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111节(1 / 2)





  秦三丫安静的吃着饭,听着爹娘当着她的面说这些。以前,爹娘是不会在她面前说这些的,但因为现在她要招婿了,所以爹娘在商量事情的时候,也会叫上她听着。

  秦三叔一听,觉得自家媳妇说的也有道理。人如果跟着阿放,是阿放的下属,那么人品方面必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能跟着阿放的,也是有几分本事的,如果对方和三丫成亲之后,看在妹夫的份上,阿放必然也会更加的提点一二,且对方看在阿放的身上,也不会亏待三丫。“我看不错。”秦三叔也产生了这个想法,“不过,也要看三丫的看法,三丫,你是怎么看的?”

  三丫今年十三了,也知道找个好男人对女子来说非常的重要,何况她是要招婿的人,如果招的夫婿不好,让阿爹阿母跟着辛苦。她道:“我相信阿爹阿母的。”大哥身边的人肯定是不会错的。再想起了黄虎子的样子,她觉得找个这样强壮的汉子也挺好的,能干活,自己也有本事。

  秦三叔见女儿没有反对,便道:“那成,我改天跟阿放提一提,听听他的意思。”

  秦三婶道:“这哪里能问阿放,这得问阿放媳妇。改天我跟阿放媳妇提提,听听她的意思。”阿放是个男的,哪里会管堂妹的事情,这事情啊,得女人管。

  秦三叔道:“对对对。”

  一家三口聊天的气氛倒是好,可能是秦三丫的婚事有了开始,他们心里头的大事有了着落,人就放松了些。

  杨海燕自然不知道秦三叔一家子所想,她这会儿吩咐好厨房的昆张氏之后,就开始沉思秦家丫头们的名字了。

  她坐在书房里,先翻看了一些诗集,姑娘们的名字得好听一些,但是不能太复杂。因为秦家姑娘不识字,太复杂的名字,她们估计连学会都困难。

  秦思芽的名字是她照着秦四丫来娶的,那么大丫二丫三丫呢?大丫的话,大芽?好像不好听。杨海燕决定先缓一缓这个名字,她先想二丫的名字,丫还是换成芽,发芽的芽,很适合姑娘们的名字,二的话……尔,尔芽,这个名字不错。杨海燕把秦尔芽这个名字写了下来,到时候让秦二叔带回去。

  至于秦三丫的话,三……腮芽?腮会不会太复杂了?比思和尔复杂多了。那善?姗?最后,杨海燕决定叫三丫就取为姗芽。可姗芽听起来又有点山崖的感觉。所以,还是叫善芽吧,善为美好的意思,不如叫美芽?简单又好懂。

  暂时想到了这两个名字,到时候让秦三丫自己选。

  最后一个大丫,大为第一个,就叫伊芽吧。

  选好名字,她又把伊芽和善芽、美芽三个名字写了下来。等到晚饭的时候,让秦家人也参考一下。

  第149章

  秦放是准点从兽山道观下来的, 他每天在巡逻,到饭点了就下山。今天一下山,就看见了山脚下的黄虎子。秦放一顿, 随即带着几分愉悦问:“可是把我家人接回来了?”黄虎子去百里村都一个月了, 总算是回来了。秦放心急家人的情况, 想着家爷爷奶奶和阿爹阿母如果来了,那该多好。

  黄虎子先给秦放行了个礼:“参见将军。老爷子老太太他们都接回来了, 现在已经安顿在将军府了。”

  听闻这个, 秦放回家的心情有些急切:“家中情况如何?可是都来了?”

  黄虎子道:“并不是, 属下到了百里村之后……”他把这段时间在秦家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主要是对于断亲书的。

  秦放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件事。他已经不是六年前离家去从军的十六岁少年郎了,经过军营的磨炼,经历了成亲和当官的大事, 二十二岁的他已经足够成熟了。再说,他原本就是聪明人, 所以能想到爷爷让二叔和三叔写下断亲书,这是何等的为难和魄力。

  秦放叹了一声气:“是我让爷爷背负了这等感情和压力。”亲手逼迫自己的两个儿子写下断亲书, 对爷爷而言,又何曾不为难呢?但是,为了自己, 爷爷还是这样做了。秦放的心里有些酸,感动于爷爷对自己的付出,也内疚于爷爷对自己的付出。

  黄虎子听了,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只道:“将军是老爷子的骄傲。”

