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60.【番外·古代篇】(2 / 2)


虞璁勾唇一笑,心里放松了一刻。

回头还得多去看看那帮小孩子们,得仔细照顾着陪他们长大。

要说最能够给新生儿提供免疫力的东西,那肯定是母亲的初乳。

可惜眼下这帮妇人没读过书,孩子也净扔给那帮不知道体质如何的奶娘。

这古代买不着叶酸跟维生素D的药剂,也只能吩咐往后备御膳的时候,多给皇嗣奶娘们准备些菠菜蛋黄还有牛乳。

他真想把她们都拎到太阳底下,央个太监在旁边催她们多走两步,起码晒上半个时辰再放回去。

虞璁越想越觉得扼腕,指节在桌上敲来敲去。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皱眉看向陆炳。

“这宫外的女人,裹脚么?”

陆炳没想到皇上会突然问这么一茬,颇有些支支吾吾。

这女人的脚,他哪里见过……

按理说,他应十五六岁便娶妻生子,但家中至亲这几年接连西去,他还要守孝一年才可以。

虞璁眉毛一挑,明显懒得再等:“嗯?”

“听说,有些富贵人家,是裹的。”陆炳慢吞吞道,他的声音带着些许磨砂般的质感,倒听得人心里舒服:“京中近几年才时兴这个,还不算特别多。”

果然还是有啊……还好不算很多。

虞璁愣了一刻,心想得,明儿上朝得搞事情了。

他一想到这殿内殿外甚至广场上跪的乌泱泱一群人,就有点虚。

但是虚归虚,不能怂。

他要是怂,这乱七八糟的风尚就会慢慢滚起来,祸害更多还未出阁的幼女。

缠足这件事情,必须肃清才行。

还好自己年轻了许多,又回到二十出头的年纪。虞璁垂眸一笑,心里稳住不少。

事情一样样做,理想一点点落实,总是有盼头的。

陆炳正屏息等着他吩咐,突然瞥见这皇帝又笑了起来。

如今的他虽然着了龙袍冠冕,仪态威严不凡,可笑起来依旧像当初那个昂着脸喊哥哥的少年一般,露出两颗小虎牙出来。

虞璁也明显反应过来了这一点,抿着唇强装正经的清咳了一声。

陆炳识趣的低头,继续当一个安静的木桩。

原主虽然说是藩王出身,是接盘当的皇帝,但自打进宫之后,就兢兢业业,想着法子跟太/祖看齐。

当年朱元璋天天凌晨四点多起床上朝,这十五岁的小皇帝也跟着效仿,跟工作狂似的提前上班时间。

他四点起,那大臣们就得三点起。这入朝要从左右掖门那儿排着队进去,在金水桥南再清点一遍尊卑品级,听着鸣鞭声再缓缓往里头走,速度之慢不亚于春运安检排队。

这一晃五年过去,嘉靖六年的时候,终于有人熬不住了。

『是固励精图治之心,第圣躬得无过劳乎?』

一帮文臣们本来就身子骨弱,折腾久了也叫苦不迭,只能想着法子跟皇帝求饶。

你们这届不行啊。

皇帝心里虽然嫌弃,还是大发慈悲的准了,往后他多睡半个时辰,上班时间以日出时间为准,逢大风大雪天气还放个假,免得把广场上的几百个臣子都冻病了。

如今的虞璁虽然业务不熟,但身边的黄锦是个得力的老太监,什么事都能帮衬一二。

到了起床的时候,一方热帕子就递进帷帐里,擦两下脸便眉清目爽,只让人觉得周身都暖烘烘的。

虽说是日出而朝,但起床的时候还是夜色微冥。

虞璁在簇拥中坐轿子去了奉天门,在金台上缓缓就坐。

这里视野开阔,不仅能看见微微升起的太阳,还能将御道上的两溜官员尽收眼底。

金台旁侧布置着军乐团般的钟乐司宫人,不远处还陈列着明铁甲胄以示皇威。

皇帝左右瞥了眼身侧的五六个团扇、伞盖力士,又打量了眼御道左右持刀布列的校尉们,颇有种自己在演舞台剧的荒诞感。

真想打哈欠啊。

明明三四天前还在熬夜写文稿算数据,今儿倒是跑到宫里来安心当皇帝了。

“入——班——”鸿胪寺司仪高声唱道。

下一秒,文武诸官顺着御道缓缓前行,文官北而西上,武官北而东上,一众人重新排班如方阵,伴随着鸿胪寺官员的再次喝令,一齐行一拜三叩头礼。

整齐的跟做广播体操似的。

鸿胪寺官在确认诸官起立之后,按照前日排好的次序,开始依次点名奏事者,各衙门的人一个个从队伍里轻咳一声走出来,大声诵读这奏折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