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2 / 2)


  昨日贺岚还回府说,顾淮又病了。

  昭昭叹了口气,是她思虑不周了,“是昭昭冒进了。”

  顾贵妃又道:“朝廷如今尚且还能做成的事情,也不必让民间百姓操心。”

  “民间筹善款一事不急。”

  昭昭起身屈膝行礼道:“是,昭昭受教了。”

  顾贵妃留昭昭用过了一回茶点,才道:“今日无甚大事,你自休息一日,且去吧。”昭昭依言退下,今日她还要去长寿宫给太后念凉州来的信。

  宫女轻手轻脚撤下碗碟。

  莲心一边为顾贵妃按揉着头上穴位,一边道:“娘娘,您何不答应了侯夫人的请求,劝说世子回府去住?毕竟世子爷老住在别院,旁人难免会对侯府说闲话。”

  忠义侯府到底是娘家,被旁人说嘴,也是给娘娘脸上抹黑,莲心难免觉着不妥当。

  顾贵妃轻叹了一口气,“她若真心想要阿晏回去,就不该来求本宫,而是应该亲自去给阿晏赔礼道歉。”

  “阿晏同大哥这些年关系越来越僵,焉不知其中,她添油加醋了多少东西。“

  家有妒妇,实在是祸家的根源。

  莲心还想再劝,顾贵妃却道:“阿晏的病,同府中的名声比起来,本宫宁愿他如今能在别院中安心养病。”

  顾贵妃眼中又浮起了点儿笑意来,“他如今住在别院,想来比住在侯府,能更开心些。”

  “于他养病多有益处。”

  她那侄儿心思深沉,时常连她都琢磨不透在想些什么。

  不过她好想找到了能够拉一把侄儿的法子。

  “此事不必再提,你也不必想方设法给侯夫人求情了。”

  莲心手上力度不减,轻声道:“是,婢子明白。”

  *

  长寿宫里,太后看完了高义公主给她写的信,又看过了一回高义公主同信一道送入宫中的东西,难免心中有几分伤怀,连带着对外孙女又多了几分关切。

  昭昭侍奉着太后用药,太后推了勺子,只道:“你如今整日里为了朝事发愁,那你可有发愁你自己的事?”她不插手前朝那些事儿,也不过问自宣帝下诏让昭昭御前听笔后,朝中大臣对昭昭多少不满,昭昭愣是像不知道一般。

  太后难免叹道,这孩子未免太心大了。

  昭昭一愣,“外祖母,您指的是?”她如今挺好的呀,没有什么可发愁的。

  她的态度实在鲜明,太后就更发愁了。

  “你可记着你今年就已经十七岁了,长安闺秀定亲的年纪也就这两年,你的婚事该如何是好?”太后发愁的看着她。

  高义公主信中写了既然昭昭的夫婿只能在长安选,她同镇北王又远在凉州,希望太后能替昭昭撑腰,仔细选选夫婿人选。

  “外祖母,我这不刚十六岁么。”昭昭笑道,她明明才过了十六岁生辰不久,就因为翻年,成了十七岁的人了。

  “别贫嘴,哀家同你说正事呢。”

  昭昭忙收敛了撒娇,劝慰道:“那您先把药喝了,您才有精神教训昭昭呀。”太后是老人家常见的病,深冬时节总是难挨。

  太后用过药,语重心长道:“行了,你还不知道你如今的婚事有多艰难?你既打算让夫婿入赘,便叫长安大半好男儿望而却步,如今你又走到前朝,你觉着还剩下多少好男儿?”

  “你自身出众是你的本事,哀家也不会劝你重回后宅。”

  “只是你得想想,你要去哪儿找到那一位符合你心意的夫婿呢?”

  太后越说越精神。

  “这世上的好男儿,谁家不抢着先将家中闺女与他的婚事定下。”

  太后话音一顿,“阿晏倒是其中佼佼者。”

  “他若肯娶妻,满长安的媒婆恐是要踏破了顾家的门槛。”

  “若非他寿岁……”

  “他倒是与你很相配。”自家的孩子是怎么看都是世上最好的。

  昭昭一愣,好端端的太后怎么也提起了顾淮。

  许是因为先前顾贵妃提到过,而今太后又提起,叫昭昭忽而生出了几分哭笑不得。

  “外祖母……”

  想着太后对顾淮实在太喜爱,昭昭便顺势岔开话题,“顾世子到底得的什么病,为何药石无医?”

  太后像是想起了些什么来,“阿晏同清河自小长在宫中,也算是哀家看着长大的。”

  “哀家活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长相完全一样的双生子。”

  太后感慨道。

  “可我从前,这世上的双生子,总是有不同之处。”

  太后点了点头,“这兄弟二人,长相一模一样,只性格是南辕北辙。”

  “清河性子闹腾的很,阿晏性子沉静,一个像皮猴儿,整日里带着玩伴到处跑,一个性子沉静,平日里最爱看书下棋练琴。”

  “清河溺水早夭那年,阿晏也生了一场大病,自此就落下了难解的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