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林家璟玉逆袭记_132(1 / 2)





  姜义是家中独子,父亲是书院山长,母亲是官家小姐,探春攀不上。何泽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大家族里的庶女,为了何泽以后的前程,他母亲更愿选懂得主持中馈、帮衬夫婿的嫡女,探春的教养跟不上。

  林璟玉夹杂着赞赏的道:“表妹玲珑心思。”

  黛玉和刘济源的婚事已经落实了,林璟玉对冯子健便没那么在意了。

  探春低着头没说话。对于女儿家来说,婚事比投胎还重要,她比不得林妹妹好命,有个亲兄长千般算计处处谋划,她只能放手一搏。她输了,也大不过绞了头发去庙里做姑子。

  想起老祖宗和她母亲商量好的事情,探春升起的羞愧便荡然无存了。皇家的妾,那也是妾。同是荣国府的女儿,凭什么只因为贾元春一句‘手上无子,势单力薄’,她就要进宫去给贾元春当宫婢。

  她不信命!

  “如卿,还要麻烦你送贾姑娘回府。”

  林璟玉看了一眼探春,淡淡道:“我上完香,要护送我妹妹回去。”

  春寒料峭,刘济源半侧身站在风口给黛玉挡风,也恰好挡住了冯子健。林璟玉和冯子健说话,没有林璟玉从中作梗,找着机会的刘济源柔声跟黛玉说着昨日除夕京城的盛况。连眼神都没分给林璟玉、探春和冯子健三人。

  林璟玉转过头的时候,刘济源正说到他兄长的田犬有了幼崽,温和伶俐,雪白的毛茸茸一团,像团起来的雪球。

  “我怎么记得你兄长的猎犬毛色黝黑,养得油光水滑的。”

  被林璟玉处处刁难,刘济源经验丰富,立马机智应答:“另外那只是雪白的,这只幼崽心情很温和,不咬人的。”

  “它倒是挺会挑着长。”林璟玉不予置评,见探春倔强里难掩紧张忐忑,记得她待黛玉的好,抬手帮了她一把,“子健,你送佛送到西,便护送表妹回去吧,我打发人跟你们一道。”

  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探春,林璟玉叹道:“你总要给人个交代,这事宜早不宜迟,若不然女儿家的闺誉比性命要紧得多。”

  “是我想茬了。”冯子健偏头对脸色煞白的探春解释道:“我本想先准备妥当再上府正式提亲的。”

  “你们先在法华寺里等一等,表妹的丫鬟回去报信,外祖母打发来接表妹的马车应该要到了。”

  冯子健和探春齐点头,林璟玉将语箫和几个丫鬟婆子留了下来陪着探春等。让她们送探春上马车就回林府。荣国府的那摊子,他就不掺和了。

  黛玉在雪雁几个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刘济源踟蹰了一下,顶着林璟玉如针扎的视线,柔声问:“林姑娘,幼崽很温和,你,你要不要养着逗趣?”

  他所有的铺垫,便只为问这么一句。

  黛玉进了马车之后,雪雁为黛玉除了纬帽。听到刘济源这话,对黛玉做了个‘呆子’的口型,被羞得满面通红的黛玉拧了一把。黛玉轻轻掀起轿帘的小角,轻声道:“好”

  轿帘每一次的轻微晃动,都能牵动全部的心神。问话时的所有犹豫踟蹰,都在为如玉的面颊上仔细染上胭脂。

  旁观的林璟玉忽然觉得,最美不过少年慕艾。

  ☆、第125章

  自大年初一之后,林璟玉便放下了所有繁碎琐事,专心备战二月的春闱。

  元宵佳节是荣国府省亲的日子,正月初二回娘家,既然说了不沾荣国府里的尘土,林璟玉自然没打算腆着脸去捧臭脚。本着面子上的情分,打发人送了些年礼去便是了。

  贾母拉不下这个脸,薛宝钗走迂回路线,让她身边的大丫鬟请黛玉元宵佳节到荣国府里说话。林璟玉替黛玉拒绝了,既然定了亲,自然便要留在府里绣嫁妆。黛玉要管家,帮林璟玉打点春闱前的准备,她又坚持要自己绣嫁妆,时间真不太富裕。

  林璟玉只说了定下了亲事和大致的日期,却连和谁家定亲都没言明,只说请期之后会向荣国府里发帖子。至于贾母的心思,林璟玉就不在意了。林璟玉觉得,贾母恐怕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

  自正月初八开始,就有太监出来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带了许多小太监隔重关防,挡围幕,指使贾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重重礼仪。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马司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监督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直到正月十四,才准备停妥。

  荣国府忙得脚不沾地,林府也没闲着。年前林璟玉便去信回了苏州,让林伯将黛玉的嫁妆拾掇出来,当初他父亲母亲准备了不少,早些年攒下的布匹木材都要送到京城里做衣裳打家具,这些都是需要功夫的。来了京城之后,这几年他在京城攒下了些,也要看看是不是准备重了。

  最重要的是,南方有风俗,大户人家生女婴后,便在院子里种,女子十三四岁,树亭亭如盖,冰人便知这家有适龄女儿,可上门提亲。等女儿出嫁时便将树,砍下做成两个木箱,装上两箱丝绸作嫁妆,犬两厢厮守’之意。

  等他和刘济源春闱名次出来之后,若他能高中,那女儿红和他父亲埋在桂花树下的酒倒是可以一道送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