  秦放笑笑。

  等秦放回到将军府的时候,休息足够的秦家人已经聚在厅堂里了,就等秦放回来开饭。

  秦思芽从绣工坊回来了, 知道老家的人都回来了之后,她心里可高兴了。一直以来,这里只有她一个人,她也是万分寂寞的。看到阿爹阿娘,她撒了一会儿娇,就拉着秦三丫开始聊天了。

  倒是一些早熟内敛的秦守成,看到家人,也不禁有些孩子气了,得知二哥安顿在自己的院子里,他也是高兴。

  秦思芽仿佛想到了什么,对杨海燕道:“大嫂,我们绣坊里要开始绣绣品了,如果绣工好的被选上,完成绣品之后还有奖励,到时候可以让三姐跟我一起去吗?”

  秦思芽这话一出,秦三叔他们都看向了杨海燕。

  秦三丫有些紧张道:“我……我不行的,我就只会绣帕子和花朵。”

  杨海燕道:“思芽,这件事呢,不会我说可以,你三姐就可以和你一起去的。”

  秦思芽道:“我知道,我得问一下绣坊里的师傅,是不是?”

  杨海燕:“对,你得问一下绣坊里的师傅。但是除了问绣坊里的师傅之外,你还得问一下你三姐的意见,不管做什么事情呢,我们都不能擅自代替别人决定,都要问一下当事人的意见,他们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秦思芽道:“我知道了,谢谢大嫂。”接着她看向秦三丫,“三姐,我们绣坊里可以学习不同的东西,还有很多姑娘做朋友,你想要去吗?”

  秦三丫没有朋友,以前在百里村的时候,因为堂姐妹之间年龄接近,所以都是和堂姐妹一起玩的,一起做家务。后来去学习绣工的时候,是和秦二丫一起去的,两姐妹知道家里困难,能拿出这些钱给她们学习绣工不容易,所以很努力很认真的学习。那会儿,绣坊里都是富人家的姑娘,像她们这样穷人家的姑娘根本是没有机会去学绣工的,所以绣坊里富人家的姑娘也不会同她们坐朋友。而她和秦二丫,也是拼了命的努力学习绣工。

  这会儿,听到秦思芽说,可以在绣坊里和别人家的姑娘做朋友,她是心动的,也向往的。秦三丫没有马上答应,她看向她阿爹。

  秦三叔点点头之后,秦三丫道:“好啊,谢谢四丫。”

  “将军回来了。”

  外面传来声音。

  众人一听秦放回来了,通通朝着门口张望,甚至秦奶奶激动的已经从座椅上站起来了,朝着门口走去了。嘴巴里还喊着:“是阿放回来了吗?阿放……”

  杨海燕见状,赶忙上前扶住她,深怕她激动过度。老太太一年多没见到孙子了,想念是真的,但是也没以前五年未见时想念,而这会儿的想念,是带着更多的激动,激动于孙子的出息。

  秦放还没走进厅堂,就听到了秦奶奶的声音,他原本就急切的步伐改成了大跑进来。才跑了几步,就看见了秦奶奶的身影,他担心撞倒老太太,便放慢了速度,待老太太到了眼前,再把老太太抱住:“奶奶。”

  秦奶奶哎的应了一声,然后苍老的双手抓着秦放的衣袖道:“总算是一家团聚了,过了这么多年,总算是一家团聚了。”一边说着,一边哭了起来。虽然去年三月份的时候,秦放带着杨海燕回过老家,可也只是住了短短二十来天,在老太太看来,这哪里是一家团聚,像现在这样可以住在一起了,才是一家团聚。

  秦放一个大男人,哪怕是他媳妇哭,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更何况是他奶奶。他只能局促道:“是孙子不孝,让您担心了。眼神看过秦奶奶身后的众人,从秦爷爷、秦父、秦母再到其他人,一个个都期盼又激动的看着他。秦放的眼眶也有些红。”这会儿能看到他们,能够让他们过的好,对他来说,大概是最大的满足了。

  最后,秦放的视线停在杨海燕的身上,还带着一切求救的意思。

  杨海燕笑着挽住老太太的手道:“奶奶是喜极而泣呢,看到孙子高兴。可奶奶,咱们这些小辈看了也会吃醋的。”

  秦母赶忙道:“可不是,阿母,您来这边坐。”

  秦奶奶就由着她们扶了过去。

  秦放走到秦爷爷身边:“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