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171节(2 / 2)

  顾灵笑了笑:“总归是她自己的人生,让她自己做主就好。”

  顾奶奶:“那你大爷爷他们你是怎么安排的?”

  顾灵早就想好了:“说起这个,你们来的时候棉花籽带来了吗?”

  顾奶奶道:“带来了,知道这个重要,一直都是你爷爷收着。”

  顾灵:“我打算成立一个棉花研究小组,让爷爷带队研究,组员就是爷爷带来的这些人,然后再加上几个本地的老农民。”本地的老农民对本地的地质比较了解,“本地的老农民我已经找好了,等爷爷他们休息几天缓过来了,我就把人请来,让爷爷和他们自行交流。”都是老农民,一辈子在庄稼地里,所以顾灵不担心他们不会交流。

  顾奶奶一听,心里就有数了。乖宝做事情从来不用她操心。只不过:“让你爷爷当个队长那还真是看得起他了。”白让老头子占便宜了。

  顾灵忍不住笑出声:“我爷爷很好的。”

  顾奶奶:“好个屁。”

  顾灵:“爷爷如果不好,您又怎么会嫁给他呢?”

  顾奶奶想起了年轻的时候:“那会儿啊,他长的还不错。”人也老实,但是不愚笨。不然她怎么看得上?

  顾灵知道,爷爷的不好也只有奶奶能说,如果是旁人,肯定会被奶奶骂,奶奶也是很护着爷爷的,不然爷爷年轻的时候老顾家怎么分家的?不就是爷爷干活多,奶奶不乐意了吗?

  “灵灵……”在祖孙俩聊天的时候,外面响起了白谨亦的声音。他是昨天就得了信,安排了一下,今早特意从军营赶回来的,人一进来,一阵冷气。“奶奶。”白谨亦看到顾奶奶也亲切的很。他走到一边的火炉边,先烘了烘,把身上的冷气去掉些。

  顾奶奶眼睛一亮:“小白啊,乖宝说你军营里忙着,怎么就回来了?”

  白谨亦道:“昨天灵灵差遣人去了军营,知道奶奶来了,我自然要来看看的,奶奶一路辛苦了。”

  第246章 一更

  白谨亦还没吃早饭, 于是一边吃早饭,一边和顾奶奶说着军营里的一些琐事,他对长辈一贯是有耐心的,顾奶奶很喜欢长见识, 所以听的也认真, 直到钱夫子也来了。

  钱夫子是来问私塾的事情。她是乐意来北关和外甥一起生活的,但前提得有事情做。

  “老师来了。”顾灵起身, “老师来这边坐, 可还要吃点?”

  钱夫子摆摆手:“我去坐火炉边烘烘手,你且坐着吧, 我就是来了解一下私塾的事情。”

  顾灵已经吃好饭了, 也去了火炉子旁边和钱夫子一起烘着手暖身子,一边解释私塾的事情:“我打算建造一个私塾, 以招收军营将士的子女为主。”北关和别的地方不容,或者说朝廷中都是重文轻武,看不起武将,但是北关因为武将多, 甚至很多武将还世袭,所以北关是重武轻文的, 也因此, 北关人被说成“土著”, 就是乡巴佬。当然了,也有文人不喜欢待在北关, 但凡有些出息的, 都会离开。因为有条件的,谁愿意留在这里?

  北关当然是有私塾学堂的,好坏且不论, 顾灵乡建学堂,一则让钱夫子有事情做,二则招收军营将士家的子女,算是福利,不用学费,但其他的花费要自理,总不至于叫她承担一切。

  顾灵和钱夫子说着自己的规划。

  钱夫子听了觉得这个主意好,如此安排,也能叫将士们安心。

  等白谨亦吃好饭,他陪着钱夫子聊天,聊的自然是白家的一些事情,钱夫子还不知道,顾灵去见顾爷爷等人了。

  顾爷爷和顾大爷等人正在聊天,顾灵来了正好。“爷爷、大爷爷、三爷爷、舅爷爷、二舅舅。”顾灵每个人叫了一遍,“我这次邀请你们来北关,主要是培育棉花的……”她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你们先休息两天,回头我把本地的老农民叫来,和你们一起熟悉熟悉,等过了年,大家就要忙碌起来了。”

