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1 / 2)





  这个年,盛致清过的好,傅自白过的好,陇西的百姓过得好。但有些人就煎熬了。

  “听宫里的人说,齐国武这个莽夫想要改田制、废中正?”

  崔家大院里,灯火通明。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王家、卢家、郑家各家主齐聚一堂。

  “哼,不过是个泥腿子,半点传承没有的山野草民,不过一朝得势就敢这般对你我。要真让他稳住了还行?”上好的青瓷盏从郑通手里掷出,瞬间四分五裂。

  侍女默默上前收拾,卢廷和事佬般劝他,“消消气,我们现在不就是在商量嘛。这样的泥腿子,换一个就是了。有什么值得你生那么大的气。”

  世家大族,传承千年。自然是看不起这个靠武力坐上皇位的皇帝,而今对于只掌了军权的武帝,也不过是见不得他对世家不够尊重,世家又怎么会把对方当对手呢。

  远在京城的暗流涌动,盛致清不知道,但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却早早的参入其中。

  一纸提案从延州落到皇帝案头,一场改天换日的变革在正月开启。

  盛致清舒舒服服过了一个年,带着热情高涨的商队开启新一年的征程。

  “什么?佃户可开荒自留,五年内不用交税?”

  “农工商匠可通过朝廷考核向上升级?”

  “除盐铁等物,其余均许自由买卖?”

  “所有税收皆降一成?”

  靠这傅自白的路子,盛致清每个月都可以看到当月的邸报,也就是现代的报纸。只不过上面写的是官府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而已。

  “对,这是新科状元宋笥宴提出的,盛少侠觉得怎么样?”三人围坐,傅自白和魏尚文都在等着她回答。

  闭上嘴巴,盛致清哑然,“这是疯了吗,这位宋状元是打算踩着天底下的世家来扬名吗?”

  盛致清敬佩,就算她这种历史白痴都知道,这些提案就是踩在世家头上蹦迪。但若是做得好了,也的确有利于朝廷治安和百姓生活。

  不过真的太激进了。

  “盛少侠觉得这是宋状元想要扬名才这样干 ?”饶是知道盛致清不是这个意思,魏尚文嘴巴上也不肯放过她。

  硬邦邦的语气让盛致清一愣,解释,“这当然不是,要是没有皇帝的支持,怎么可能成为朝廷政策下发下来啊。这个状元不过皇帝手里的刀而已。”

  “不过也是,世家和皇权一直都是不可以调和的。大齐这位武帝陛下是战马上打的天下,受得了世家的鸟气才奇了怪了呢。”盛致清若有所思的说,丝毫不知旁边两人的惊骇,“现在搞改革是急了点,但枪杆子里出政权,趁军权在手里,就应该把这些人摁到地上才对。”

  “我的祖宗,”魏尚文大惊失色,想要一把捂住她的嘴,紧张的看了周围一圈,咬牙道:“盛少侠,这是将军府不是江湖。你说这个小心世家先把我们几个摁下去了。”

  “声音小着呢,周围没有人。”盛致清皱眉,把他的手截住。

  暗自恼恨自己嘴快。怎么又忘记了古代没有言论自由呢。

  像是察觉到盛致清的想法,傅自白不顾好友的白眼,对她承诺道:“无事,少侠在我将军府均可畅所欲言,不必守那些规矩。”

  傅自白脑中越发清明,话里都带着畅快,“,少侠说的对,枪杆子里出政权。多少钱财声望都是虚的,凭陛下手里的八十万军权,那帮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有什么抵抗的能力。”

  听不懂枪杆子,不碍两人明白这话的意思。

  与傅自白的乐观不一样,魏尚文知道治理一个国家远远不是那么一回事,“把这些人都杀了,谁来管理国家?你吗?还是我?还是那些大字不识的将士?”

  “大齐有三十二个州府,州府之下有县,县里有村镇。财政、民生,你认为少了世家谁来治理?”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确实是世家有恃无恐的地方。

  “那就多开科举,多建书院咯。人人都识字,人人都读书,还怕找不到管理国家的人才?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现在不做,二十年后还不是一样。”

  盛致清搞不明白,要说佃户开荒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可能会让世家的佃户流失,碰到他们利益让他们反对。但科举是早就有的,且规模也不算小,为什么大齐的皇帝不把它利用呢?

  世家的人再有学识,也比不上自己培养的啊。

  傅魏两人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