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101节(1 / 2)





  哇,这玫瑰花酱带着温度进入了唇舌之间,几乎口里鼻腔都围绕着玫瑰花馥郁的香气,酥饼如雪融化,花酱夹心恰到好处,当真是妙。

  含蕊很快就吃完了一块,意犹未尽。可惜每人就只能分一块。

  她不舍得砸吧下嘴,无意识瞥了炉灶一眼,忽然眼前一亮——还有一块被漏在了炉灶里,应当是往外取时倾斜了一下盘子掉出去一块。

  含蕊忙上前去用筷子夹出来放在手里美滋滋吃了一口:好吃!

  几人都吃得眉飞色舞,小芸更是提议:“我瞧每次我们插花时都会有花瓣掉落,不如收集起来清洗后做鲜花饼?”

  莺莺点头:“你这个法子好,可是有一点,能食用的鲜花并不多,而要做花酱要大量花瓣,只这样收集耗费大量人力,最后也一不一定够。”

  对啊,今天苏娘子熬煮鲜花酱足足用了一大捧的花瓣,平日里掉落的花瓣哪里够的。

  “不过你这想法很好,我忙完这一阵,想个法子收集这些花瓣,叫它们不至于损耗。”莺莺夸小芸。

  小芸受到鼓励高兴不已,小六不服气,也跟着说:“娘子不如开一家专门鲜花饼店,肯定生意红火。”

  莺莺笑:“这却不成,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 开食铺却不只是做饼那么简单,除了会烹饪还得会定店址招食客换食铺,样样都不是简单的。”

  “不过,”莺莺想了想,“小六这法子不错,我可以做些玫瑰饼装在食盒里送给常光顾我们生意的那些大主顾。”

  这却不稀奇,汴京城里的商户都用这法子招揽客户,就是佛寺每每到了节庆会给常来往的居士人家送东西呢,腊八送腊八粥,年根送面油。

  只不过这想法先要芳芳,当务之急还是先将剩下的花处置完毕。

  休息后莺莺便将清洗晾晒后的胭脂花、南红花捣碎,包在纱布里绞汁,再加一点桂花油放入新蚕丝里。最后收在小瓷盒里妥妥帖帖,这才算做完。

  这便是胭脂,等玫瑰和茉莉精油做好后正好一起送进宫去。

  拍拍手准备完进宫要预备的东西后,莺莺便又请人将做好的瓷盘直接运到了花满蹊。

  第二天汴京城的百姓经过花满蹊便见不同:原本光秃秃的墙体上此时挂着一个个圆圆的瓷盘。

  “这可是奇了怪了,怎么有人将盘子挂在墙上?”百姓们纳闷。

  不过那瓷盘花里胡哨挺好看,上面画着各色花卉,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一眼就勾得方圆几条街的人都路过。

  这家店的位置好,往东是专卖鹰鸟香药的集聚地,往南是大名鼎鼎的“界身”,往北是酒楼一条街,往西是大小勾栏,四处的人少不得要过来瞧个热闹。

  再仔细一看就觉不对:怎的这盘子上除了花卉还写了字?

  有人凑过去仔细看,就见上面写着“唐菖蒲:寓意节节高升。”

  这什么意思?唐菖蒲他知道,是一种花,可这花还有这样寓意,他怎么没听说过?

  旁边的百姓也嘀咕:“都说石榴和葡萄寓意多子,合欢寓意夫妻恩爱,这唐菖蒲是个什么意思?”

  这时候店铺老板也出来了,有闲汉便扬长嗓子问她:“掌柜的,你盘子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唐菖蒲怎么就节节高升了?”

  莺莺随手拿起一枝黄色的菖蒲花。

  黄色的一串菖蒲花正中三瓣花瓣旋而成主体,左右各有两扇蒲扇似的花瓣护航,这样的花朵一梗要长五朵,着实壮观。

  她随手将花转了一圈:“你看五朵花从下往上一节比一节高,不是节节高升是什么?”

  诸人恍然大悟,再看唐菖蒲果然是开得精神蓬勃。猪剩嫂子便招呼一位读书人模样的小哥:“这位郎君您不买些么?保管学业精进,做官高升。”

  小郎君是个不大用功的,要不也不会大白天不苦读反在街上闲逛了,这不大用功的人有一遭喜好:就是他会抓住任何吉祥物件来祈福祷告。

  因而小郎君忙掏钱买下了那一束唐菖蒲。

  非但是他,那些家里夫君当官的也不甘示弱:“给我来些。”

  作者有话说:

  今天还有两更二合一。

  第87章

  明黄色的唐菖蒲今儿大受欢迎, 这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以往这花只是百姓们插瓶时候的配花,今儿却成为了主花大卖特卖。

  汴京城里文脉兴盛,此地逗留的书生就不少,再加上京城里随便一块砖头掉下来都能砸个官, 官员那就更数不胜数了。

  此外还有做生意的人家, 谁不想讨个节节高升的好意头呢?

  因此那本来想买花的, 本来不想买花的,纷纷都掏钱买一枝唐菖蒲回去插瓶。

  再说了这唐菖蒲也不贵啊,只不过要二十文钱就能买一枝,比起同样代表吉祥意头的财神像、玉葫芦比起来可谓是物美价廉。

  每个人都花了二十文钱, 许多人花起来却了不得,所谓薄利多销, 绿儿那里收钱一天就卖了五十两银子的唐菖蒲。

  市面上其他花商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过了两天裴娘子就来寻莺莺:“莺莺,你可知道那些花商如今在满汴京收购唐菖蒲?”

  她一脸愤愤不平, 唐菖蒲本就默默无闻, 若不是莺莺发掘出来其中的美好含义谁愿意买这种花?

  谁知这些花商居然跟风满城收购唐菖蒲,不给莺莺一点活路。

  莺莺不急不躁, 先给她端一杯茶:“你先喝茶。”

  “哎呀莺莺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喝茶!”裴娘子急了。

  “我知道, 不就是他们收购唐菖蒲么?”莺莺抿嘴笑,“可是他们收购到了吗?”

  “他们, 他们……”裴娘子仔细回忆起来,她忽得瞪大眼睛,“他们没收购到,没听说过谁收购到了。”要不这消息也不会嚷嚷得到处都是,连她都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