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节(2 / 2)


  如此说来,梁王所谋,必然不单是为着西北兵权。

  再加上早在几年之前,梁王借着女儿的救命之恩攀扯了明朗,便将他送去了宫中禁卫……

  闪念之间,李明理已将诸多琐碎理的清清楚楚,他张张口,声音发沉:“龙羽卫,他是为了龙羽卫。”

  宫中龙羽卫,向来乃是世家权贵中的子弟镀金的一处好地方,这个差事虽干系重大,但是太平,且体面,还算是沾着军功,只要家中有助力,进去混上几年,便能得个都尉甚至将军之衔,出来便是正经官职,既实惠又好听。

  但这到底乃是少数,护卫皇城、守卫帝王安危的龙羽卫,南北禁军,上下全都算来,近万之数,自然不可能全指望这些纨绔,他们或许地位尊崇,身受官职,但龙羽卫之中,真正的根底,却还是要靠那些从各地府兵之中一级级挑出来,出身清寒,却是令行禁止,当真自军中拼杀出的军汉。

  而西北与戎狄相争多年,大焘各府的将士只差轮过一遍,若要挑出当真出挑得用的,又有何处能比西北出身,来的更合适些?

  大焘开国传下的规矩,龙羽卫事干重大,将不得专其兵,以免一旦龙羽卫将领心怀不轨,便可率领麾下成百上千的兵士,威胁帝王。

  但那又如何?如此一来,一旦生变,龙羽卫之中,未必会认顶头上司、左右将军,但上万禁军兵卒,只要出身经历西北沾上了边的,便无人不知大将军苏战之名!

  而混乱之中,一个在兵士之中素有威信,可叫人言听计从的将领,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没有人比从西北军中一步步爬上来的人更清楚。

  苏战戎马一生,何等的阅历,只这“龙羽卫”三个字,不必细谈,闪念之间,便也足够他想到许多。

  李明理说罢抬头,看向苏太尉,便也在对方的眼眸中,看到了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心惊。

  第94章

  (一)帝心

  其实细论起来,苏战自个心底里也疑惑了许久,之前董家与他们苏家不合,处处给他明里暗里使绊子,这事十分正常,毕竟朝堂之上的文武之争是打从太、祖起就埋下的根子,早已不是一日两日,他又与董峯那老匹夫早有龃龉,争锋相对才是常事。

  更莫提,之前都是先帝那个心眼比针尖还要小的,身为帝王,若心下存了什么偏见打算,身边自然不缺体察上意的聪明人上赶着架梯子找理由,还能说得一本正经,为国为民,董峯若是没这份本事,他也不能历经三朝,混的风生水起。

  可比起董家来,梁王对他苏家的故意构陷就显得有些莫名,苏家倒了,董家可以在朝堂一家独大,可他梁王能怎么样?不照旧还是他的一品亲王,成不了皇帝,也不会少遭了帝王忌惮。

  若说是觊觎苏家兵权,想要他改而支持梁王,这虽说也算一个理由,只是细细想来,却还是有几分牵强,苏家兵权远在西北,梁王又不可能出得了京,即便当真被逼到了绝路,宁愿逼一个鱼死网破,为了也只能是苏家之名,他苏战难不成还能在西北起兵,拥立他梁王为主不成?

  但若是为了龙羽卫,这一切便都能解释的通。

  梁王之前诸多攀扯诬陷,就是为了这个,只不过,之前因着种种缘故,陛下都并未相信,反而机缘巧合,董家获罪,对苏家威胁最大董太傅的也早早的去了,都未能叫梁王得逞。

  如今梁王机关算尽,没了旁的法子,便竟是心狠手辣,干脆借着刺杀之名将苏家逼到了绝路上去,此刻想来,行宫之中出现的刺客定然与西北苏家脱不了干系,而出现了这般危及帝王性命的大事,苏家若是不想认罪伏诛,便当真只能走了梁王逼宫这一条不归路。

  龙羽卫里,凡是自西北出身的,混乱之时,以苏战的威名,不说一呼百应,也有九十九。

  也只有在龙羽卫内,苏战多年的军功积累,才算是有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同样是因着是龙羽卫的缘故,苏家在西北或许还能分疆裂土,苟且一时,但若在京城,绝无什么为了苏家自个,一旦迈出这步去,苏家也只能费尽心机去求这拥立从龙之功,否则才当真是再无存身之地。

