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19节(2 / 2)


  不过,不管外人怎么想,顾家人已经整整齐齐的到家了,就连去外面吃了糖葫芦的顾森和顾木也回来了。

  “好香啊,娘,要不要我来帮忙?”屈氏第一个进了厨房。看见她闺女在灶头旁边,“灵儿今儿回来了,下午还回镇上吗?”

  顾灵:“娘……回的,晚点回去。”

  屈氏也就没有多说了,她完全也想不到闺女回来,是因为领了画画的钱,才买了肉回来的。

  人都回来了,一家子人就开始吃饭了,老百姓家没有食不语的规矩。尤其是顾木,吃到了红烧肉,幸福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以后天天能吃到就好了,太幸福了。”

  顾灵笑道:“那以后就天天吃。”

  屈氏也吃的嘴巴里冒油,但听到闺女“天真”的话,还是忍不住道:“哪能天天是,每一个月能有一次过过嘴就不错了。”

  顾灵道:“我现在每个月能挣钱了,以后能天天给你们买肉吃。”

  屈氏听了这话,睁大了眼睛:“画画卖钱了?给钱了?”

  顾灵点点头。

  “那卖了多少钱?”屈氏忍不住问。

  顾爷爷和顾老二也停下吃饭的动作看着顾灵。

  顾灵还没开口,顾奶奶就道:“你管这个做什么?家里还轮不到你当家呢。乖宝的钱都是她的,我给她存起来将来当嫁妆,你就别操这个心了。”

  顾爷爷和顾老二继续吃饭,感觉这才是家里讨论钱的正确方式。

  屈氏一怂,随即笑了笑道:“我闺女能挣钱了,我这不是高兴嘛。家里有钱了,以后顾森和顾木说亲的时候也能选好的。而且,大房那边还欠着九两银子呢。”

  顾奶奶:“这事儿不用你管,吃好饭我把九两银子去还了。”

  顾奶奶这话一出,顾爷爷、顾老二和屈氏都看着她。他们也不是傻子,这九两银子都还得起了,说明顾灵的画卖了不只九两银子啊。

  第29章 二合一

  顾爷爷和顾老二的性格是闷葫芦, 就算心中有疑惑也不会问,反正关于银子的事情家里也轮不到他们当家,所以他们只是看了顾奶奶一下,又收回了视线。

  厨房的一边, 杜嬷嬷搬着凳子在吃饭, 在镇上她是和顾奶奶他们一起上桌的,但是到了乡下则没有, 倒不是乡下比镇上有规矩, 而是到了乡下多了顾爷爷和顾老二,毕竟是男主人, 她一个下人和男主人坐一桌吃饭不合适。

  杜嬷嬷一边吃着, 一边听着这一家子说话,觉得挺有意思的, 老太太一个人碾压全家。不过也再一次明白了姑娘之前在镇上同她说的话,老太太的确对姑娘特别偏心。可这种偏心对杜嬷嬷来说没什么奇怪的,身在大户人家,这种偏心见的多了, 只不过乡下人觉得女娃子是丫头片子赔钱货,所以才大惊小怪。

  顾爷爷和顾老二闷着不问, 屈氏则被好奇心抓的痒痒的, 她又不死心的问了一次:“娘, 那灵儿的画得买了十五两银子吧?”不然才十两银子,一下子拿出九两, 她婆婆肯定不舍得, 起码得留下一半,还五两银子还说得过去。所以屈氏猜测,起码得有十五两银子。

  顾奶奶瞪了她一眼:“吃肉还堵不住你的嘴吗?不爱吃就别吃。”

  屈氏赶忙道:“我吃, 我爱吃,我特别爱吃。”

  顾奶奶不看她了,嫌弃的要死。

  顾灵看着她们说话,每一句话都能逗乐她。

  吃好饭,杜嬷嬷起身来收拾,顾奶奶已经习惯有人收拾的日子了,但屈氏、顾爷爷和顾老二则好奇的看着杜嬷嬷。

  说起来,这是他们和杜嬷嬷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自然是八月底他们给镇上送柴火、送床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黑灯瞎火的,看的不清楚,现在倒是看清楚了。顾爷爷和顾老二看一眼就收回视线了,倒是屈氏多看了几眼,突然觉得,这吃好饭有人收拾的日子真不错。

