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35节(2 / 2)


  杨海燕:“不用,我也许久没为他做过吃的了,我自己来。”

  莲嬷嬷听闻,也就去生火了。

  杨海燕和了面,又切了酸菜腊肉,煎了两个鸡蛋,半个时辰后,面好了。她端着面去了书房,见秦放坐着在打瞌睡,一边的书桌上放着一瓶药液。

  秦放道:“王大夫的药液送来了。”

  杨海燕把面放下:“你脱了衣服,我来给你涂。”

  秦放:“嗯。”他脱了上身的衣服,一边吃饭,一边享受着他媳妇的照顾,这种感觉真好。

  杨海燕给他涂好药液,坐在他旁边好奇的问:“这次的战事怎么样了?”

  秦放:“完成的很顺利,我方因为早有准备,所以伤亡很少。这次把蛮子给狠狠的教训了,相信短时间内,他们不会再动心思了。不过由于小公子的事情,进出县城的把守会更加严谨。”

  杨海燕:“严谨些也好,反正和我们无关。”

  秦放一想也是,以他们的身份进出县城还是方便的。

  杨海燕看着他的侧脸,吃东西的时候,嘴巴一鼓一鼓的。她想了想,还是问了:“相公,你喜欢军营吗?喜欢当武将吗?”

  秦放不知她这样问的意思,以为是闲聊,坦诚道:“刚来服军役的时候不喜欢,每天想着回家,甚至还觉得是这军役害了我们。其实不只是我,我想一般人家都没有喜欢军役的。五年军役,很多人都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的。”所以当年他离家的时候,找了二弟好好的谈了一晚上。

  杨海燕:“那后来了呢?”

  秦放回想这五年的点点滴滴,然后轻笑:“后来觉得挺有意思的。如果没来服军役,我大概就在那个村子里种田种地,或者猎。可是来了之后,我的想法渐渐的改变了,尤其是上了战场之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的感觉。”

  杨海燕:“我明白了。”所以现在,他是喜欢从军的。杨海燕这几天曾一度的想过,要不他别从军算了,等五年军役满了,他们就回秦放老家吧。以他们两人,要在秦放老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还是简单的。他们有钱,也不是那等没脑子的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健康安乐。

  然而,听着他现在这样说,她说不出那样的话。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力量的权利,她不能因为自己,让他放弃自己的追求。

  杨海燕长了一口气。

  秦放敏感的发现她有些失落:“你怎么了?可是我哪里说的不对?”

  杨海燕笑着摇摇头:“没有……”顿了一下,她又道,“就是怕你有危险,我担心的很。”

  秦放听了,放下筷子,然后握住她的手:“你放心,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会把自己的安全谨记在心里,我还要同你生孩子呢。”

  杨海燕听到这话,真是哭笑不得。这男人,难道他就记得生孩子了?

  秦放这次回来,在家里到是休沐了好几天,接下来又是投入了军营中,直到两月底,他的五年军役满了,引来了一个月的假期。

  杨海燕此时在屋子里,看着一箱箱整理好的东西,又重新让莲嬷嬷打开:“莲嬷嬷,你再看看,可有哪里漏下的?”

  莲嬷嬷道:“您就是关心则乱,东西都齐着呢,这一箱都是皮草、这一箱都是布料、这一箱是您的东西、这一箱是大人的东西。其他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到了那边之后,您带着秦家的人再去县城里买。”毕竟啊,大家都没见过,很多东西都不好买。

  杨海燕笑着道:“以前啊,我觉得什么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这有什么?可这会儿时间到了,自己还真紧张了。”

  莲嬷嬷也跟着笑了:“看着太太平日沉稳的样子,总是让人忘了您才十七岁,这会儿倒是像十七岁的姑娘了。”

  杨海燕也由着她打趣:“这次回去,家里的下人都不带了,宅子这边交给您了,如果私卫的家人都来了,就安排在那边新建的下人套房。然后,你再帮我观察观察他们。”

  莲嬷嬷:“您放心,老奴心里明白,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第37章

  晚上, 杨海燕翻来覆去的一直睡不着。说起来,在现代她也算是个有自信的姑娘了。虽然长相不是多漂亮,但是带出去也不会丢脸。即便她没有爸爸妈妈, 没有家人的帮助, 但是以她的收入、学历、事业来说, 她觉得自己也不会太差。但是现在,她就是有点紧张。这大概是每个姑娘见男朋友的父母时, 都会出现的情绪吧。

  秦放看着她辗转反侧, 一把抱住她进怀里:“安心睡觉吧。”他是不知道他媳妇正在担心见公婆的事情。

  杨海燕看他闭着眼睛,想起白天里那比往日多了几分笑容的样子,知道他是要回去见家人了高兴,她也不闹她, 一边叹气一边闭上眼睛数羊咩咩。

  第二天, 杨海燕成功的起不来了。还是秦放把她从床里捞起来, 然后给她穿上衣服。当然,穿衣服的时候没少揩油就是了。

  杨海燕倒是有些惊喜:“相公,你对给姑娘家穿衣服竟然如此的得心应手。”

  秦放把她的衣服拉正, 又摸了一把她的胸,才骄傲的走出屋子。对于杨海燕的话, 他才不回应。

  杨海燕:“……”

  洗漱之后,两人吃了早饭,就准备回老家了。

  一辆马车, 马车还算大的, 因为有一辆大小适中的驴车,所以这辆马车的车厢就做的稍微大了些,四个箱子放在马车里也不会显得拥挤,一箱子的皮草和一箱子的布放在最下面并排, 一箱子杨海燕的东西和一箱子秦放的东西放在上面,方便拿。

  随同的是昆狮,因为昆狮家也是在秦家那一带的,到了之后,昆狮也要回家。这次回老家之所以没带下人,一是秦家的屋子有限,带了下人还要腾出住的地方,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秦家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人家,带了下人过去会让他们不自在。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杨海燕的小心思,带了下人过去,在别人眼中就是他们在边关的日子过的特别好。

  不说各远房亲戚到时候可能会过来托这托那的,就是近的,三代以内的,也说不得会拜托他们什么事情。

  一般的事情,作为亲戚,杨海燕也是愿意帮忙的,毕竟谁都有可能碰到困难,亲戚存在的目的说的难听一点,不就是如此吗?

  但是,杨海燕看多了小说里的极品亲戚,就怕有些人家的亲戚没有分寸,开口就大事情,拒绝了伤两家的情分,答应了自己心里又不乐意。所以还是不带下人的好。

  杨海燕上车前,拉着莲嬷嬷的手:“家里就交给你了,关于3月份的月例,如果我还没赶回来,就拖一拖,等到回来了再发。”

  莲嬷嬷道:“您放心,大家都明白的。”

  杨海燕:“我不在的这个月,要辛苦你了,你的好,我都记在心里。”

  莲嬷嬷赶忙俯身:“奴婢不敢,只要太太好好的,奴婢就放心了。”

  杨海燕上了马车。

  “驾……”昆狮赶马车,秦放骑马。

  从边关到金田县百里村的路程不短,又因为是马车的速度不快,再加上他们这一路走的是官道,而非小道,所以路程又多了些,走了整整五天,才到了金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