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2 / 2)


  汝惠堂前除却他们一家人, 唯有原本随在寿春县主左右的仆从医官尚且留步于此,寿春县主回首看了一眼,淡声说:“都退下。”

  建宁侯本是一言不发, 静观寿春县主, 这会却突然开口:“医官留下, 眉儿, 切莫任性妄为。卓枝的事, 我亲自处理。你好好养病无需过多烦劳,忧伤心肺。”说罢他阔步上前,伸手欲图抱起寿春县主。

  寿春县主后退一步避开他, 不过是一个后退的动作竟使她头晕目眩,她虚弱的依靠着卓枝, 好半晌才站定,她低声说:“都退下,侯爷也一道前来, 今朝便将此事仔细分说。”建宁侯却甩袖转身,他来回踱步几圈,道:“医官留下,未免你头风再度发作,他应随侍左右。”

  她身畔有医官在,这事怎么开口?

  建宁侯又怎么会不知这其中干系?

  到底做了多年夫妻,她知晓建宁侯打的什么主意,就想趁着她卧病在床之时,独自处理花卿的事。昨夜她令人瞒住建宁侯,便是预料有此一着。自那件事起,建宁侯一直不喜花卿,只是不显于面上。甚至时不时他多番提点,说她应该将大半心思放在大郎身上,不要宠着一个,忽视另个......

  忽而,寿春县主抬头看着建宁侯。

  大昭惯来讲究圣人夫子那套三纲五常,一个“孝”字压死人。若是花卿交由他手,只怕罚跪也要跪坏腿,如此她舍不得。

  未成想昨夜她竟然昏厥不醒,才累得此事捅到建宁侯那边去,她的病也闹得阖府皆知,心思斗转,她冷声说:“侯爷,花卿是我的孩儿,他的事我亲自管,亲自教。全都退下!”她看向四周平静的说:“若嫌我还死不了,侯爷就继续命人守在此处。”

  众人听闻此话,一时也不敢停留,纷纷迅速退下。有道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医官虽是听命于建宁侯,可此时夫妻拌嘴,他留在这里纵使是,也只能落下不是。

  寿春县主身子本就虚弱,何况又生一场气,此时更是不好,便是连勉力支撑的力气也没了。她身子一软歪到在卓枝怀里,卓枝抱住她起身向汝惠堂走去,此时什么嫡亲,什么医官,这些一个她也不关心了,卓枝低声告罪:“阿爷,容儿先行退下。”话罢她转身走向汝惠堂。

  汝惠堂不比清和堂那般春花灿烂,到处遍植高大的乔木,今日本就遭了一场倒春寒,这满园树木反倒更添几分寒凉。甫踏进月洞门,便觉阵阵凉意沁骨,今晨卓枝披衣而起,穿的单薄,这会子倒觉得有几分冬天的意味。

  她迈入里间,寿春县主虚弱的阻止:“就在长榻上罢。”寿春县主枕着玉色迎枕,低声劝:“花卿,去请你阿爷进来。”眼见卓枝掀帘迈出去,她缓缓直起身子,望向守在门外的常阿姐,轻声说:“着人将瓶儿带进来。”

  瓶儿自昨夜后便被拘在后厢,倒也没人为难,只是瓶儿是建宁侯府家生子,她自幼就跟在卓枝身畔。卓枝喜爱她,连带着寿春县主也待她青眼有加,寻常府里娘子身边的大丫头都有个别名,唤作“副娘子”。她在建宁侯便是如此,是以昨日见到寿春县主发病昏厥,她心中有几多难受不安,更是不提。

  诚惶诚恐过了大半宿,终于远处有人声,瓶儿扒着门缝向外看,只见来人正是常阿姐。

  常阿姐打开门锁,对她说:“娘子令我带你去汝惠堂。”瓶儿垂目跟着常阿姐上前,一路来到了汝惠堂。院内安静空旷,一个人也无。常阿姐站在廊下,低声回禀:“娘子,瓶儿来了。”

  堂内咳嗽声渐息渐止,良久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领她进来吧。”

  瓶儿头一次踏进汝惠堂内室。

  她忐忑的站在屏风外,只见六扇素纱檀香屏后映出几人的影子。模模糊糊看不分明,歪到在长榻上的应当是寿春县主,而建宁侯负手站在屏风前,卓枝跪坐在脚踏旁,枕着寿春县主的膝......她赶忙低下眼睛,行了个福礼,声若蚊蚋:“县主娘娘金安,侯爷安好,郎君安好。”

  闻声,寿春县主支起身子半坐着,她望向素屏,声音低之又低问:“瓶儿,你和花卿主仆一场,多余的话也就不说了。明日启程,日后你就留在寿春看县主府吧。”

  为何要遣走瓶儿?

  卓枝尚未来得及言语,就听建宁侯侧目看过来,沉声说道:“妇人之仁,不过是个奴婢,也值得你费心劳神?”