  有人收拾餐桌,顾爷爷和顾老二搬着凳子去院子里坐,屈氏则一直盯着杜嬷嬷看。

  顾奶奶回了一趟屋子,然后把顾灵买来的东西拿出来:“老头子、老二、老二家的,这是乖宝给你们买的布料,给你们做新衣裳的。”

  顾爷爷和顾老二看着顾奶奶分到他们手中的粗布,还有点反应不过来。屈氏本来在看着杜嬷嬷收拾的,听到顾奶奶的话,然后出去。“啊哟,这两匹细布是给我的吗?”这个家里也只有她适合穿这个颜色。

  顾奶奶白了她一眼,把两匹布交到她手中:“这是你闺女给你买的,瞧瞧你闺女对你好不好?你可要记着她的好。”

  屈氏喜不自胜的摸着细布,她有好些年没做衣服了,家里能每年做衣服的也就是她闺女。闺女每年都能长个子,所以婆婆每年都会给她做新衣服,而自己已经不长个子了,一身衣服能穿几年,所以就别想从婆婆手中拿到钱去买布做衣服了。现在有了布,屈氏高兴的不得不了。“瞧娘您说的,灵儿便是不给我买布,那也是我的闺女,我能不记着她的好,不对她好吗?”说着,眼珠子一转,“娘,灵儿给您买的布是啥颜色的?”

  顾奶奶哪里不知道她的想法,这是想比一比颜色哪个好看。“乖宝说了,我和顾森、顾木要回镇上的,到时候让我们去镇上自己挑选。不过……”她伸出手,“你瞧瞧这是什么?”

  屈氏看到老太太手中的银镯子,眼睛一亮,不自禁的伸出手想要去摸。不过顾奶奶马上拍开她的手:“瞧见没有,这是乖宝送我的银镯子。”顾奶奶是谁,哪里允许得了别人在她面前炫耀。

  屈氏看看老太太手中的银镯子,再看看自己手中的布,虽然布不是那么香了,不过……还是香的。屈氏自己找出一番话:“您是灵儿的奶奶,别说买银镯子孝敬您,就是买金镯子孝敬您也是应该的。”

  顾灵看着,不得不赞叹屈氏是有脑子的。

  顾奶奶对这句话也颇为满意,她点点头:“那当然。”

  顾灵突然想起,她给屈氏买的银簪子还在她的小挎包里。因着布她是抱在身上的,所以之前进了顾奶奶的房间,就直接放在桌上了,但首饰是放在小挎包里的,故而忘了拿出来。

  但是这会儿突然说的话,没有提前跟老太太打招呼,老太太肯定会不高兴,所以顾灵不打算说了,等下个月拿到了三十两银子,到时候再把银簪子给屈氏,当是下个月买的礼物吧。

  说到这三十两银子,顾灵又惋惜那三成利润。

  但是,她还是不后悔拒绝。说白了,不仅仅是顾家无权无势,银子多了唯恐太显眼惹上麻烦。一个月三十两的收入,别说在镇上,就是在县城里,也是顶顶好的了。一般的商户、铺子哪有这么好?

  而且,李太太即便说了给她三成的利润,可是否是真正的三成又有谁知道?毕竟李太太会做多少成品出来,她是查不到的。而李太太也绝对不可能把真正的件数和利润告诉她。既然如此,她就参照现代的方式,用买断的价格来交易,彼此都省心。免得以后她拿的利润越来越多,招来李太太的不满。

  而今用买断的价格,便是李太太欠了她一个人情。

  当然,可能会有人觉得她傻,送到面前的钱白白的推了出去,可顾灵觉得,银子不在多,够用就行。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要有什么样的自觉。在这皇权统治的社会,没有什么比一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

  顾奶奶:“好了,我给老大家的送银子去,老二家的,你把黄豆下水泡了,然后把猪蹄炖锅里,慢慢炖,今儿个晚饭早点吃,黄豆炖猪蹄,吃了晚饭乖宝和杜嬷嬷还得赶回镇上,她明儿还要进学。”

  屈氏刚要回答,收拾了厨房出来的杜嬷嬷道:“老太太,这个让奴婢来吧。”

  顾奶奶一想,觉得杜嬷嬷比屈氏靠谱,也整的干净,于是转头就道:“那行,还是杜嬷嬷你来吧。”

  屈氏也乐的清静。不过,等顾奶奶从厨房里拿了一碗猪蹄出来,她就不觉得这么清静了:“娘,你不是要去大房吗?拿着猪蹄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