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到六零当恩人的后妈第11节(1 / 2)





  钱淑红叹气:“大队长那边的赔偿费有安排吗?”

  “有的,大队长说给二十,再加上你借给我的五块钱,还有我把家里的猪转给林阿婆家,他们给的二十块,一共有四十五了,我也不知道够不够。”朱安心事重重道。

  钱淑红听到朱安把养了四个月的猪转给林老太家的时候有些意外,不过也理解,他们去县城了,家里的猪没有人养了,林老太家在他们家隔壁,确实最适合接手的。

  “不过不够的话,我会向县政府去请求帮助的,婶子不用担心。”朱安在钱淑红还没说出安慰的话时,语出惊人。

  “什……什么意思啊?县政府会帮助?”钱淑红有些懵,她怎么就听不懂啊。

  朱安文静中带着一抹坚毅:“小琛的爹是光荣又伟大的军人同志,小琛生病付不起医药费,我想县政府会帮忙的。而且,我也不是白要县政府的钱,我只是想借一下,等我毕业有了工作之后,我会把钱还给县政府的。”

  钱淑红惊呆了,她虽然是妇女主任,但也只是在村里性格泼辣了一些,本质上还是老实的老百姓,去县政府借钱这种事情,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就是我有些担心,我向县政府借钱了,那么小琛在任家的遭遇县委领导肯定会知道。这样一来,县委肯定会通知公社,公社那边知道之后可能会批评我们大队,到时候会影响我们大队的名声吧?”朱安有些为难道。

  朱安的演技不错,这是前世在孤儿院长大学会的。再加上小朱安长得白净又文气,在别人看来,像极了坚强的小白花,很容易引起人的同情心。

  钱淑红也不由的皱眉了,如果被公社批评这可是大事情,不仅会失去评选先进大队的资格,恐怕也会被其他的生产大队嘲笑。想到这里,钱淑红道:“这事情我会和大队长反应,如果医药费不够,必须得任家赔偿。任家在昨天还收了你120块钱呢,怎么可能没钱?”

  朱安点到为止,也没有多说。接着,她又把淘箩里的碗拿出来,里面有四个鸡肾、四个鸡胃,“对了婶子,我昨天把家里的四只鸡杀了,这是一些鸡杂,我们家三个人吃不光,所以给你们家添个菜。”

  钱淑红本来想拒绝的,听到朱安说家里吃不光,又想到四只鸡鸡杂确实不少,这个日子又不耐放,于是就痛快的收了:“那婶子就不客气了,你等一下,我去把这些倒出来。”说着,她进了屋子里,没过一会儿,拿着空碗出来了,碗也已经洗过了。

  朱安接了碗,也没有和钱淑红多寒暄,就去了大队长家。

  大队长家也在吃饭,见朱安来了,大队长就带着她去了村委办公室,去村委办公室前,朱安把四根鸡肠给了大队长家,说的还是家里吃不光怕坏了的说词。

  到了村委办公室,大队长给了朱安二十块,她再写了一张说明情况的收条,就回了朱家。

  朱安回到朱家没多久,大队长的儿子架着牛车来了。

  作者有话说:

  小天使们好,本文明天开始入v啦!

  第19章

  ◎三合一◎

  大队长的儿子叫钱大富, 他一到朱家,已经整理好东西的朱家人就开始搬行李了。还没搬上几件,林老太带着儿媳妇、钱淑红带着她男人郑文明也过来帮忙了。

  看似在院子里放了一堆的行李其实很简单的,除了阁楼里搬下来的粮食之外, 也就三个人穿的衣服、缝纫机和被褥。县城的家里是有衣服和被褥的, 一切生活用品都齐全。但是自从今年二月份朱母过世, 县城那边就没有住过人,所以那边的被褥需要洗过晒过才能用,那就干脆从乡下带走了。

  等所有东西都搬上牛车之后,朱安和任见琛爬上牛车,朱大宝骑自行车。

  “小安,如果在县城遇见困难遇见麻烦了, 记得回大队来,咱们家里有人, 可以一起想办法。”钱淑红叮嘱。

  “淑红说的对,还有家里你放心, 有我们看着呢。”林老太也附和道。

  “谢谢婶子、谢谢阿婆, 我知道了,这段时间谢谢你们对我们两兄妹的关照,等有空了我会回来看你们的。”朱安感性的道。

  朱大宝则骑着自行车好脾气的看着大家。

  任见琛坐在牛车上, 看看众人、又看看四周,眼睛里流露出一丝丝的迷茫。两天前, 他还要被大伯母送走,可现在他要跟着姨姨和舅舅去县城了。县城对乡下人来说,是向往的地方, 是遥不可及的地方, 家里如果有个县城的亲戚, 那够让对方吹嘘骄傲的。可对五岁又从来也有离开过生产大队的他来说,是让他陌生、让他不知所措,甚至让他有些害怕的地方。

  任见琛的小手,不由自主的抓住了自己的衣服。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愿意向前走。

  ……

  朱家在县城有个小四合院,在县城的胡同巷里,那一带的房子都是小四合院,密密麻麻的。这小四合院是外公留下的,因为是民国时的房子,所以这房子有些年代了,不过朱父朱母在世的时候,修缮过房子。

  下午的胡同巷里并不安静,一条条的巷子里,有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也有大人们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安静,但是也不吵闹,只是比农村多了一些人间烟火味,有当下老百姓的生活气氛。

  当牛车进入胡同巷的时候,倒是引来了路人的注意。

  “是小安回来了。”巷子里几个聊天的人看见了,不由的打量他们,其中一个老婆子更是打了招呼。

  钱大福见有人打招呼了,就停下了牛车。

  能住在这胡同巷里的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再加上外公以前是大夫,又开过药房,给很多人看过病,所以也算是这一带比较出名的人了。而朱安又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自然有不少老人还认得她。且每个月朱母也会来城里,要么陪读书的女儿住上几天,要么去领居民福利。

  “秦阿婆。”朱安叫了一声。

  “朱安啊,这半年来怎么没见你娘啊?”又一个老太太问道,“我这段时间身体有些不利索,还想着等你娘过来让她给我看看的。”

  说起朱母,朱安的眼眶一红,可能是这具身体留下来的感情反应,她声音有些沙哑的开口:“我妈在二月份的时候生病去了。”三月份和四月份的居民福利还是小朱安带着朱大宝去领的,因为小朱安拿不动,领了福利之后,兄妹俩就骑着自行车回大队了,所以巷子里的邻居们也不知道朱母去世的事情。

  “什么?”几个聊天的人一震。

  “这……这好好的怎么就……”秦阿婆也不知道怎么问。

  朱安扯出一个笑,没说原因:“阿婆,我们先回家了,有空再和大家聊。”

  “哎……哎……”

  牛车又动了起来,秦阿婆等人看着牛车的影子不由的有些发愣。有人还嘀咕着:“这琼娘好端端的怎么就?”

  琼娘是朱母的名字,身为县城里的姑娘,又是大夫家的独生女,朱母不仅读过书,还因为生母去世的早,父亲没有再娶,所以朱母又从小收拾家里,照顾父亲,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老一辈的眼中是个勤快又伶俐的姑娘,这一带的长辈里喜欢她的还不少。所以听到她已经去了的消息,这几个人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

  “是不是小朱欺负她了?”有人道。

  “这不可能,我之前每次见到她,她都精神着呢。而且小朱看上去也挺老实的一个人,琼娘能看上他,可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他敢欺负她。”

  “可你们看,小安和大宝两兄妹带着满家当的东西来了,也没见小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