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临安美食录第30节(1 / 2)





  胡军汉点点头,再抽开食盒看第二道菜:

  这道菜是梅菜扣肉,焖得烂烂的猪肉大五花扣在梅干菜上,夹起一块,五花肉被炸出了肥油又蒸熟,早就消散了肥油。

  吃起来肥肉丰腴瘦肉细嫩,而下面承接的大块梅干菜则吸收了肥肉的油香,饱满得恰到好处。

  而第三道菜则是马牙菜小饺子。马牙菜与兔肉切丁拌匀后,包在小小的饺子里头,夹一块起来一口送进嘴里。

  又不油腻,又菜肉皆备,适合用脑的学子。

  他又尝了一下其余几种菜肴,尝起来都好吃便利。

  胡军汉便点点头:“我也尝过许多酒楼的菜肴,你这酒楼的菜肴倒不错。”

  这话发自内心,他这些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逍遥自在,自然尝过不少酒楼的美食,这恒家酒楼的美食倒真的不错。

  何况还不用花钱,这又能净赚一笔,胡军汉点点头:“这单生意我做了。”

  第二十九章 人镜芙蓉(二合一)……

  和胡军汉一般想法的军卒不少。

  是以开试的那三天, 观桥贡院各个廊下贩卖的军卒手里拎着的都是恒家酒楼的食盒。

  他们想的都差不多:反正都是一样的酒楼,恒家酒楼味道既然错不了能长时间保存,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根本都不用花钱。既然如此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转眼三天考完, 颓靡的学子们如同被榨干了精血,各个回家倒头就睡。

  待到睡醒后,这才茫然想去要吃什么。

  自然想起自己在绞尽脑汁答卷时瞥见食盒上“恒家酒楼”四字, 此时浮现出脑海里的就是恒家酒楼四字。

  于是一个个欣然决定:就去那家恒家酒楼吧。

  到了酒楼,就见彤窗绣柱遮掩下一座气派的拐型小楼。

  早有茶饭量酒博士迎了过来, 一看他们带着的头巾就知他们是读书人, 立刻热情的将他们迎了过去:

  “贡试刚结束, 我们酒楼正好有为各位学子预备的折桂宴, 还请上座。”态度恭敬热情。

  而后介绍道:“诸位如果是参加过贡试的学子购买我们酒楼的‘折桂宴’, 都能在我们这里获得八折的优惠,如果是曾经在贡试期间购买过我们食盒的人便可得七折。”

  哦?还有这等好事?书生中有个柳书生先动了心:“我当时买过你家的食盒, 正好叫小厮去取。”

  大宋历来民风淳朴,百姓们去酒楼食肆购买食物, 都可带走食器,吃完还回来便是。

  即使是银制器皿, 也只需跟酒楼打声招呼便可带走。

  因而恒家酒楼的食盒都在书生那里, 书生们便纷纷唤自己的小厮去取恒家酒楼的食盒,自己则施施然坐上酒楼, 等着吃这“折桂宴”。

  书生中一名夏书生热爱跟人唱反调,此时还跟同伴抬杠:“这家酒楼也就是打个噱头, 说不定吃起来也不过尔尔。”

  座中有不少人也这么怀疑,只不过刚考完试,心里有些茫然,又有些期待, 这时候吃什么都没什么太大的滋味,最重要的是图个吉利名头不是?

  是以倒也无甚人应和。

  反倒是其中一位名唤霍端友的书生朗声笑道:“夏兄此言差矣,还未吃怎能断言不过尔尔?”惹得书生们笑声不断。

  说话间上了菜肴上来。

  店小二先介绍道:“我们这道宴席上的菜分别是: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及第成名,鲤鱼跃龙门、蟾宫折桂、连中三元、人镜芙蓉。”

  得,菜好不好吃再说,这名字先吉利不是?

  书生们纷纷嘴角上翘,觉得这家店家也着实有趣了些。

  霍端友这回应试成竹在胸,他便将筷子夹向其中一个连中三元。

  这道菜其实是将河虾做了三种吃法,一种是将藿香、牛乳、羊骨熬成的清汤,里面加入剥皮剁块搓成丸子的虾丸。

  喝起来汤汁醇厚,还有些微甜,而泡在里头的虾丸则弹弹滑滑,十分弹牙。

  一种做法则是将河虾油炸后加了花椒、茱萸干煸,满鼻子的椒麻香气,吃进嘴里,麻麻辣辣的,叫人忍不住呼口气:“辣辣辣!”

  茱萸辛辣的气息不断刺激着口腔,弹牙的河虾在花椒茱萸的衬托下越发鲜甜。

  第三种做法则是将河虾从中破开放粉丝上清蒸,鲜甜的虾汁流入粉丝,清清淡淡甚是爽口。

  霍端友一口吃了三种河虾,旁边的夏书生则大惊小怪:“桌上这么多才菜,霍兄为何总是盯着这道菜吃?莫非心里最盼望着连中三元?”

  霍端友拿出手帕擦擦嘴:“且不说我们身为学子盼着连中三元极为正常不过。夏兄自己不就正在吃鲤鱼跃龙门么?”

  这……夏书生举着一筷子鱼肉,一时不知道是放下还是送进嘴里。

  柳书生性子好些,在旁打圆场:“让我且尝尝这道鲤鱼跃龙门。”

  酒楼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让那鲤鱼居然呈现一个直立状,似乎正在跳跃,瞧着动态十足。

  油炸过的鲤鱼又用糖醋汁水浇过,此时尝上去酸酸甜甜,十分开胃。

  因着油炸过的缘故,外皮将下面的肉汁保护的严密,鲤鱼的肉质则紧实细嫩,吃起来细嫩软软。

  书生们吃完后纷纷称赞。

  不知谁道:“这倒让我想起前人笔记里记载的汴京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