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94:红红火火热热闹闹(2 / 2)

是的,这一刻,江罗真的感动了!

这个男人,不管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了,不管他做这些事,是奉命还是自愿,他做的很好,很用心。

他真的感动了江罗!

孤孤单单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她从没想过,有一个人会这么用心的为她,只为了她一出门时,可以看见花海,可以心情舒畅。

那一日,东方熠提出这个建议时,江罗根本就没想到会弄的这么大,这么好,她只以为是栽种一些花,不要让大门口乱七八糟的就好。

却不想,他竟然找到了这么多盛开的花,连根挖了回来。

江罗觉得,即便这些花只能活几天,她也会永远记得他曾经为她建了一片花海。

“阿熠,谢谢你!”良久,江罗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轻声说道。

“你喜欢就好!”阿熠笑了笑,蹲下身,摘了一朵兰花戴在她的发间,轻抿着唇笑了笑,“好看。”

江罗被他夸的脸色微红,赶紧假装去看别的花,转过了头。

“阿熠,你来一下。”这时江林的声音在大门口响起。

阿熠转头应了一声,轻声说道:“你慢慢看吧,我们要忙了,明日上梁的话,今天事情还有很多。”

“嗯,去吧!”江罗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江罗突然想起了那日船上那尴尬的一幕。

“家主姐姐,这个是什么花啊,好香。”兴儿这时仰起脸问江罗。

江罗应了他一声,蹲下身子,和兴儿一起蹲在花海间看起了花来。

第二日,六月初九,江罗家新房上梁,很热闹,凡是江罗让江林去请的人,大家都来了。家里不忙的,早早就来了给江罗帮忙。来福嫂子家两口子也来了。

运城婶子和村长婶子,还有其他几个婶子都早早的过来帮做饭,蒸馒头。

而男人们则是在新房那边帮着上大梁,正房和南房的一起上。

可能今日,江罗家是村子里最热闹的一处了吧!

江罗今日也挽起袖子,亲自下厨,和婶子们一起做饭,她主要就是做了一道红烧肉,做了一道回锅肉,其他的都是婶子们做的。

那朱立华也来了,因为那日在大门口江罗许诺过她,会请一顿的,所以这次江罗把他们一家也请了。

朱立华人刻薄了些,说话尖酸了些,不过今日知道江罗家上梁,也知道江罗现在不缺钱了,就早早的来了帮忙了。

其实,主要是她昨日亲眼看到江林去村长家买了一头猪,还是请的村子里的大楞跟和他徒弟给来了杀的。

她知道今日有肉吃。其实她家的生活也不差的,可是要说这肉,也是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的。

那大楞就是兴儿的亲大伯,可是由于以前江刘氏把这兄弟间的路给走断了,这大楞家在江刘氏出事后,也不闻不问。甚至连兴儿被江罗收留了的事,也是在祭祖的时候才知道的。

昨日,当江林亲自上门请他来杀猪时,他也犹豫过,不知道江罗会不会因为兴儿的事不待见他。

江林亲自承诺杀完猪送他五斤猪肉,他才答应来的。

虽然他是个杀猪的,可这不年不节的,杀猪的人很少,他最近就没赚过什么钱,孩子们也是很久没吃肉了。

按照平时江大楞的规矩,是杀一头猪三十文。

昨日江林答应给他五斤猪肉,他也就没提工费的事。当他在江罗家见到活的像小少爷似的兴儿时,江大楞愣怔了好久,都不敢认这个会是他的侄子。

最后杀完猪,江林给了他五斤猪肉,又给了他三十文。他有点不敢相信,江林居然还给他那么多手工费,他以为江林会扣下的。

“拿着吧,这是江罗小姐吩咐的。”江林把钱递到他手里,送他出去。

江大楞回家,不免把江罗家的待人和兴儿如今的生活告诉了他家的几个兄弟,兄弟几个听完后,倒是神色莫测了起来。

午时一到,江罗家的正屋大梁上了上去,下面的江林赶紧示意大家开始点炮,只听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很久。

人们都喜气洋洋的围在院子里,看着新房那边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每一个人都露着一张开心的笑颜,大家都是真心的为江罗高兴。

兴儿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的,被十四抱着直接飞身上了屋顶的墙上,看着下面响炮热闹。

横伯也是一直笑呵呵的站在旧屋这边看着新房那边的热闹,心里直呼好啊,真好!

