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2 / 2)

  梁小宸不知道李彬在难过什么,只能屁颠屁颠跟着李彬一起,一大一小坐在耶律楚材帐前,两手托腮,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

  耶律楚材一回来就看到了这幅景象,见这些快成年的少年们还如此幼稚忙过去问怎么了。李彬见了便宜师伯自然是将心中烦恼一一道出。

  耶律楚材听后笑笑,“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区区小事,早跟师伯说就好了。”

  “真的?!您有办法?”李彬眼前一亮,着急忙慌地去拉耶律楚材的袖子。

  耶律楚材到了这把年纪,喜欢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他虽然嘴上叫李彬徒侄,其实这些天相处早已把他当成亲徒弟对待了。

  “明日寿宴我需要个随侍的童子,你随我去如何?”

  “好好好!”李彬乐得一蹦三尺高,可笑了一会儿又想起来,自己倒是潇洒快活了,留下崔彧和梁小宸可怎么办,大家都是好兄弟,不能这么没义气。

  崔彧何等精明,一眼看穿了李彬在想啥,轻咳一声幽幽道,“咳……蛮子吃饭有什么好看的?要是我我宁愿在床上补觉也不会去。”

  “师伯可没说带你去!”李彬朝他吐舌头。

  梁小宸也乖乖写下字,说自己还得去核对下周粮食数目,要李彬好好去玩。

  李彬对这两位兄弟的表现满意极了,夸下海口一定要从寿宴上带点稀罕东西回来给他们。

  次日清晨李彬还在梦中便被沉重的号角声惊醒。本想再赖一会儿床,可想起今日有热闹可看,李彬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洗漱一气呵成。那衣服是耶律楚材特意拿来的下人穿的短褂,为了遮盖那头金发还特意为他准备了头巾。李彬穿戴好照照镜子,人靠衣服马靠鞍,这样一番打扮,果真有副侍酒小童子的模样。

  蒙古人凡重大节日首先便是要祭天,祭台上供着牛羊,美酒等物,窝阔台身着白衣白帽跪在中间,跪拜蒙古人信仰的长生天腾格里大神。祭台四周几十个脸上抹得花花绿绿的萨满祭司,身着各色布条似的法衣,环佩叮当,赤着脚扭来扭去,跳些李彬也说不上名字的舞蹈,布条飞扬,火把乱舞,一时间李彬只觉得眼花缭乱。

  跳完舞之后,再由其中打扮最华丽,脸上涂抹最多的祭司长似的人物将一勺烈酒淋在大汗身上,寓意去祸消灾,百鬼莫近。

  一套繁琐礼节下来,李彬腿都快站麻了。等大汗祭天完毕,又出来些蒙古男人手持弯刀跳着刀马舞,男人跳完之后又换成女人跳,李彬看得直打瞌睡。好不容易捱到仪式完毕,窝阔台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大帐。

  李彬跟在耶律楚材的后头溜进了大帐。大汗进帐落座后便由各路宗王各位大臣向大汗拜寿进献寿礼。

  李彬用鼻子想也知道寿礼无非就是什么奇珍异宝,稀奇玩物,再多就是什么武器匕首之类的。李彬在家时这些玩意儿都已经看腻了,比起物件来他倒是对前来祝寿的人更感兴趣。

  比如说拔都。

  李彬前两次见他都是披头散发,一身黑衣,看起来就如同普通牧民般。今日他叔叔生日,也不知会穿什么出席这等场合。李彬摇头晃脑,有意识地在众多宗王王子中寻找拔都的身影。

  他的眼神快速地扫过整个大帐,最后落在了坐在窝阔台左手边第一个年轻男人的身上。

  那人不似其他人大喊大叫或高声交谈,只低头闷坐,额前的头发都向后梳去,亮出黝黑光洁的额头,在脑后扎成一绺一绺的小辫子,露出左边耳垂上一金色耳环。

  他肤色黝黑两颧发红,一对凤眼低垂不知在想什么。

  噗——不是拔都又是哪个?

  李彬一看那满头的小辫子就想笑,再仔细一瞧,他一身宝蓝色右衽袍子,金丝刺绣配上金丝勾线,领边的盘扣还是两颗拇指大的珍珠,如同个有钱没处花的富家老爷一般,配上他不苟言笑的神情害得李彬差点大笑出声。

  李彬憋住笑意又去看其他熟人。果不其然,蒙哥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原先鸟窝似的头发编成几个绺麻花辫,一身绛紫色王子礼服,露出来的脖子和脸比上次见他白净不少,显然事先洗了澡。蒙哥旁边坐的便是贵由,贵由作为窝阔台的长子如此重要的场合当然不能糊弄,那一身穿着一看便是重新量体裁剪的袍子,用的是顶级的绸缎,新马靴锃光瓦亮,靴筒处还镶着几颗屁用都没有的宝石。

  啧啧啧,骚包……

  再往台上一瞧,窝阔台身边坐着皇后脱列哥那,她今天亦是盛装出席,面上妆容精致,头顶带了个高尖的帽子,身上的坎肩比第一次见她时还大还宽,李彬总觉得那坎肩的尖角会将窝阔台戳死。

  王公大臣们挨个上前敬酒献寿礼,和李彬所想相差无几,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些玩意儿。他见窝阔台始终是一副咧嘴的笑颜模样,不禁有些心疼他,当大汗也是够辛苦的。拔都送了叔叔一把专人打造的匕首,刀鞘是用金子造的通体金光闪烁,不过金子质软想必里面是加了黄铜,中间镶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宝石,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李彬看得直摇头,这玩意儿忒俗。

  李彬只对拔都比较感兴趣,别人送了什么他也没仔细一一品评,倒是自己的师伯送了他当做传家宝的画——那是宋国的徽宗皇帝亲笔所画《听琴图》,耶律楚材从一金国商人那高价买下来的,平日里极其宝贝,连李彬也鲜少见到。今日耶律楚材大手一挥竟是将这画送了出去,李彬颇觉得可惜,想窝阔台骑马打仗是个好手,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几个汉字说不定都写不出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值得吗?李彬见师伯将那副稀世名画呈上,又恭恭敬敬退至原位,不多话也无甚炫耀的神色,一如平日里风轻云淡的模样。

  李彬虽然在学堂里学过什么君为臣纲之类的,不过他向来都嗤之以鼻,于他而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比不上“食君俸禄,忠君之事”。他眼见耶律楚材刚过半百就已白了头发胡须,每日里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恨不得埋在公文里。又想起师伯也是成吉思汗去世前的托孤大臣,颇有点三国时蜀汉名相诸葛孔明的意思。

  对于想不通的事,李彬向来是抱着多想无益的态度,所以也就不去思考值不值这种问题,安心做起今日的侍酒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