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4.现实的浪漫(2 / 2)


  但也有不少人是因为信背后的故事而驻足──其中一个摊贩的老闆正在跟一对夫妻分享一封来自十九世纪信件的故事,霄恩听闻便靠了上去,老闆温润的嗓音自然也进了叶绍黎耳里。

  那凄美的往事令叶绍黎联想起罗曼史小说,家世不对等的男女主角在两方家族百般阻挠下,为了捍卫爱情只好选择私奔。好不容易在一起后战争却爆发,男主角被迫到前线作战,期间女主角写了好几封信给战场上的爱人,最后她得到的唯一回信竟是爱人战死的消息。

  尔后可想而知,为了跟她的爱人在一起,女主角必定会选择那条最终的道路,因为这非常合理。倘若这世界上唯一能给她爱与希望的人不在了,那还有什么理由能让她留下?

  寻死就是自私的表现吗?假如她的死亡会让亲友难过,为何当初和现在又将她的痛苦视而不见?叶绍黎无法自制忿忿地想。

  而就如同叶绍黎心里猜想,老闆清润的声线夹带一丝哀戚,名叫诺娃的信件主人留下了他此刻拿在手中的两封遗书,一封给家人,另一封给了她的爱人。

  「哦呜,命运真是造化弄人。」那对夫妻感慨道。

  很显然,在场有听进故事的人都跟这对夫妻的想法一致。摊贩老闆为了激起观光客的购物慾,打算转换一下这凝重的氛围,放下两封破旧的遗书,翻出另一封装饰华丽的信。

  未料,老闆才刚收起的遗书被另一隻手抽了出来,那隻手的主人用他低磁的嗓音盖过老闆接续分享的故事。

  「我想你错了,我有证据合理推测诺娃女士和他的爱人不只没死,还相伴度过馀生。」

  过于肯定的语气剎那冲淡了喟叹,叶绍黎的心跳无预警漏了一拍,戒备着街道稍有分神。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非常清楚辛格的能言善道是建立在一定事实之下,否则自己也不会受他随心摆弄。

  纵使如此,叶绍黎仍免不了出现和摊贩老闆相同的怀疑。

  只见摊贩老闆焦急指着信上的文字说:「这、这不可能先生!信里明明写得很清楚,诺娃女士过度思念爱人选择投河自尽,请家人忘掉她;另一封给他爱人的信也写着他们终于能永不分离。这故事可不是我捏造的,先生。」

  这下,不只是方才聆听故事的夫妻,就连其他客人和摊贩老闆也都聚集过来,好奇辛格要如何反转这已成定局的结局。

  没错,为什么你能坚定他们活着相伴馀生?

  「抓不到重点也不怪你们。」开始说明之前,辛格按照惯例嘲讽一番,才不慌不忙解释起来:「战场前线非常混乱,军事情报都很难送达了更何况普通的信。而且战争一死几千几万人,失踪还是死亡很难判断,更有可能误传,甚至放假消息。我想诺娃女士很相信自己的爱人,她对爱人战死的消息抱着怀疑态度。」

  辛格一手叉在腰上,自信满满,「再说了,如果诺娃女士的爱人死了她干嘛还写遗书给他?所以我推测,诺娃女士只是去寻找真相,给爱人的遗书一方面为了掩家人的耳目,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告诉回来找她的爱人她没有自杀,她还在某处等他相聚。」

  「这怎么可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老闆几乎要盯穿那两封信。

  「她写了暗号。」辛格比划着诺娃写给爱人那封信开头的每个字,其他人凑过来细读,拼起来正是「我在cwa等你」。

  围绕辛格的人群中,有人像是要证明辛格所言不假立刻跳出说:「这个缩写名称是我们国家那间很有名的教堂阿!」

  也就是说,聪明的诺娃女士调查后得知爱人战死的消息是家人刻意造假,便想出这么一套解方。

  「原来真实情况是这样!」

  「不是悲剧真是太好了。」

  类似如此的言论和评价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很快地诺娃女士陈年的信就这样被收藏家买走了。

  人群散了后,霄恩带着稀奇的目光凝视辛格。「想不到你是那么浪漫的人。」

  辛格轻挑勾起嘴角,「艺术家还是分很多种的,与其沉醉在悲惨的浪漫之中,我情愿相信现实。他们活下来,却要面对战争后的经济萧条、瘟疫和更多问题,真的是好的吗?」

  「但至少他们在一起了。」米科尔说。亦是叶绍黎的默念。

  至少他们在一起了,在多苦难都比不上孤寂所带来的痛楚,这点叶绍黎比谁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