中午吃饭时,连大人带孩子们,院子里一共坐了九大桌。桌子和凳子都是江林从村子里各家借来的。

江罗安顿江林,还东西时,每家给带上一斤猪肉。

反正这一个猪,除了今日用完,他们还得吃很久。这天气太热,不如给愿意借给他们东西的人家。

毕竟肉这东西,还是很多人稀罕的。

今日江振清和沈木香也被请了来。沈木香也是早早的就来了给帮忙。

席间,人们最爱吃的,除了那道虽然很苦,但越吃越清爽的苦菜之外,就是江罗做的红烧肉了。江罗做的一大锅,全部吃完,众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好几个婶子都问江罗这个红烧肉的做法,让她们很好奇,江罗一个大家小姐出来的,怎么会做这么好吃的红烧肉呢?

江罗说以前在书上看到的,今日也是试一试。这一下,各位婶子们更是把江罗夸了一遍又一遍。

江罗,聪明,能干,不怕苦,会过日子,会赚钱,坚强,漂亮等等等等,所有好的词语,婶子们一个劲的往江罗身上夸。

最后,江罗也告诉了大家,那个苦菜,就是地里边常见到的那种菜,洗干净,煮过,凉拌着吃,可以清火去热。

如果是当初很穷时的江罗这样说,人们会觉得她是苦中作乐,可是如今的江罗这样说,大家都相信,且还是亲自吃过的。

最后,婶子们也都嚷嚷着要去田地里拔一些回来试试。

吃完饭,婶子们也没走,又帮着洗碗,收拾,整个又帮着江罗整理的整整齐齐的。

江罗也不小气,让江林留下了一个桌子晚点送,桌子上放上了她让阿叁他们去买的瓜子和水果和点心,让婶子们边聊天边吃点零嘴。

而那边盖房子的人们,今日江罗让杏儿熬了绿豆水,一天供应。因为天气越来越热了,喝点绿豆水,不容易中暑热。

这一日之后,江罗在村子的名声更加的好了起来。

人们提起江罗,都会夸一声是个好孩子,会赚钱,把刚开始一无所有的日子,过成了如今的光景。

同时,也有些家里日子不好过的人十分后悔那日为什么不去跟着江罗赚钱呢,看江罗他们这一个月来,也没少胳膊少腿的。

可惜,如今江罗家里一下子买了十几个护卫,那些上山打猎挖草药的活,再也不需要别人了。

同时,也有一些人背地里恨起了江罗来,既然山上的钱很好赚,又没什么危险,她那日为什么不说清楚?她说清楚的话,他们肯定会跟着她去干活的,虽然如今不会像江罗那么有钱,至少可以衣食无忧了!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江罗她们并不知道,她们依旧在过着自己的日子。

这几日,族长家的日子并不好过。族长的病一直没好。吃了白大夫五天的汤药,族长依旧是夜夜做噩梦。

宋莲眼见着白庆如一天比一天消瘦,她也愁白了头。她不知道白庆如为什么会这样。她私下问过白大夫,白大夫说族长得的主要是心病。

宋莲认为族长是被自己的女儿气的,对江月兰越发的不好起来。本来对江月兰十天的禁足时间,宋莲气的改成了三个月。

而江月兰在屋子里关着,也是一天比一天憔悴。

她开始每天胡说八道起来,整日的喊着自己是江府的少奶奶,说自己是江虎的夫人。让人通知江府来接自己。

气的宋莲狠狠的抽过她几次,可惜于事无补。江月兰就像是中邪了一般,就说自己是江虎的人,是江虎的夫人,是江府少奶奶。

甚至有一次江月红去看自己的二姐,被江月兰跪下求她去给江虎送信,就说她爹娘关起她了,不让她出门。

江月红泪眼婆娑的离去后,找到了宋莲,说自己二姐是不是得了失心疯?

