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六章侯爷有隐疾





  “谢夫人难道是要替谢侯爷说亲?”

  “不能吧?堂堂侯爷,便是公主郡主都配得,又岂会看得上这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子?”

  “也不是不可能吧,你们忘了,谢侯爷可不是这位谢夫人亲生的?!”

  “呸,亏我还觉得她是个好的,没想到竟用这样卑劣的手段来埋汰人!果然是最毒妇人心!”

  “谢大人能同意?”

  “正所谓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谢夫人枕头风一吹,什么都好说......”

  “都别瞎猜了,或许是说给谢家的二公子......”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因着谢珩的名声大噪,京城的贵夫人们对这位谢夫人还算客气。但仅仅也只是客气而已,真心与她交好的可没几个。

  毕竟,她的出身摆在那里。一来,她并非谢大人的原配而是填房,本身就要矮了一头。二来嘛,自然是她庶出的身份。更何况,武安侯的爵位是谢珩自个儿挣来的,跟他的父亲没有半毛钱关系,谢夫人不过是沾了这个儿子的光罢了!

  那些出身好夫家门第也高的贵妇,自然是不屑与她为伍的,也就是那些品级低的有心想要巴结谢家的人才会一个劲儿的捧着她。

  这传闻越演越烈,很快就传到了武安侯谢珩的耳朵里。

  “她还真是用心良苦!”谢珩冷笑一声。

  “要不要派人去警告一番?”侍卫小刀忍不住替主子愤愤不平。他是谢珩在街上捡回来的小乞丐,从小就跟在谢珩身边,如何不知他在府里过的是什么日子。

  那谢夫人看似贤良淑德,实则是包藏祸心。平日里惯会做出一副委曲求全的模样,惹得老爷误会,越发疏远了谢珩。在二公子出生之后,谢夫人又演了一出好戏,逼得侯爷不得不离开家门投身去了军营。如此,谢夫人还是不放心,好几次派人在路上拦杀,恨不得他死在北疆。

  可惜,谢珩命大,经历九死一生,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封了侯,手握数十万的大军,成了大禹举足轻重的大将军。

  谢珩刷完一套枪法,随手将枪丢给了小刀。“你这时候找上门去,只会落人口实。”

  小刀不解。“何以见得?”

  “她可有对外宣称议亲的是谁?可有明确的指名道姓?”谢珩问道。

  小刀摇了摇头,继而明白了过来。“可若继续放任下去,怕是会一发不可收。届时,她怕是又要到处说侯爷的不是!”

  谢夫人的招数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一是装可怜,对外人诉苦,说着后娘当的有如何的不容易。既不能不管原配留下来的孩子,也不能管的太过,一番唱念做打,还真能唬住一些人。二是散播谣言,说一些事实而非的话,半真半假,故意误导别人,以此来给谢珩施压。

  谢珩都二十了还未说亲,其中一半的功劳都是因为这谢夫人。以谢珩的地位,想要娶个高门大户的闺秀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是大禹王朝的战神,功勋卓著,还有武安侯的爵位。再加上他相貌生的俊美,虽说有半边脸破了相,仍旧是万千女子的春闺梦里人啊。

  谢夫人打压谢珩都来不及呢,又怎么能让谢珩娶高门大户的千金,平白让他多一份助力?于是,有些不好的风言风语就传了出来。说什么性子暴戾,动不动就杀人,又说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竟还有人说,谢珩征战沙场时受了重伤,之所以一直不肯娶妻,是因为有隐疾,怕被人知道他伤了子孙根。

  那些想要攀附或者拉拢武安侯的人家,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事关女子的一生,若传言是真的,岂不是害了女孩儿一辈子?

  当然,也有纯粹为了利益不管女儿死活的,奈何谢珩对谁都爱搭不理的,莫说是结亲了,平时连句话都说不上!

  如此一来,谢珩的亲事就一直拖着,没有定论。

  谢珩之前并不急着成婚,所以不管谢夫人使什么手段,他都觉得无所谓。可他不着急,不代表别人也不着急啊!

  “我膝下就你娘这么一个女儿,你难道忍心让她的血脉在你这里断掉?”

  “若不能看着你成婚,老婆子我死不瞑目啊!”

  谢珩的外祖母徐老太太翻来覆去的念叨着。

  谢珩对这个外祖母感情颇深,不好拂了她老人家的好意,这才松了口答应相看。只是,徐老太太没什么见识,又是个商户出身,能结交什么达官显贵?一会儿觉得门第不显,配不上她的宝贝外孙,一会儿又嫌那个长得不好,挑来挑去,最终都没能成。

  老太太因此都急病了。

  “侯爷,要不属下去打听打听,看看是哪家的姑娘?既然谢夫人那边不好动手,那就另辟蹊径,让那位姑娘知难而退!”小刀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算是动了脑子的。只可惜,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你莫要胡来!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另外一个侍卫大步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那你倒是说说看?!”

  “谢夫人瞧上的,是宋院使的侄女。”

  “哪个宋院使?”小刀挠着头问道。

  “就是姓宋名廉的那位!太医院院使,从五品。他弟弟你应该不陌生,名唤宋礼。”

  “哦,就是那个失足溺水而亡的建邺知县?”小刀总算是记起了这么一号人物。

  “什么失足,是被奸人所害!这两日,朝堂上为了此事正争论不休呢!”

  原来,宋廉还是在蔡府尹的暗示下将那封血书并喊冤的折子递了上去。原本以为这就完事了,却没料到那严淞翻到奏折,直接呈到了圣上面前。

  圣上久不上朝,但并不代表下头的人可以糊弄他。得知宋礼的死有蹊跷,又牵扯到失踪的官银,这还得了?立马就拍板命重新调查宋礼的死因。

  这么一闹,冯侍郎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皇后那边儿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双方就这么掐了起来。

  寂寂无名的建邺知县宋礼,就这么扬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