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0.第 100 章(2 / 2)

赵璜跟着嘿嘿一笑,摆手道:“这原来本是杨廷和择了人选,姿态摆足了等小皇帝进宫,结果皇上直接起了打道回府的心思,这不就倒转了吗!”

徐阶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也附和道:“倒成了一群人巴望着他做皇帝了。”

从被施舍者扭转成被祈求者,皇上少年时就好手腕啊。

“后来杨廷和被呛得直接告老还乡,他儿子杨慎就上来继续当官,”赵璜夹了两筷子肉,边吃边道:“可了不得!这杨慎在京中有个外号,叫‘无书不读’,单论才学考究,当今这位王大人真未必赢的了他。”

“那文臣应该颇为服气啊,”徐阶不解道:“前头有杨首辅的荫庇,后头自己也盛名无双,这杨大人应该是朝中最混得开的人吧。”

赵璜思索着过去的事情,又闷了两口酒,才慢慢道来。

嘉靖二年一共发生了两桩事。

第一桩是请皇上入宫,进哪个门那纠结了一通。

第二桩是定夺皇上能不能尊自家亲生父母为太上皇和太后。

文臣们执意让皇上认朱厚照的父母为亲爹亲妈,就这看似荒诞的事情愣是扯了一年多。

一年里,张璁桂萼因礼议文章被召入京,混的风生水起。

一年里,杨廷和终于被斗的心力交瘁,直接辞官回乡。

说到底,皇上只是借着礼议之名,强行完成了一场权力的交接而已。

“杨廷和一走,这杨慎接手了没闹腾完的事情,联合七十余位大臣联名上书。”赵璜摇着手指道:“上书了还不够,他纠集了两百多个大臣,全都跪左顺门那静坐,完事了还捶门大哭,闹到了当天的正午呢。”

徐阶怔了一刻,讷讷道:“这两百多个若是连坐……怕也有些难度啊。”

皇上那时候才十七,手头没几个稳固的臣子可用,若是把大半个朝廷的高官都折腾了……

“皇上就做了一件事。”赵璜坐直了,神情里毫无醉意:“打。”

打到服气为止。

陆炳带着一众手下,直接当庭扒了裤子棍棒伺候。

一群人里面假哭的,估计后头都被揍到真哭了。

锦衣卫当时去了左顺门,一一的先把名字记下来,再对照着把人都关押入牢里,悉数廷杖。

——半个朝廷又如何,不顺服者都再揍一次!

最桀骜不驯的杨慎,直接被廷杖了三次,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定了,偏偏人家就是不咽气——还挺到如今皇上召他回来!

徐阶听完赵璜把前后讲完,沉默了好一阵子。

他缓缓地叹了口气,低低道:“这杨大人若是学不会低头,恐怕永无出头之日啊。”

文人风骨,有时候也只是华丽的累赘而已。

政权交替之间,肯定要多方势力洗牌,嘉靖皇帝这几年里换的换劝退的劝退,也算把控制权又抢了回来。

杨廷和年纪大了,使唤不动了,可他还有个儿子。

这杨慎,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一位啊!

论才学、论胆识,他都是一代豪杰,只可惜郁郁不得志了一声,只在西南造福百姓,没能回来报效朝廷!

陆炳眼瞅着皇上满眼的笑意,点头道:“回陛下,杨慎在当庭廷杖之后,已经放逐西南了。”

这明代才子里,王守仁算是划时代的一位,杨慎也是一位。

两人不仅通诗书晓文章,关键是都好学兵法,也都以少数民兵镇压过一方叛乱。

虞璁心里记了一笔,不假思索道:“传朕密诏,接这二位大人入朝,与朕共商建部之事!”

陆炳飞快地记了下来,当即退了下去。

有这两个大臣在,哪怕自己有时候举棋不定,心里也能踏实一些。

虽然现在做了皇帝,但他内心中,还始终保持着几分粉丝一样的心态。

到时候和这两位的会见,不亚于跟李白握手,陪杜甫喝酒诶。

黄锦眼瞅着皇上一个人独坐在那,小心翼翼的凑了过去,询问道:“陛下,现在已经是午时了,唤光禄寺传膳?”

虞璁怔了下,点了点头。

他确实有点饿。

今天原本就彻夜没睡,醒来以后巡查后宫,接见大臣,眼瞅着黄公公提了个醒,自己眼皮子都开始发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