宋莲听到失心疯吓了一跳,赶紧捂住了江月红的嘴,不让她乱说话。可她背地里已经在托媒人给江月兰找一门亲事了。

宋莲叹了口气,真是女大不能留,越留越是仇啊!曾经,也有人给江月兰说过亲事,可江月兰嫌对方也是村子里,家里儿子多,还穷,死活不看。

所以,这左右一耽搁,就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而福云镇江府里的江虎呢,自从回了府里,打砸了不少东西,可也于事无补了,他的腿,废了就是废了。

而江镇海和夫人江柳氏,自从江家村回府后,一次都没去老爷子和老太太的院子里问候过两个老人家。

江老爷子明白,老大一家这是恨上自己了。可能怪的了谁,一切苦果,都是自己当初种下的。

就像他,当初如果再能够坚决一点,就像镇洋那样,坚决要娶自己心爱的女子的话,也就没这后半生的心殇与府里的纷乱了。

也许他此时也是子孙绕膝,儿孙满堂了,也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儿子不儿子,孙子不孙子。就连平日里常往他们这院子里跑的江晴,如今也不再来看二老了。

江老太太的身子更加不好,汤药每天喝着,可就是不见好转。江老爷子到了这时候,也不再计较那些恩啊怨啊的,就想着,能在这世上多活一日是一日。

在让府医看过后,江老爷子再次派江北出去买人参,可惜福云镇的三家药铺子里如今都没有人参。最后,老爷子又打发江北去了五格镇上次买的那家去试试,结果还真碰到了,又买到了一只人参,这次这枝比上次的大,且年份好,花去了二百两。

不管钱多少,能保老太太的性命就行。

而老爷子的心痛病自从回来后再没发作。没人来打扰,也有这点好处,老爷子不用生气。

反而,老爷子这几日心情还好了很多,因为江川送来了消息,江罗的新房子盖好了,他偷偷的去看过,特别的漂亮,大门口还做了照壁,上面镶这一个大大的福字,但看上去,就像是个人和一个富字在一起。

老爷子听了后,暗暗点头,知道江罗的大运气来了,她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老爷子在纸上练习那个福字练习了很多遍,感觉还是不像江川说的那样,看上去,能像一个人,一个富字组合在一起。

六月十三,运城叔彻底的给江罗交了工。房子里外弄好了,炕也盘好了,就剩下江罗他们打扫,贴窗户纸,就可以住进去了。

交工这一日,江罗又多给了运城叔一两银子。运城叔推推托了几次之后,才接受了。说实话,给江罗盖房子,他比别人家更用心,更操心。

但也值了,江罗这孩子,是个懂事的。

六月十四,江罗家里所有全动员,大家开开心心的打扫了一天。

六月十五,江罗和杏儿带着阿七阿八去了一趟镇上,给新房里买件屋子买了该配备的日常东西。还去了一趟婆婆那里,定了所有的窗帘子和炕垫子,褥子之类的。原本江罗都是那自己缝的,可现在也没那么多时间了。

江林去找江振清给每间屋子订做了一套衣柜,一个桌子,四把椅子和两个小凳子。

其中江罗那正屋,屋子更大些,江林除了给定了桌子椅子外,还给江罗定做了一套梳妆柜,在窗子下面订做了一套软塌和一个小方几。

这样,江罗的屋子里,就布置的和她在江府时,小时候住过的那个屋子里基本是一样的。

江林尤其记得,那时,二爷带他回去时,在他家的正房里,他见到了斜倚在软塌上正在看小人书的江罗。

那时候的她虽然才四岁,可是,那时候的他莫名就觉得那样子的江罗好美,好幸福。

房子江罗已经安排分配好了,三间正房,她和杏儿住一间,江林和阿熠住一间,横伯和兴儿住一间。

五间南房,阿贰和阿叁一间,其余的三个人一间。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高兴的原地蹦了几下子。

要知道,这新盖的房子,每一间都很大,炕也很大,睡六七个人也没问题。地上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放一套大衣柜外,放一个大方桌后,地方也很大。

而两间旧房子,江罗他们那屋,就用来做饭,吃饭,当做伙食房。而横伯他们那屋,就当做储物间。放他们储备的粮食,菜和肉。

六月十六,江林和阿熠带着一群人开始铺院子。他们把整个院子都用盖房子剩余的青砖铺了出来,而在院子的最中间,是用上次被砸碎的那些红色琉璃瓦混着小石子铺了一条石子路,直接延伸到大门口,一眼望去,整个院子里很漂亮。