  顾爷爷等人听了顾灵的安排,也算放心了,他们别的事情不懂,但种地自然懂得。

  两天后,顾爷爷等人缓和过来了,顾灵就邀请了本地的老农民过来谈培育棉花的事情。

  公有制计划有县令带着老百姓执行,有规划书参照,也用不到她盯着,她只是时而监督一下,培育棉花才是她真正要做的事情。

  同时,白谨亦也没闲着,他带着休息的将士在县城外的空地上盖大楼,不,盖将士子弟私塾,劳力就是当天休息的将士们。至于钱,还是皇上的那一笔十万两银子的私房。这笔私房皇上没有收回,顾灵去哪里就当作是哪里的流动资金。

  县城外空地大,北关私塾建在外面倒是没什么不妥的,毕竟北关的第一防线是军营,有军营在就算私塾在外面也是安全的。

  私塾的图纸是顾灵画的,画了两层楼的,一共两栋,每层十间屋子。此外还有操场,操场里面有蹴鞠场,操场是为了学生们把晨跑也安排上,锻炼身体很有必要。除了两栋教学楼之外还有宿舍楼,食堂等等,都有安排上。

  此外还有旱地、养殖场等等,都有。私塾虽然是免费的,但吃穿需要银子,所以顾灵打算在学生们念书的同时,也安排他们下地和养殖,劳逸结合,自我独立。种植的粮食蔬菜、养殖肉和蛋,最后也是进学生们的嘴里的。

  将士们力气大,人又多,这私塾建得非常快,还没过年,就已经建好了。不过等里面铺上方砖之类的,也没那么快。

  但是也过年了。

  今年还是非常热闹的,将军府人多,大家一起过年,顾灵组织大家一起吃火锅。不仅将军府热闹,北关军营也热闹,因为有桃水村送来的鱼干、玉米粉等,大家也过了个好年。

  年后,所有人开始忙碌了起来。顾爷爷带着一些老农民开始培育棉花籽发芽的事情,钱夫子作为私塾的园长,开始着手私塾的事情。而顾灵没有具体的事情,但是她每天会去不同的村子查看情况。将军府有顾奶奶当家,还有杜嬷嬷李三娘等人,楼心月也闲着,所以顾灵干脆带着一起去村里了,就当培养自己的助手。

  罗素是在三月底的时候回来的,年底的时候她跟着商队去了关外,钱卫留下的两个下人跟着一起的,所以还算让人放心的。去之前也去驿站给顾灵寄了信,她去外面寻找其他的农作物。

  这天,顾灵正从乡下回来,便听到门口的下人道:“县主,罗大人回来了。”

  顾灵一听:“罗素回来了?她总算是回来了。”顾灵赶忙往府内走。

  到了内院,顾灵就迫不及待的问:“罗素呢?可是累了在歇息?”

  李三娘道:“罗大人已经醒来了,她今早就到了,已经歇息过了。罗大人说了,体会您回来了,请您去她的院子。”

  顾灵笑了:“听这话,她可能带来了不少好东西。”于是,她很是期待的往罗素的院子里跑。

  顾灵到了罗素的院子,只见她在院子里忙碌,院子里还有几个箱子,箱子开着,她正从里面拿东西出来。

  “罗素。”看到罗素,顾灵也是高兴。只不过,当罗素转过头来的时候,她发现罗素黑了很多。

  罗素看到顾灵也高兴,她道:“顾灵,我找到了生活的目标。”

  “生活的目标?”顾灵走到她面前,看着她。

  罗素点点头:“此番走访,又去了关外等地方,我才发现天下之大,我想去不同的地方,收集不同的粮食,以后我寻找新品种的粮食,你来培育,你看怎么样?”见识过外面的世界,罗素是真的彻底的喜欢上了。尤其是她无牵无挂的,不用担心家里有人会牵挂她。

  顾灵没有想到是这样:“自然是好的,但是你一个人去我可不放心,下次如果去了,我叫钱卫同行,他功夫好,由他在我才放心。”顾灵是现代人,自然不觉得罗素的想法有问题。但是古代女子需要更多的保护,所以她赞同罗素的同时,也需要给她人手保护她。

  “好。”罗素没有反对,她此行没有去太远的地方,又跟着商队,所以不算危险。虽然也经历过一些危险,但是问题不大。可如果继续的话,谁知道以后会怎样?更何况,她虽然想走访天下,却也没想过让自己去死,所以有人保护跟随自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