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109节(1 / 2)





  杨海燕真是哭笑不得了:“这厨房有什么好待着的?你忙了一天了,还不去歇息一会儿,马上要吃晚饭了。”

  秦放:“跟你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好。”

  这话说的杨海燕嘴角不自觉的勾起:“你这么会说话,今天要多吃一点啊。”

  秦放也忍不住笑了,看着她开心,他也高兴。

  莲嬷嬷倒是哪里都没去,就在外面。男主人要和女主人独处,她自然有眼见的退下了。待杨海燕的面做好了,莲嬷嬷就进去帮忙了。

  吃饭的厅堂里只有秦放和杨海燕,他们吃饭的时候也不用人伺候,只他们自己吃的自在。除了炒土豆粉和番薯凉面之外,还有好几个小菜,面和菜都冒着香味,闻的人胃口大开。

  秦放在吃饭的时候绝对是一心一意的,而且看他吃饭的时候,人的胃口会特别好,因为他都是大口大口的吃的,而且吃的还特别多。以前在边关的时候,他们训练量大,的确要吃的多,可是现在,他照样吃的多,每天上山下山的爬,也是大量的运动。

  吃了几口,秦放就发现了奇特之处:“这个面条跟平时吃过的面条不同。”

  杨海燕心道,到重点了。“那这个面条好吃吗?”

  秦放就算对吃的没有要求,这两年下来,好吃的东西吃多了,嘴巴也是有点刁了,只是不管是好吃的,还是不好吃的,能填饱肚子的,他都会吃。“好吃,有点嚼劲,比较……”

  杨海燕接着他的话道:“比较q是吧?”

  秦放眨了眨眼睛,听不懂。不过就算听不懂,也不影响他干饭的速度。

  杨海燕解释:“就是有点弹力的意思。”

  秦放点头:“对对对,很好吃,媳妇,你做的东西比厨子做的还好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杨海燕知道他不懂材料,所以自己提起:“你觉得做这个面条的粉怎么样?这不是以前的面粉做的,是我和莲嬷嬷新研究出来的面粉。”

  秦放一顿,他向来只顾着吃,不问吃食的材料,反正说了他也不懂。可是,这会儿听到他媳妇说,这是她新研究出来的面粉,他就惊呆了。“这个是用新的面粉做的?”随即,他想到了余婶的话,原来余婶说的惊喜是这个啊。“媳妇,你面粉也能研究吗?面粉不是用玉米粒、大麦直接磨出来的吗?”

  杨海燕道:“以前我们吃的面粉是用大麦和玉米粒磨出来的,但是现在你吃的这个面是用土豆和番薯做的。”

  土豆和番薯可以做面粉?秦放顾不得吃了:“土豆和番薯能做面粉?我看你这几天也没有什么动作,那土豆和番薯做面粉的话应该不难吧?”说到这里,秦放又想起了一件事,“云襄县土地多,人口少,粮食多到吃不完,如此一来,如果多的地种土豆和番薯的话,那再把土豆和番薯做成面粉,拿到别的地方去卖,这云襄县多余的粮食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

  粮食中,番薯和土豆便宜,都是老百姓吃的,也因此,云襄县的老百姓不会把这些拿去卖,因为来回的费用就要花钱,而且还重,能不能卖掉也不知道。故而,很多老百姓家里的番薯干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可现在,如果土豆和番薯能做面粉的话就不一样了,面粉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富裕的人家都会买,而且价格贵,比大米还贵,再则,面粉比土豆和番薯轻。

  杨海燕没有想到秦放一下子就想到这个了:“的确是能解决了,我原本想着,既然土豆和番薯真的能做成面粉,那我们自已采购土豆和番薯,自己做成面粉去卖。但是现在想想,这样也不妥当。全国那么大,光我们会做,我们能卖的数量有限,地方也有限,如果能全国推广的话,那就更好了。所以,我想到了一个人。”

  秦放心领神会:“杜大人?”

  杨海燕道:“不是,如果土豆和番薯能做面粉的事情推广到全国,对杜大人来说,恐怕也不是好事情,我想到了一个更加位高权重的人。”

  秦放心一跳:“你不会说的是皇上吧?”秦放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她媳妇胆子也太大了吧?竟然把主意打到皇上身上。

  杨海燕是知道剧本的人,抛开立太子这件事不说,于国于民,当今皇上都是一位好皇上。而且,如果她之所以提到皇上,她是打算像现代一样,对土豆粉和番薯粉拥有一个专利。也就是说,禁止其他地方的人做土豆粉和番薯粉,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商人,或者有权势的人。

  土豆粉和番薯粉本来就是很好做的,如果被人也效仿,那他们还能挣什么钱?所以,她的想法是,一个州一个地方做土豆粉,像这里的任州,由他们负责,而他们再向老百姓采购土豆和番薯,这样一来,老百姓能挣钱,他们也能挣钱。再比如永州,可以选择永和侯府。再比如其他州,再选择一家人品卓越的世家。

  不过,不管是永和侯府,还是其他州的世家,都是以加盟的方式进来。说白了,让他们付加盟费,然后允许他们做土豆粉和番薯粉。可这样的操作,她是没有本事做的,而且看她也控制不了其他人做土豆粉和番薯粉,可是皇上可以啊。

  皇上发皇榜招商,加盟费交给国库,每个州只允许一个土豆粉商和番薯商,如此一来,谁敢忤逆皇上?

