶是来认个门、认个路的。不过顾奶奶见到了钱夫子,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钱夫子太温柔了,看上去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如果夫子凶一点、严肃一点,顾奶奶大概就放心不下了。

  孙美香和顾灵进了乙班,几个方才跟着她们的姑娘们围了上来:“美香,你问了没有?”

  孙美香道:“啊呀,我们刚从钱夫子那边出来呢,我哪有时间问,你们先让顾家姐姐认个位置嘛。顾家姐姐,你坐这里吧,我坐在你旁边。”看上去,八岁的孙美香更像个姐姐。

  “美香,这是我位置。”有个小姑娘有点点不高兴了,她嘟着嘴看着孙美香。

  孙美香道:“你坐在这边嘛,还是我的旁边,顾家姐姐是新学生,我们要照顾她。而且……你还想不想要小兔子了?”

  第15章 天才

  就算孙美香再机灵,也是个小孩子,顾灵三言两语就听清了她们的对话,她哪里好意思占小姑娘的位置,于是赶忙道:“孙家妹妹,我换个位置吧,我是姐姐,要让着你们的。”

  那个有点不高兴的小姑娘听顾灵这样一说,也就没有不高兴了,她道:“顾家姐姐放心,我不生气了。顾家姐姐,你能告诉我这个小兔子是在哪家铺子买的吗?”

  这个小姑娘的话一出口,孙美香等人也都期盼的看着她。

  顾灵原本就想卖样式给家里挣点钱,只是不知道这样式好不好卖,这会儿看这些小姑娘的神情,她突然有了信心。“这是我家里人自己做的,这个小兔子的样式是我自己画的。好看吗?”

  孙美香第一个道:“好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肥的兔子,肥兔子果然比瘦兔子好看。”

  “我家里也养了一只小兔子,但是也没有这么肥。”

  “我也觉得肥兔子好看些。”

  “顾家姐姐,可以帮我们也做一个这样的小兔子吗?”

  顾灵道:“可以是可以的,但是……”虽然有些丢脸,但是顾灵不会打肿脸充胖子,所以她坦诚道,“我家里是种田的,条件不太好,做这个小兔子要棉花和布料,我家没有钱买,所以你们能提供自己喜欢的布料和棉花,我再拿回家让家人做吗?”

  众人一愣,其中一个小姑娘道:“顾家姐姐客套了,原是我们喜欢这小兔子才问姐姐的,自该我们出布料和棉花,哪里能让姐姐破费。姐姐愿意帮我们做这个小兔子,我们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就是就是,合该我们自己出布料和棉花的,谢谢顾家姐姐。”

  “顾家姐姐,我喜欢红色的,大红色的才好看。”

  “我喜欢蓝色的,跟夫子衣服一样的颜色。”

  “我喜欢……”

  没一会儿的功夫,顾灵便和她们熟悉了,也知道了这些小姑娘家的情况。这些小姑娘以孙美香为首,是一个团体,一共有四个人。孙美香今年八岁,家中是开书斋的,便是顾灵那日去的那家书斋。那名掌柜是孙美香的爹爹,这家书斋是孙美香的爷爷留下来的,孙美香的爷爷是一名童生,孙美香的爹爹不是读书的料,故而做了掌柜。孙美香还有一个哥哥,在隔壁的男子私塾念书。因着孙爷爷是童生,家中又有书斋,也算是耕读人家。

  被顾灵占了位置的那个小姑娘叫吕馨,今年八岁,爹爹是屠夫,不过她娘是秀才的女儿,就因为她娘是秀才的女儿,所以对闺女的教育比较重视,才送她来私塾的。

  还有一名小姑娘家里是开酒楼的,就是那位首先表达她们该出布料的棉花的那位,酒楼是富豪人家,所以这位小姑娘比其他小姑娘稳重些,说起话来也稳妥些。她叫楼心月,今年九岁。

  最后一位小姑娘叫钟敏云,今年八岁,家里小有资产,是镇上的富绅。

  然后……年纪最大、家里最穷的顾灵,成了她们的第五位成员。

  小姑娘对于顾灵这般年纪才来私塾的也没多想,毕竟即便象国的民风稍微开放些,但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严重,不让女子上学的家庭依然居多。

  又过一会儿,上课的钟声响了,原本还热热闹闹的学堂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姑娘们规规矩矩的坐好。

  钱夫子拿着书本走进学堂。原本还坐着的学生们起立:“夫子。”她们朝着钱夫子鞠躬。

  钱夫子点点头:“坐。今天我们乙班来了一个新学生,叫顾灵。顾灵你起身,和同窗们打个招呼。”

  “是,夫子。”顾灵起身,“各位同窗好,我叫顾灵,很高兴认识你们。”顾灵已经发现了,她大概是整个乙班年纪最大的学生。这其实很好理解,一般会让女子来私塾的家庭,都是条件不错的,然则家庭条件不错的进学自然早了,像顾家这般家庭,正常情况下都不会让女子来进学。

  所以顾灵这个年纪来进学的,在乙班是年纪最大的也不奇怪了。

  钱夫子示意顾灵坐下:“今天我们要教的是《唐诗三百首》中的早秋。”

  说起来,这是书中世界,但是也出现唐宋朝代,不过没有元明清。顾灵记得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见过其他作者的描写,土豆、玉米和番薯是在明朝的时候开始普及的,这个世界从宋朝开始就和现世的历史不同了,土豆和番薯没有出现,但是玉米却已经出现了。

  按照现世的历史,土豆是在1628年左右传入中国,玉米是在1531年左右传入中国,而番薯是在1593年传入中国,三种农作物中,玉米是最早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番薯和土豆也即将传入?

  当然,这只是顾灵自己的想法。

  “早秋是一首写早秋风景的诗,有唐代诗人许浑所著。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这首诗的意思是……”

  因为是女子进学,所以钱夫子讲的并不深,她简单的介绍了作者,讲述了诗的意思:“接下来给大家一刻钟的时间,大家自己看书,一刻钟后,我会抽查。”

  顾灵手中有三本书,分别是《弟子规》、《琼林幼学》、《唐诗三百首》。

  私塾为学生准备的启蒙书籍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但是乙班今年已经教《弟子规》、《琼林幼学》和《唐诗三百首了》,所以钱夫子给顾灵准备的也就是这三本书了。

  虽然古代的字体是繁体字,但是对顾灵来说认字却非常简单的,她跟着夫子念了一遍,就把所有的字记住了。应该说,这些字的简体字她本来就是知道的,只不过变成繁体之后,有个别的不认识。但是顾灵按照现世的学习方法,在不认识的繁体字旁边备注了简体字,所以就容易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