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临安美食录第13节(1 / 2)





  大概世人都有吹捧京师的习惯,原先曼娘给何老夫人办寿筵众人只是赞了声好,可这回众人却都往恒家酒楼来定筵席。

  那可是吴夫人!穿衣打扮谈吐都比浦江本地人新潮领先的吴夫人。

  她娘家那些女眷,可是实打实的京师人!京城的文官夫人们都说好的筵席,那还有假?

  一时之间恒家酒楼里收到许多订单,有自己家做宴席来买一桌席面的,还有索性请了酒楼去自己家办筵的,一时之间络绎不绝。

  樱桃喜得笑不见牙:“这么一算,应当不久便能攒下银钱。”

  曼娘镇日里忙得脚不沾地,恒老爷心疼女儿,先是将恒家府里的家厨全调来酒楼帮忙,又自己坐镇招了些许厨子进来,这才填补上人员空缺。

  只不过浦江小地方,一个酒楼生意火爆,自然有另一家酒楼生意冷清。

  孙家酒楼以前还能勉强维持,如今被恒家次次打压,生意已经每况越下,就连原来贪便宜的客人也在李山的说服下转投恒家。

  如今连上门去办宴席的生意都没了,登时慌了神。

  孙夫人打发走跟自己要账的房东,哭丧了脸去寻孙横:“老爷,这可如何是好?如今每日里酒楼光是开着就平白花费出去无数银两,租房赁金、养厨子的钱、伙计们的吃喝,又不见收成进来,要怎么是好?”

  孙横心一横:“先将人赶出去一部分。”

  好好的孙家酒楼,只好先将厨子、伙计们赶出去大半,大厨自然是不动的,赶走的是二厨、帮厨小工等人,可这样一来酒楼又有了新问题。

  原来二厨、帮厨们要做的活便都落到了大厨们身上。

  大厨们苦不堪言,原本他们在恒家酒楼只负责炒菜环节便是,可是如今到了孙家酒楼又要剥蒜洗菜,又要择菜切菜,有时候人手不足还要当小二端盘子上去。

  有人抱怨几句,孙横还冷笑:“如今日子苦了大家也只好跟我苦捱着。莫非还指望有人像我当初那样高价聘走你们不成?!”

  一番话说得大厨们各个面上讪讪的。

  孙横出去后,有人就忍不住喟叹一声:“还是恒家厚道啊!”

  一番话勾得众人人心不稳,各个怀念起了当初在恒家的好日子:主家厚道,活计轻松。

  还有人小声说:“听说那些留在恒家酒楼的二厨们现在已经一月拿三两银子了!”

  三两银子!他们当初在恒家时拿一两银子,孙横挖他们时许出了二两银子的高价,可到了后来也借口手头不宽裕又给他们降低到了一两。

  而这个月的银子拖到月底还没发下来呢!

  唉!后悔!

  当初为什么鬼迷心窍离开了恒家呢?

  后厨门口偷听的孙横一脸戾气拂袖而去:“这帮养不熟的白眼狼!”

  他越想越恨恒家,哼!要不是他们,孙家酒楼早就出头了!想来想去,孙横心里生了一计。

  第十四章 秋社糕、麻菇丝笋燥子配炙焦……

  大宋百姓在初冬农闲时都要办一场秋社祭庆贺丰收。

  浦江地处江南,物产丰饶秋收颇丰,历年秋社便由官府出面举办,秋社宴上会请下头郡县的长寿老人、乡绅名望来参与,旨在宣扬国泰民安百姓和乐,由官府擢选合适的酒楼参与,最优秀的“状元酒楼”主办,其余两家“榜眼酒楼”、“探花酒楼”则以辅办。

  因着能在浦江望族里头露脸,浦江城里似乎也默认承办者便是浦江城里最好的酒楼,纵然抢夺不到状元,做个榜眼、探花接下来一整年也能脸上大大有光,是以每年浦江城里各家酒楼都要争前恐后争夺官府每年这秋社祭的名额。

  以往秋社祭恒家酒楼都是当仁不让的“状元酒楼”,不过近两年因着儿子失踪恒老爷便没有心思再去争夺秋社祭。

  今年曼娘接手后也没有打算争夺,她如今的心思都在早日攒够银两去京城开店,自然也没有报名。

  可谁知等到官府宣布秋社祭入围酒楼时恒家酒楼的名号赫赫就在其中。

  曼娘听下头的伙计说起来才知道此事,与恒老爷两人忙着往官府去瞧个分明,牛车行到官府门口,先见一群大腹便便的酒楼老板们正热火朝天议论:

  “你们知道么?恒家这回也参选了!”

  “那有什么可怕的?已经三年没有恒家了,就算他们参加也无甚可惧!”说话者是齐老板。

  “可恒家这两月又风头甚旺,新开的那家路菜铺子排长队不说,单是城里那些高门做筵席订制听说都排到年后去了!”有位脸圆圆的老板满脸艳羡,他姓秦。

  秦老板这一说,围着的那些酒楼老板们纷纷露出羡慕与嫉妒的神情,谁能不渴望这样的火热呢?

  “呵,一个小娘子巧舌如簧,哄得些内宅妇人们眉笑眼开,全是上不得台面的勾当!”齐老板不屑一顾,“我们不就是因着是男儿进不了内宅才吃了这个亏!”

  “老奇说得有道理!”旁边欧员外恍然大悟,接着又喟叹,“只恨我家里的夫人到底不是做厨子出身的,养在家里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法出面帮我进内宅谈生意。”

  一时之间诸人便都觉得颇有些道理,又都觉得恒家生意火热不过是因为那小娘子能进内宅哄掇几个妇人罢了。

  谁知在此时就有一人站出来道:“此话差矣。人家这小娘子虽然只凭一张嘴,但是能站在这里与你我竞争,本身也是一种难得。”

  曼娘从车帘缝里打眼一瞧,原来此人是孙横。

  她嗤笑一声:好一个明褒暗贬,先将她定为“只凭一张嘴”的夸夸其谈之人,而后仗义执言,让人觉得他宽宏大量。

  果然欧员外叹道:“你可真是个老实人啊老孙!恒家那么害你,你还帮恒家说话。”

  孙横摇摇扇子:“这话莫提,大家都是生意场上混口饭吃各凭本事。”

  恒老爷下车后打探了一圈回来后满脸愁色:“相熟的官吏说,这定好了名单就没法取消,我们恒家酒楼这回可不得不参与了。”

  “也罢,若是草草准备败北,别人还当我恒家酒楼不过尔尔,倒不如好好儿争个第一。”不过片刻功夫,曼娘做下了定夺。

  恒老爷也赞成女儿,不过还有些担心:“曼娘,这回要不……便让我出面罢?这秋社祭每年里争夺的都是各家的老爷,孙横虽然做菜不如,可他能与官府的老爷们吃喝玩乐,自然有许多人情便宜。你是比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