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173节(2 / 2)


  杨海燕道:“刚才官牙的牙婆来了, 我买了十名小子,从八岁到十三岁的都有, 大一点的可以照顾霖阳,而且十名小子也不多,将来好的话可以做霖阳的左膀右臂。”

  秦放在家事上一向听杨海燕的意见, 因为他知道媳妇的想法比他的好,也比他考虑的周到。“听你的,回头给他们安排武师, 把身手练一练, 等霖阳再大几岁的时候,可以给他泡药澡,让他一起习武。”

  杨海燕道:“我也有此安排, 不过我还打算安排十名小子念书,就在府里请夫子教一教他们,认识字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教他们效忠主子,好好保护霖阳。”

  秦放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还是你安排的周到。”

  十名小子住在秦霖阳院子的偏房里,五人一间,床是并排的靠在一起,不过每个人会有独立的柜子和桌子,都有锁。过上一个月看他们的表现,表现好的,为五人间的队长,队长每个月有奖励。每天的饭菜自己去大食堂领饭盒,一荤一素一汤。

  小子们在牙行里呆了几天,每天连五分饱都没有,吃的还是最糙的,今天中午猛然间领到了饭盒,看着里面的饭菜,他们不仅仅是流口水,中又突然觉得很酸涩。

  几名原本就从官家出来的小子们倒是没什么感觉,已然习惯,但是逃难的小子、被继母卖掉的小子、家里落难的官家小子则是不同的,他们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家人,很酸。

  午饭是一块红烧肉、一碗炒白菜、一碗咸菜鸡蛋汤,炒白菜和咸菜鸡蛋汤是满满的,红烧肉虽然只有半个手掌那么大,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好了,而且汤汁不少,可以拌饭。

  大家默默的吃着饭,等他们吃好饭的时候,莲嬷嬷带着几个侍卫搬着东西来了,是刚买的柜子和桌子,带着锁。

  莲嬷嬷叫侍卫把东西搬进去,自个儿对十个小子道:“你们今天好好休息,明天早上去李大夫的院子领药包调理一下身体,药要你们自己煎,不懂的问李大夫。明天早上喝了药之后我会过来教你们规矩,等你们身体调理好之后,府上有武师教你们功夫,同时你们还要念书,虽然你们认识几个字,但是认识的字必然也是不多的,是吧?”

  十二岁的吴祺渊首先有些激动:“我们还可以继续念书吗?”他家里犯了事情,从官家公子变成了贱奴,能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没有想到还有书可以念,所以一时之间里颇为激动。

  不仅他激动,余下的小子们反应过来之后,也是激动。他们能到秦府,就是托了识字的府,所以也知道识字的重要性,现在主家愿意让他们念书,他们怎么能够不激动?

  莲嬷嬷看着十张殷勤又激动的脸,淡定道:“能,念书是为了让你们懂得更多的道理,让你们明白是非,同时你们也要记住主家的恩情,不要做出背主的事情。”

  十个小子异口同声道:“请默默放,我们不会背叛主家的。”

  专门请人让他们念书,是不管在哪个主家都没有的事情。当然,杨海燕如果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自然也不会做种事情。

  见他们纷纷表态,不管是真还是假,莲嬷嬷都非常满意。她看过一个一个的小子,主要看的还是三号小子吴祺渊、八号小子汪有航、九号小子秦将。夫人叫她多观察三个小子,说个吴祺渊虽然是犯官家的小公子,但是态很好,明白是非,并没有因为朝廷判了他父亲的罪就怨恨朝廷,反而,他知道父亲做错了事情,很愿意接受种处罚。既然享了父亲带来的福气,就要承担父亲犯错的结果。可见个吴祺渊的品德不错。

  还有八号小子汪有航,在逃难途中卖了自己成全兄嫂和侄女,并没有怨恨,也可见其品行,明白是非,为人大度,大度但不是老好人,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加上那个九号小子秦将,被老乞丐收留,在老乞丐生病的时候,卖了自己给老乞丐看病,两个小子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样的孩子将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成为小公子的左膀右臂,且也不会带坏了小公子。

  莲嬷嬷又道:“你们找个地方坐下,我来给你们说说咱们秦府的事情。知道了秦家是怎样起家的,对你们来说,也是有必要的。”

  十个小子赶忙坐好:“是。”同时,他们也觉得主家很不同。尤其是做过下人的那几个小子,以前在其他主家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听那些个主家说过,主家是怎样起家的。

  莲嬷嬷都是按照杨海燕的吩咐做的,虽然她也不知道夫人为什么样吩咐,但是她知道夫人做事情有自己的道理:“咱们秦家的事情要从……”莲嬷嬷从秦放代父从军开始,说到而今秦放被调回京城,不管是将军的事情,还是夫人的事情,她都说的仔仔细细,仔细自然也是那些被外人所知道的事情。不管是矿石的事情,还是制冰的事情等等。

  十个小子听完,里都很是震撼,没有想到秦将军曾经是良民,而是从良民起家的,也没有想到夫人曾经是一个丫鬟,而今凭自己的本事,成了二品的夫人,真是太厉害了。

  看着一双双闪烁着激动的眼睛,莲嬷嬷继续道:“你们放,只要你们表现好,只要你们效忠主子,夫人承诺,将来可以放给你们的孩子放契,等你们的孩子成了良民,有本事科举的可以科举,科举不行的,将军也能介绍他们去军营锻炼,但前提是,你们足够忠。”

  死契的下人如果主家不放契,不仅他们一辈子是奴籍,就是他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往后发展,他们的孩子就是下人家生子,也是死契。所以,如果主家能对他们的孩子放契,对他们来说,也是激动的不行的事情。

  可能才八九岁的小子们不是很懂,可是十几岁的小子确实懂的。听见莲嬷嬷样说,他们怎能不激动呢?

