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节(2 / 2)


  晚上睡觉前,梁淑琴抱着孩子喂奶,看着她喂奶,江桂花躺在她旁边,又羡慕又惆怅地叹了口气,开口道:

  “淑琴你这下可算是儿女双全了。”

  第十一章 回娘家

  江桂花这话一出,屋内的空气都凝滞了几秒,梁淑琴给儿子拍奶嗝的动作停了停,不由想起了上辈子的事情。

  上辈子她二哥两口子是一直都没能生育的,两人在快四十岁的时候捡了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女孩子。

  不过当时她已经不太和娘家的人来往了,只是偶尔听人说起,她二哥两口子为了给捡来的女儿存钱铺路,辛苦奔忙了一辈子。

  后来听人说他们好像找了个脚上有些残缺的男人,招了当上门女婿。

  梁淑琴知道没能生育这件事情是自家二哥两口子心里的痛,眼见着二嫂情绪低落,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上辈子她这个二嫂在家里的存在感就不高,多少有点隐形人的样子,她和江桂花也没怎么聊过。

  梁淑琴心里觉得二哥二嫂一直没有生育,应该还是身体的原因,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可能是因为镇上和县城的医疗条件不够,说不定换到省城或者京市去检查,就能找出原因也不一定。

  不过梁淑琴也知道现在说这个太不妥当,毕竟不管是去省城还是京市,检查加上来回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还不算后期治疗的费用。

  梁家现在没有分家,家里的财政大权都由陈翠香把着,梁淑琴自觉现在提出来不太妥当,到时候家里可能负担不起这一笔开销不说,说不定还会让二哥二嫂对爸妈生出间隙。

  梁淑琴在心里打定主意,等以后政策变了,她就想办法攒钱借给二哥,怎么也让他们去大医院彻底检查一下,免得孩子这个事情成为二哥两口子一辈子的心病。

  江桂花话一说出口其实就后悔了,看着小姑子没有接话,她在黑飞快的看了婆婆一眼。

  江桂花和梁飞翰刚结婚的那两年,因为一直没有生育的事情,也是受了陈翠香不少的冷言冷语,只是后来去医院检查了好几次,医生都说他们两人的身体都没毛病,情况才稍微有了一些好转。

  不过膝下没有孩子,这一点就足够让江桂花在梁家的日子活得谨小慎微了,平常地里的活她不敢松懈一点不说,家里的事情她也是抢着做的。

  原本她就不是多话的人,知道婆母不太待见自己,她也很有眼色的尽量不出现在陈翠香面前招她眼,只是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看到小姑子给孩子喂奶的样子,她那话没有经过大脑就说出来了。

  察觉到二嫂的紧张,梁淑琴也悄悄看了母亲一眼,确定她没有要开口数落二嫂的迹象之后,她才出声安慰。

  “孩子这个事情二嫂你也别急,医生都说你和二哥身体没毛病了,说不定是缘分还没到呢。”

  说实话,梁淑琴也不确定二哥二嫂的身体是否有问题,不过看着江桂花失魂落魄的样子,同为女人,她心里免不了觉得同情她。

  她回忆着上辈子偶尔听人家说过的生子窍门,放下怀里抱着的儿子,把她记得的都详细说了一遍。

  中药方子什么的那些她记不住了,也不敢让江桂花去尝试,不然到时候喝出点什么问题,她的麻烦就大了。

  不太能确定的窍门梁淑琴都只简单说了说,相对科学的算排|卵期的日期的方式,她就说得详细了一些。

  江桂花现在对于生孩子的这件事情已经是不敢抱希望了的,只不过病急乱投医,小姑子说这样做能够怀|孕,不管有没有效,她心里还是想要试一试的。

  她心里也存了一些侥幸心理:万一真的有用呢,那她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呢。

  她细细问过算那什么排|卵日和易孕期的办法之后,就躺在床|上,回想自己上一次洗身上的日期,以此来推算起这次的易孕期。

  江桂花是会算账的,很快就算出这个月的日子就是这几天了,今天小姑子和婆婆都一起住着,肯定是不行的了,她决定从明天开始,之后几天晚上都要拉着梁飞翰一起‘努力’。

  看着二媳妇激动的样子,陈翠香不由得有些犯愁,担心这些办法要是都不奏效的话,女儿会不会招儿媳妇埋怨。

  几个人躺在床|上,都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也就没人再开口说话,最后想得困了,就各自闭眼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苏延卿就和梁家三兄弟一起去了山里,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回去的时候他一般都是要担上一挑柴火回去。

  以前一般都是从梁家的柴火堆里直接拿,之后他们再挑空闲的时候去山上捡,这次倒是不凑巧,大家一直忙着春季耕种,梁家的柴火也没剩多少。

  好在旁边就是大山,枯掉的树枝很多,四人去山里晃上一趟,很快就各自担着满满一担柴火回家吃早饭了。

  一放下肩上的担子,苏延卿就凑到梁淑琴身边,激动的说道:“你猜我们在山上捡到了什么。”

  看着丈夫高兴的样子,梁淑琴心里觉得好笑,他们捡柴火又不会进山太远,野鸡野兔肯定是不用想了,外围的野物早就被周围的的村民打杀光了,前两天这里才下过小雨,想来想去也不过拣点常见的菌菇了。

  不过梁淑琴难得看到丈夫这么欢喜,面还是佯装不知道的摇头。

  满足了自己的炫耀欲望之后,苏延卿才神秘的扒|开身后的柴火:“耳子,你没猜到吧,这么大一堆,晒干的话该估计能有一斤多呢。”

  看到柴推里用树叶包好的一大包木耳,梁淑琴心里也不免跟着高兴,这么多的木耳,用来炒菜的话,能够吃好几天呢。

  要说重活一辈子有什么不好的,吃菜和买东西不方便绝对是要排第一的,以前梁淑琴早就习惯了想吃什么菜就去超市或者菜市场买。

  后世生活便利,不管是应季还是反季蔬果,只要想吃,多跑几个地方总是能够买到的。

  这种便利的生活现在却是不行,住在城里的人就算了,只要舍得花钱,餐桌上总是有花样可变。

  住在农村的梁淑琴就不行了,家里的餐桌除了之前腌制好的咸菜、酸菜,再想吃什么新鲜菜,就只能看自家的菜园子里有什么了。

  回来两个来月,又刚好赶上没什么应季蔬果的初春,地里有的白菜、萝卜、莴笋这三样蔬菜,她已经连着吃了两个月了。

  家里没肉又缺油,炒菜都放不了两滴油,这没有油水的白菜萝卜吃久了,梁淑琴自己倒是偶尔能开小灶,家里的其他人,却是一个个吃得脸色蜡黄。

  尤其是两个孩子,之前吃了几天的肉,好不容易把脸色养得好看一点了,到现在又一下打回了原样。

  这些木耳自然是让梁淑琴他们两口子带回去的,梁家就挨着山,平常偶尔去山上转一转,总是不太会缺这些耳子菌菇吃的。

  吃过早饭,大家要去上工,孩子们一人分了几颗他们带来的糖之后,都闹着要出去玩。

  梁淑琴和苏延卿也要动身回家了。

  临走的时候,梁淑琴拉了父亲去角落,把自己的打算细细说过一遍,着重叮嘱父亲之后不要对母亲说漏嘴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