  寿春县主沉默不语,卓枝低声道:“这是缘何?”可是建宁侯并不理会她,反是大步迈出汝惠堂,高声唤道:“来人,这奴婢欺下犯上,罚她军杖五十!若挨杖后还有命在,就交由老刘发卖出去罢。”

  宋侍卫一行本就远远守在院外,听闻此命令,几个军汉上前,拎小鸡似的一把掐住瓶儿,将她扔到行刑凳上,眼瞧着板子就要落下。

  杖挞五十......

  莫说瓶儿不过二八年岁,就算青年壮汉也受不住五十杖,这分明就是要她的命。

  卓枝起身奔向院内,可是赶不及,第一杖已然落下。瓶儿惨叫声就在耳边响起,卓枝上前挡住瓶儿,高声呼道:“阿爷,饶了瓶儿罢,她究竟做错了什么?”

  行刑的军汉见到卓枝挡在罪奴前......侯爷下令杖责奴婢,可没下令杖责郎君,他们俩对视一眼皆停下了手。建宁侯看也不看,沉声说:“继续打!”军汉领了命令,手下也不犹豫,当即几杖下来,重重落在卓枝肩上背上。

  那行刑的木杖落得又急又快,骤然遭遇重击,卓枝浑身僵滞不动,豆大的汗珠瞬间从额上落在耳畔脸侧,她支撑不住痛苦,只得勉力咬紧下唇,一声不发,生怕又被寿春县主听见。建宁侯见此更怒,他大手一挥,连叹了几声好:“好,逞英雄好汉,继续打!”

  瓶儿惊喘,哭着说:“郎君,郎君是我奴婢坏了县主娘娘,奴婢不该胡说八道......”

  建宁侯不理会这厢混乱,他俯视着卓枝,见她满目仓皇,哂笑片刻道:“你做下什么好事,自己竟不知道了?我怎么养出你这般不知廉耻的东西......”

  汝惠堂的青窗半开合着,忽然一只錾刻莲花金盏从窗内掷出来,寿春县主带着薄怒的声音突然响起:“侯爷,你若不认花卿,自然不需管教她。何况养不教父母之过,皆是我的过错。”

  就在这一瞬间,建宁侯胸腔中充盈的怒火冷却了。

  他躬身拾起金盏,沉默半晌,顿时无比颓丧。他轻柔的摩挲着金盏莲花纹路,良久抬眼望着半张半合的青窗,好似能望见寿春县主一般,他了无生趣的说:“眉儿,错在我,我不该向圣人请旨,拆散你们,迫你下嫁于我。你的女儿,也是我不该管。”

  他声音又轻又低,这番话就像是一捧黄土,片刻间便消散在风中。建宁侯转身走出了汝惠堂,他身形依旧挺拔,很快绕过回廊边看不见了。

  “你若是我嫡亲的”

  “你的女儿”

  “我不该管”

  这些话简简单单,卓枝却好似怎么也理解不了。无论如何是气话吧,她不敢细想,也不愿意细想,只是不断的骗自己欲图接受。记忆之中建宁侯夫妇惯来相敬如宾,夫唱妇随,就连红脸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杖责之痛使她难忍不已,可心中的茫然无措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何况她现在仍不明白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她不敢去问,甚至一时间也不敢上前。唯恐说错话累的寿春县主情绪波荡,再加上方才挨了几杖,虽未伤及筋骨,但是肩背刺痛不已,隐隐感觉似是有些出血。这般惨状若教寿春县主看见,心中定会不好受。

  卓枝低声对常阿姐说:“常阿姐,劳你将医官请回来......”顿了一下,她忆及方才,轻声说:“侯在汝惠堂小花厅,若是有什么也方便。”说罢她吩咐瓶儿会清和堂,意图关起门细问。然后站在廊下,朗声道:“阿娘,我先回园子,梳洗过罢便来请安。”

  常阿姐却拦住她去路,低声道:“五娘子请你进去。”卓枝擦干净面庞上的残泪,又整了整衣衫,勉强使她看上去整洁些,这才掀帘慢慢走到寿春县主面前,她跪坐在矮榻边,仰目望着寿春县主。

  寿春县主俯身抱住卓枝,连声唤道:“花卿,乖孩子,我的女儿。”寿春县主抚了抚她的发:“花卿,阿娘相信你。据瓶儿说去岁清明那夜,东宫夜访清和堂......再加之前些日子,东宫递帖来访,当日我和侯爷都不在府中。你告诉阿娘,你们之间可曾越雷池一步?”

  什么意思?

  顿时卓枝呆住,她一时不明怎会问到此事,她摇头又缓缓点头。

  寿春县主见她如此,换了个问法:“他可知你是个女郎?”

  卓枝微微摇首。

  寿春县主抚住胸前长舒一口气,轻声问:“瓶儿说,去岁清明节东宫离开后,吩咐她你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