  杨海燕一笑:“对啊,皇上把硝石可以反复用的事情告诉我们了,我们也要回报皇上一二啊。”

  第147章

  秦放虽然有心思, 也有心机,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但是只一点, 他的想法是不会不会变的, 那就是他做事情都会留后路, 他不会涌进冒险,他没有靠山, 有些危险的事情, 他不会做。比如硫磺矿和硝石矿, 他就不会想过自己藏起来。比如硝石制冰的法子, 他马上献给了皇上。他深知像他这样的身份,最大的靠山就是皇上。

  所以,当杨海燕说把这个土豆粉和番薯粉献给皇上的时候, 他是同意的。只是,他同意是一回事, 他媳妇胆子大是另一回事。不过想想也是,他媳妇是从杨太傅家出来的, 杨太傅是参与夺嫡的人,从杨家出来的人胆子大也是正常的。

  秦放听到杨海燕说,她是要回报皇上一二, 不厚道的笑了。他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分明在告诉杨海燕,他才不信她的鬼话, 大家都是聪明人, 这样的话就骗骗他阿爹阿母了。

  杨海燕见他笑的有些坏,很不服气的问:“相公,你笑什么?”

  秦放马上道:“我笑我媳妇最聪明。”他怎么可能说实话呢?难道实话说, 媳妇,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回报皇上?皇上是个明君,你“回报”了皇上,即便皇上给的东西没有你预想中的那么好,但皇上还是不会让人吃亏。作为一个明君,他怎么可能占臣子的便宜?

  杨海燕不知道他的想法,两人成亲快两周年了,在杨海燕心中,秦放一直是个耿直、实诚的人。一开始,她对秦放的看法是带着书中人物的看法的,在书中,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即便原主如何折腾,他都没有对她说过重话,也没有动过手。所以,秦放给她的印象很好,再见面,她对秦放的外形和身材很满意,这是她喜欢的类型,于是,她试着和他相处,试着和他交往,也试着撩他,让他对自己伤心。她很清楚,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女人要过的幸福,得到男人的心才是最重要的。除非女人打算自己过自己的,才不会在意男人。

  可是随着越来越长久的相处,她又进一步的了解了秦放,他是一个细心,对未来有规划的人。他从军,就想上进。当熬将军说,他们可能要去京城的时候,他考虑到杨海燕不想去,所以决定选择退役,然后开一家镖局,这样日子总比回家种地好。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走一步开三步的人,不会事到临头再手忙脚乱。

  可是,杨海燕从来都不知道,秦放有其他的一面。在她面前,他会隐藏起自己的小心思,自己黑暗的一面。就像现在,她都不知道,秦放已经看透了她,却还是说着好听的话,不让她知道。

  秦放倒不是隐藏自己,他只是单纯想让她高兴,活的轻松就好。

  被表扬了,杨海燕当然高兴,于是她很是得意的吵他说起了自己的计划,从加盟、加盟费再到管理等等,秦放还很贴心的给她到了茶:“你慢点水,先喝口茶。”

  杨海燕点点头,的确口干了。

  杨海燕喝茶的时候,秦放问:“你的意思是,不管是土豆粉还是番薯粉,它们的利润是土豆和番薯的两倍?”

  杨海燕道:“对,这还是按照面粉的定价来的。如果土豆粉和番薯粉的丁家比面粉高的话,那就利润就更多。而且,土豆和番薯一斤一斤卖是一文钱两斤,但如果是大批量采购的话,估计一文钱三斤都有可能。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老百姓种地,世家做土豆粉,钱一起挣。”

  她没有提议让老百姓加盟,首先昂贵的加盟费老百姓是拿不出来的,钱当然要从世家身上挣。其次,老百姓无权无势,拿到了加盟名额,在当地也守不住,搞不好别人去闹事,没几次就垮了。所以这个加盟一定得要世家,且还是其他权势不敢惹,却品行正的世家。最后,这件事让皇上参与,是因为如果这是皇上的计划,谁也不敢坏皇上的名声来闹事,从夺嫡中出来的皇上,他的刀子有多快,是没有人愿意尝试的。

  秦放道:“那你把计划写下来,我让陶山把奏折送到京城。”

  杨海燕听了,不禁笑问:“这一次不把信给杜大人了?”

  秦放也忍不住笑了:“皇上让池总管转交的信中有提到,如果我这边有事情,可以直接上奏。”这主要是防备硫磺矿和硝石矿出意外。“不过杜大人那边,我也会说一声,毕竟杜大人对我有恩。”算起来,虽然没有师徒的名义,但是有师徒的情谊。而且,这次杜大人的来信,也对他提点了不少。

  杨海燕道:“那回头让陶山把土豆粉和番薯粉送一些去杜大人府上,我把土豆粉和番薯粉的做法都写下来。不过现在土豆粉和番薯粉做的不多,这些是我和莲嬷嬷小打小闹做出来的,现在皇上那边要送过去,杜大人那边要送过去,这些小打小闹的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