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33节(2 / 2)


  子楚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孙儿的长子目前就在朱襄家中,被朱襄收养。不过朱襄并不知晓孙儿的身份。”

  他将自己如何隐姓埋名与朱襄结识,又如何发现吕不韦送来的妾室中有朱襄的长姐,于是与朱襄结亲的事告知了秦王。

  这些小道手段,如果秦王不问,子楚不可能说。

  但秦王问起朱襄的事,子楚便将自己的小伎俩一口气全坦白了。

  他知道自己的祖父城府极深,且掌控欲极强。

  祖父不会轻视他质子的身份,因为祖父自己也曾是质子。祖父会很欣喜自己在吕不韦眼皮子底下搞的小手段,认为自己是可造之材。而自己对祖父全盘托出自己的小计划,祖父就会更信任和喜爱自己。

  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子楚很习惯不动声色地讨好别人。

  秦王深深地看了子楚一眼,那双明亮如鹰的双眸,好像将子楚的内心看得一清二楚。

  半晌,秦王失笑:“能屈能伸,你做得很好。”

  背后已经被冷汗浸湿的子楚勉强维持住平静的表情,俯身叩谢秦王的称赞。

  “既然朱襄与你有亲,那迟早是我秦国的人。待此次战胜赵国,就让赵国把秦国质子送回。朱襄身为质子的看护者,也该与你的儿子一同回秦国。”秦王问道,“你长子叫什么?”

  子楚道:“我长子名为政。”

  秦王颔首,将朱襄的事暂时放到一边,继续询问白起和范雎该如何处理廉颇之事。子楚乖乖跪坐在一边旁听。

  既然知道那位很会种地的人会来秦国,秦王就不在意了。

  至于土豆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发挥多少作用,秦王一点都不担心。土豆只是小道,重要的是做出了坚守之态的廉颇。

  没有土豆,以秦国后勤空虚而赵国补给线更短的实际情况,廉颇多守一日城,秦国败退的几率就高一分。

  换句话说,只要把廉颇换下,让赵国主动出兵与秦国打野战,就算赵国的粮草堆积如山也没用。

  赵国和秦国的兵锋还未正式相交,秦王和范雎、白起已经商议如何让赵王换下廉颇,如何引诱赵将主动出击。

  他们反复斟酌赵国现在能领兵的人。

  白起沉吟许久,道:“赵王亲政以后,弃赵奢、廉颇而用田单,可见赵王对老臣老将并不信任。若要选接替廉颇之人,选未在赵惠文王时出仕过的将领最为妥当。”

  白起所说的事,是赵王刚亲政不久,所自己决定的第一件国政大事。

  赵惠文王为当今赵王留下了很深厚的班底,文臣武将如廉颇、赵奢、蔺相如等,都是秦王眼睛都馋红了的大才。

  但如今的赵王为了证明自己是个雄主,对赵惠文王留下的班底和赵威后信任的老臣都比较冷漠,更希望提拔只属于自己的班底——在其他国君手下干过活没关系,只要没在他父王手下干过活,都算是他的班底。

  当年乐毅差点灭齐,被齐将田单所阻。乐毅被燕惠王排挤后,出走赵国终老。田单设“火牛阵”,大克燕军,收复齐国失地。

  当今赵王便拿出三个大城池在内的共五十七个城池,换取田单为赵国攻打燕国,之后还立田单为相国。

  赵奢强烈反对此事。他劝说道,田单是齐人,攻打燕国壮大赵国,赵国就会成为齐国的威胁,所以田单绝不会尽心尽力为赵国卖命。且赵国有他和廉颇等忠于赵国的优秀将领,由他们带兵去攻打燕国绰绰有余。弃用赵国自己的大将而用齐将,这无异于“覆军杀将”,会破坏赵国的士气。

  但赵王和辅政的平原君都无视了赵奢的反对。

  田单入赵后果然消极怠工,老死之前只为赵国攻打下三座小城池。

  赵王如此愚蠢的举动,很好地体现了他人性中的弱点——英明且不相信他才华的父王是他很深的心理阴影,所以他更信任没有在父王手下做官的人。他认为这提拔这样的人才,才能显示出他的本事。

  “赵奢曾多次成为我秦国的威胁,赵王亲政后却对其逐渐冷淡。但赵王并非不知道赵奢的能耐,只是不愿意重用赵惠文王的老臣。恐怕他吃过苦头之后,才会醒悟。”范雎捋了捋胡须,嗤笑道,“武安君言之有理,臣以为,赵王既要用没出仕过的人,又要寻找一个不惧怕秦国的人。赵奢的儿子赵括不就很合适?”

  白起眼中闪过一抹嘲笑:“那有名的马服子?确实很合适。”

  秦王犹豫:“马服子年轻气盛,若他领军,确实最为合适。只是马服子资历尚浅,赵王怎么会让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担此重任?”

  范雎拱手道:“君上,此事交给臣。廉颇想要坚守不出,肯定会且战且退。待廉颇战场失利几次,臣保证让赵王用马服子换下廉颇!”

  秦王十分信任范雎,温言道:“寡人相信先生,先生且去做,需要什么,不需问过寡人,可直接支取。”

  范雎受命。

  白起道:“末将会装病。待赵王用马服子换下廉颇后,立刻星夜兼程前往上党。”

  秦王道:“寡人会严令军中保守秘密,违令者斩。将军放心。”

  范雎看着秦王对白起的重视,心中略有些警惕。

  不过白起表现得十分恭敬,范雎心里稍稍舒服一些,将警惕暂时放下。

  子楚默默在一旁旁观着一切,心中若有所思。

  范雎和白起告退后,秦王才将子楚召到身前,问道:“你可看懂了什么?”

  子楚知道祖父终于开始看重他了,心中十分激动:“战争一事,不仅在战场上。在战争开始之前,胜率恐怕就已经决定了三四分了。”

  秦王微微颔首,继续问道:“还有呢?”

  子楚想了想,隐瞒自己对范雎和白起可能不合的猜测,道:“其他就看不出什么了。”

  秦王并未失望,道:“寡人虽命你拜吕不韦为师,但吕不韦眼界远不如先生,你可多向先生请教。”

  子楚激动不已:“谢君上!”

  秦王把范雎护得紧,他肯让子楚去向范雎请教,便是认可子楚为继承人了。

  秦王又询问了一番子楚平日的功课,关切了一下子楚的生活后,才让子楚离开。

  子楚离开之后,已经告退的范雎从一侧帷幕中走出来。

  没有外人在,范雎在秦王面前自在许多:“君上,为何突然看中公子子楚了?”