院子的东西墙又重新砌了一下,加高加厚了。

此时再看江罗家的院子,就整齐讲究了很多。大门在西南角。一进大门,正对的是南房的西墙,而墙上,运城叔给做成了照壁,全部抹平,刷成了白色,镶了一个大大的福字。

站在大门口内,就可以看到整个院子里,此时非常的整齐。江林又去买了几车砖,把一进大门的鸡窝也盖成了砖房子,再过去,就是猪窝,猪窝过去,是牛棚。再过去就是一长排的兔子窝。

在这些窝棚区和院子里之间,阿熠让人建了一堵墙,都是用买来的砖垒的,齐人的腰部的高度,而墙垒的都是镂空的花格形状。在中间也留了门,可以容纳牛和牛车出入。

虽然院子东西向小了很多,但这样一来,院子更整齐了。

而东墙那边,除了有一个菜窖口如今留着外,其余的全部铺成了砖地,江林思索着是不是应该在院子里种几颗树,这样院子里就更好看些了。

整整两天,院子也整理了出来,众人们都累的够呛,躺在自己铺出来的砖地上,一个个的都幸福的笑了。

能够自己亲手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是最让人感觉幸福的劳动。

六月十七,江罗觉得吹晾了四五天的家,差不多了,今日又众人一起动手,贴窗花,贴窗户纸。

买的窗花不够了,杏儿干脆拿起了剪子和红纸,自己开始剪窗花。

她这绝计一露出来,惊呆了江罗和兴儿,两人缠着杏儿开始学剪纸。

这一天,就在大家的热热闹闹中结束了。

第二天,六月十八,是江林的生辰。江罗决定好好的给江林过一个生日,这也是两个人结为兄妹以来的江林的第一个生日。

这一日,江罗按着脑子里模糊的记忆,给江林做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虽然很多食材这个时代没有,不过,蛋糕的形状和味道还是出来了。众人吃的津津有味,江林更是感动的直呼有了妹妹真好。

六月十九,江振清开始给他们陆续的来送家具,江林带着大家开始一间一间的把屋子都收拾妥当了。

江罗决定六月二十三大家一起搬家,住新房。

六月二十,在婆婆那定的炕垫子,和褥子床单这些东西全部给送了来。

一共送来了三马车。

这一下子,江罗家又轰动了整个江家村。大家都知道,江罗这是要住新房了。有那闲得的无聊的妇人们,开始三三两两的来江罗家串门子。

首先她们被江罗家大门外的那片花海就吸引的挪不开目光了。

再到大门口,还有两个看门的俊帅小伙子,更是把她们吓了一跳。

等好不容易得到了江罗的允许,一群人进了大门口了,又被那个气势磅礴的大大的福字差点闪瞎了眼。

等进了江罗家的新房子里参观了一圈之后,这些妇人们只会说两个字,好漂亮!

家具都是统一的颜色,一样的木质,看上去很是大气。

窗户上吊的窗帘子,每个屋子都一样,都是那种淡蓝色的棉布,显得屋子里干净又整洁。

江罗知道这些妇人们的心思,也不小气,又让江林把瓜子和糖果,水果拿出来让大家一边唠嗑,一边吃。

等这些妇人们都离去后,村子里此时对江林家的评价,那就又上了一个台阶了,称她家是村子里最好看的院子。

六月二十三一大早,大家早早的起来,开始搬东西去属于自己的屋子。

其实也就是自己的随身衣物,其他的新屋子里都有,也没个需要搬的了。

横伯在新房子里,东摸摸,西摸摸,忍不住热泪盈眶,老爷,夫人,小姐懂事了,长大了,如今才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住上了新房子,不知道你们泉下有知,可开心?

杏儿开心的抱着她和江罗的衣服去了新屋子后,高兴的尖叫了好几声,“小姐,我们住新房子了,新房子啊!”

“呵呵,知道你开心,用不着吼这么高吧?”江罗失笑。

“小姐,我真的开心啊,我们从那个破草房子,到如今的新房子,我们才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啊,小姐。”杏儿感叹着说道。

江罗窝在软塌上,看着杏儿一件一件的把衣服挂进去柜子里,心里也感叹,确实,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她做到了,日子越来越好,也终于住上了新房子。

如今看来,温饱是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带着这一大家子人走上致富的道路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