  只不过,若要用的着龙羽卫,便只有一种情形——

  直接举兵逼宫。

  ————

  “父子”二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一瞬间都几乎有些说不出话来。

  正震惊间,太尉府大门外,却也忽的来了一列整整齐齐的人马,约莫十几人,皆是身着甲胄,腰带长刀,伴着哒哒马蹄的声响,一眼望去便只觉威风赫赫,来者不善。

  到了近前,便能看出,为首的竟正是龙影卫指挥使,真正的天子近卫,周正昃。

  “属下见过太尉。”虽然身为帝王身边最是信重的亲信近臣,但周统领却并无骄厉之色,行到门前之后,便利落下了马,规规矩矩的对着苏战抱拳行礼。

  看见来人之后,苏战战的面色越发沉了下来,只不过倒却并没有六神无主,甚至于还算平静道:“周统领清起,不知此来所为何事?”

  龙影卫周统态度还算恭敬:“陛下有旨,召太尉来翠微宫一见,有事相询。”

  “何事?”一旁的李明理没忍住,便开口问了一句。

  周统领闻言一愣,虽不知李明理的身份,但见他与太尉言行亲近,一顿之后,竟也当真解释了一句:“翠微宫捉了几个刺客,属下审出乃是太尉西北旧部,陛下下旨,请您亲自移步看看。”

  刺客果然与他苏家有关……

  听了这般清楚的话,苏战闻言微微点头:“正巧,本官听闻行宫有变,正欲前去问安,还请稍待片刻。”

  “是。”周统领闻言立即应了,起身之后,倒也很是识趣的远远退了几步。

  苏战见状,便转过身来,又与李明理继续道:“也罢了,若是苏家败落获罪,也的确没有再连累张家好好姑娘的道理,好在才刚换了庚帖,未曾闹大,我去行宫面圣,你且回去等着消息,若是当真出事,告诉你娘,且把张家的庚帖退回去,剩下的,还按着之前的打算行事。”

  苏战说的云淡风轻,李明理听着心下却是猛地一紧:“大将军!”

  所谓之前的打算,李明理如何会不知道?早在父母回京之前,便早已留下了后手,一旦有变,苏战夫妇舍生取义,苏明珠、苏明朗,如今又带了一个他李明理,则被会人护送回西北去,投靠大哥得享一世安宁。

  对于李明理的惊慌,苏战却仍旧是一派平静,他扭过头来,好像只是叮嘱一件寻常事一般,低声道:“好在明珠机警,也已提早出了宫,家里留的人你都是认识的,你又是兄长,一旦当真出了事,明珠明朗两个经过事,出京这一路上,还需靠你周全。”

  “大将军。”李明理的手心忍不住的轻轻发抖,便又压低了声音:“大将军,梁王……”

  “明理!”听到梁王二字,苏战的面色猛地一变,他抬起头来,眸光利若鹰豺虎狼一般:“多年来,我与你娘皆视你若亲子,你年轻一时不察,不及梁王老谋深算,一时想岔,我不怪你,可到了如今这步,你若还这般执迷不悟,就休怪我现在便派人将你押回西北!”

  李明理多年来汲汲营营,便只是想保住全家上下的性命,哪怕担上了不臣谋逆的恶名,可只要一家人的性命还在,在他眼里,便都算不得什么,更莫提,李明理自认,以他与大将军一家子的本事,哪怕是隐姓埋名,再回西北去做马匪,也照样能够荣华富贵,逍遥一生。

  但他却也知道,大将军虽不讲究什么忠孝,但他却在乎儿女的名声前途,大将军当初就是为了给亲族儿女寻一条光明正道,才投了西北军中,如何肯为了自个的性命,便叫他们几个儿女再过回那见不得光的日子里去?更莫提,苏夫人她将门虎女,一世忠贞,想来,也是定然不愿辱没门风的……

  在这样的目光之下,李明理也忍不住的低了头,面露痛色。

  苏战见状,便又叹了一口气,难得的柔下了声音:“你还不知道,昨个你大哥传了信来,你大嫂如今也怀了身孕,我与你娘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只要你们几个都好好的,我与你娘便是当真去了也是甘之若饴,可你若是为了爹娘的性命,便连累你的兄弟妹妹,那我们才当真是死不瞑目!”说到这,苏战又重重的拍了拍这个二子的肩头:“孩子,你一世精明,莫要在这个时候走了窄路!”

  看出李明理听了这句话之后,低着头,却未曾反驳,显然是听进去了的,苏战这才放了心,点点头,便要牵马与周统领一众一并离去。

  李明理却又想到了什么一般,忽的又伸手拉住了苏战:“大将军……我,还有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