  尤其是吴祺渊,他本来是官家子,父亲犯罪成了奴籍,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过吴家子孙还能当良民,而今听莲嬷嬷样保证,他双眼通红的下定决,一定要效忠主家,效忠小公子,将来让自己的孩子脱离奴籍,样也算对得起父亲,对得起吴家的列祖列宗了。

  莲嬷嬷看着小子们的神情,觉得恩威并施一套,夫人确实做的好,自己一个老太婆了,在方面还不如夫人呢。

  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没过一会儿,一个小孩子跑到了门口,他从门外伸出一个小脑袋,看着里面。卫家兄弟已经回去了,他也吃好午饭睡了一觉,想起了家里还有很多小哥哥,就缠着她娘想找了,但是她娘没有来,让婆子带他来了。秦霖阳跑在前面,婆子在后面紧跟着,就怕小公子摔倒了。尽管他的膝盖有一层软软的护膝缝在裤子里,但是婆子也是担的。好在一路小公子还挺稳的,稳稳妥妥的到了屋子外。

  大家和秦霖阳的视线对上了,十个小子赶忙起身行礼:“见过小公子。”

  已经满两周岁的秦霖阳朝着他们笑了笑,纯净清澈的眼神看着他们,然后晃头晃脑的走了进来:“小哥哥们好呀。”

  十个小子赶忙道:“不敢。”

  莲嬷嬷也没有纠种叫法,夫人吩咐过,让小公子自己决定就好。

  秦霖阳胆子大,再说里面有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莲嬷嬷,他自然是不怕的,他走进屋子,好奇的看着他们,然后又看向莲嬷嬷:“嬷嬷,你们在干什么呀?”

  莲嬷嬷道:“在给他们讲故事呢。”

  秦霖阳一听,赶忙找个地方蹲下,双手托着下巴:“嬷嬷,我也要听,是葫芦娃的故事吗?”他听娘讲过葫芦娃的故事,他好喜欢听。

  莲嬷嬷道:“不是哦,是讲你爹爹打仗当英雄的故事。”

  “哇?”秦霖阳睁大了眼睛,“我也要听爹爹的故事,嬷嬷嬷嬷你快讲讲吧。”

  莲嬷嬷看他蹲着累,走了过去,把他抱到床上:“好,嬷嬷给你讲。”于是,莲嬷嬷又讲了一遍秦将军剿匪的故事。当然,她决定讲的简单一点,不然小公子可能听不懂。“话说秦将军奉命去云襄县任职,在半路上……”

  秦霖阳打断她的话:“嬷嬷,秦将军是谁啊?”

  第249章

  秦家里从来没有人当着秦霖阳的面, 管秦放叫秦将军过,所以他根本不知道秦将军就是他爹,他这样一叫, 把莲嬷嬷给教住了。莲嬷嬷笑着解释:“秦将军就是你爹爹啊。”

  秦霖阳眨眨眼睛, 然后一本正经道:“嬷嬷你记错了, 爹爹……爹爹叫秦放,娘说的。”古代人不会教这么小的孩子记住爹娘的名字, 在古代人的思想里, 孩子如果叫父母的名字, 这是极其不孝的, 传出去也不好听。但是杨海燕则不是这么想的,虽然儿子还很小,但是她一直在教儿子记住她和秦放的名字, 免得将来有一天孩子失踪了,只要能去官府说出爹娘的名字, 必然也能找到。

  比如秦将,幼年时被拐卖了, 因为不知道爹娘的名字,即便是逃出来了,却成了乞丐, 找不到父母了。秦将幼年时能念书,可见家里条件不错,在家中应该也是被疼爱的, 不然如何能念书?所以现在他可怜, 找不到他的家人也更加的可怜。

  莲嬷嬷笑着对小主子解释:“小公子说的极是,您的爹爹叫秦放,但是秦将军也是他。”

  秦霖阳灵动的眼珠子转了转, 最后小大人似的点点头:“我明白了,爹爹有两个名字,跟我一样,我也有两个名字,是不是呀?”他叫秦霖阳,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包子,所以秦放是爹爹的名字,秦将军也是爹爹名字,这样解释就没问题了。秦霖阳表示了解了。

  这叫莲嬷嬷怎么解释?只能哭笑不得的点点头。

  秦霖阳接着道:“那嬷嬷继续讲故事吧。”那语气,让人忍不住想笑。

  莲嬷嬷只得笑着继续说了:“秦将军在半路上,发现了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